在大牌云集的纽约时装周期间,一些年轻的独立设计师在以更创意的方式,展示她们新一季的作品。Refuse Club(意难平俱乐部)是两名24岁的设计师邵芸儿和周璞真创立的品牌。 她们每一季的灵感源于社交网络上的流行话题。她们希望借由服装设计来反映和探讨社会现实,并分享她们毫不妥协的审美观念。
过去几十年来,中国独立摄影师卢广记录着中国的阴暗面,报道着中国在迈向世界强国的滚滚进程中那些令人不安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
香港歌手何韵诗星期五(9月13日)出席在台湾举办的“奥斯陆自由论坛”活动时表示,香港人通过反送中运动,将自己放在全球对抗暴政的最前线。她呼吁全球在面对对抗暴政的战争,必须团结一致,无所畏惧。
2019年是第一批非洲黑奴被运到现在美国的境内400周年。他们登陆的地点是当时还是英国殖民地的维吉尼亚。加纳称这个周年是“回归之年”。加纳加快了签证审批,欢迎海外侨胞回来参加各种寻根活动,即便是那些不知道自己和加纳有血缘关系的人。
在香港反送中,争民主运动中,一首在8月底出现,名为《愿荣光归香港》的歌曲,迅速得到香港人的共鸣,将香港人凝聚团结在一起,也将抗争活动推向另一个高峰。群众在四处大合唱这首歌成为目前抗议的新形态,这首歌为何有这么大的力量?我们这就来听他们说出唱歌时内心的真实感受。
400年前,首批非洲奴隶来到了今日的维吉尼亚州。1619年8月标志着美国持续了将近250年的蓄奴制度的开始。许多人称之为“美国的原罪”。美国之音记者克里斯·西姆金斯介绍了一些非洲裔美国人是如何保存他们祖先的历史,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们和他们获得自由的子孙是如何为这个新的国家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的。
艺术家杰罗米亚·琼斯和他的父亲,杰罗姆·琼斯站在讲台上,兴高采烈。他们在维吉尼亚里士满黑人历史博物馆的参展作品得到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最近,在距离发源地柬埔寨数千英里之外的地方,几近灭绝的面具舞“拉孔霍尔”得到展现。一群热心的业余爱好者把这种古老的舞蹈带到了大华府地区。
阿曼达·布劳德与各种面料打交道。但是,她不是为人设计制作服装,而是用独特的艺术风格“装扮”建筑。
纽约市垃圾工人尼尔森·莫利纳过去三十年里在别人丢弃的垃圾里发现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多年来,他收藏了很多被人扔掉的却又不同寻常的物品。
VOA卫视2019年8月30日《周末专辑》: 在美国之音深度报道栏目,我们要介绍华裔美国人为美国的成长和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
《经济学人》杂志最近发布报告,比较全球60个城市的安全性。当中美国首都华盛顿排名第七,北京则落在第31名,得分低于平均值。
美中贸易战不断升温,人们担心中国有可能会召回旅美大熊猫。
美联社的一篇报道讲述了中国政府在新疆禁止维吾尔教科书的运动。新疆文化学者雅群·罗兹15年来一直致力于在新疆的出版机构内出版教科书,向新疆数百万维吾尔族同胞传授维族古典诗歌和民间故事。
美国中西部奥克拉荷马州的一名法官下令强生公司向该州支付5.72亿美元的赔偿金,原因是该公司助长了该州的阿片类药物危机。
近几年来,所谓的“离岸爱国主义”的现象时常成为中国网民的热议话题。近几个月来,在香港民众持续不断地大规模抗议香港政府试图修改逃犯条例以便使北京可以方便地把在香港抓到的人送到坚决不要司法独立的中国大陆受审之后,离岸爱国主义的所展示的强势与滑稽又使有关离岸爱国主义的议论增添了新的内容。
曾经在中国居住长达30多年,并且熟知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美国人李敦白(Sidney Rittenberg) 星期六(8月24日)在美国亚利桑纳州去世,享年98岁。
8月22日,随着灵柩缓缓降落,旅美翻译家、作家巫宁坤人生谢幕。 1951年,红色中国的盛情邀请让他放弃即将获得的美国博士学位,带着一腔报国热情返回中国。很快他便成为一波又一波政治运动的批判对象,历尽磨难,九死一生。1993年,巫宁坤出版自传《一滴泪》。沧海一泪是毛时代中国大批知识分子命运的缩影。
花时间在海滩上跳舞,赶走痛苦、恐惧和绝望 - 洛杉矶舞蹈运动的一位治疗帮助患者减轻压力和焦虑,同时学会如何平静地面对生活。
今年是美国前第一夫人杰奎琳·肯尼迪诞辰90周年。在这个位于华盛顿特区的房子里,历史被创造了。
为了了筹办纪念活动,陈维明希望寻找苏联式的T54坦克。1989年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发⽣生的大屠杀到今年是30周年整,当时中国军队调遣坦克镇压抗议学生和民众,主要型号就是改⾃自苏式T54的59式坦克。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