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星期二(9月15日)表示,他将很快研究美国甲骨文公司与中国字节跳动公司旗下的抖音海外版TikTok的合作协议。有报道说,TikTok将在美国设立全球运营总部,但字节跳动仍将掌握TikTok的主要所有权和“算法”这一重要技术。
多年来,美国的企业都在试图从中国的市场中获利,好莱坞也不例外。不过,正如迪斯尼近来的遭遇显示的,与中国的威权政府做生意并不容易,特别是在如今美国和中国政治关系紧张的情况下。
在维吉尼亚州里士满市,拆除邦联将军罗伯特·李塑像的斗争,因为土地捐赠者的后代力争将塑像留在原地而变得更复杂。
迪士尼电影《花木兰》因为在新疆拍摄和与当地公安部门合作引发争议。流亡美国的维吾尔人士表示,迪士尼的行为与原动画片传递的精神背道而驰,她们呼吁关注新疆、香港现况的人抵制这部电影。
美国联邦参议员乔什·霍利(Josh Hawley)星期三(9月9日)致函迪士尼公司主管,谴责该公司在制作《花木兰》期间“粉饰仍在持续的对维吾尔人和其他穆斯林少数民族进行的种族灭绝行为”。
迪士尼出品迪士尼出品的真人版大片《花木兰》(Mulan)在北美进行流媒体首秀后不久而且即将在中国的影院进行首映之际,因为在新疆拍摄并与地方当局合作受到新的批评。该影片在演员表和鸣谢中特别对新疆自治区宣传部门和公安部门表示感谢。
有两部电影探讨了卡特里娜飓风过后,新奥尔良的黑人社区沦入暴力、创伤和监禁的循环,美国之音记者普劳访问了纪录片《弗莉徳有把枪》(Freedia Got A Gun)以及故事长片《RZA的残酷城市》(RZA’s Cutthroat City)的导演和社区组织者,他们记录了新奥尔良的系统性暴力事件的成因,这个城市十五年前遭到五级飓风蹂躏。
随着新冠病毒的爆发,全世界的人们都在尽力防范这一小的看不到的病毒的威胁。而对于多媒体艺术家劳拉·斯普兰来说,病毒的微形世界一直让她着迷。她是研究新冠病毒的生物技术实验室的驻场艺术家。
面罩、消毒剂,而最让人震惊的是,没有人潮。在将近六个月的关闭和严格的封锁后,纽约市的博物馆终于重新开放,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现代艺术博物馆和惠特尼博物馆等等,都在欢迎访客,但仍有少数跟新冠病毒有关的限制。
芝加哥的一个从事资源回收的社区组织,回收的不是垃圾,而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在新冠病毒肆虐时期更加可贵。
新冠疫情在各地持续发烧,美国确诊病例已经超过600万。在传来令人沮丧的消息的同时,也有令人欣慰的事例不断出现。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对兄妹是怎么报答医护人员的。
据维权网报道,中国知名诗人、人权捍卫者王藏(本名王玉文)和他的妻子王丽(本名王利芹)双双被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逮捕,家中四个年幼的孩子失去父母看护。
中国共产党当局力图在中国内蒙古地区推行弱化蒙古语教育的所谓“双语教育”招致当地人的强烈抗议和反抗,但中共当局的信息封锁使大多数中国人不了解内蒙古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与此同时,蒙古族人权活动人士指出,中共以及中国传统的文化封闭做法及心态使大多数中国人缺乏对少数民族困境的理解。
美国洛杉矶时报一名记者近日在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采访报道当地蒙族人对当局在中小学强推汉语教学取代蒙语作为教学语言进行抗议期间遭公安拘留及粗暴对待,最后被强行驱赶出内蒙。
中国内蒙古警方发出协查通告,对100多名“嫌疑人”发出通缉令。从近日内蒙古发生的重大事件分析,这些嫌疑人应该跟参加反对官方在蒙古族学校强推汉语教学的抗议活动有关。
在以穆斯林为主的巴基斯坦,当局以传播“不道德及有伤风化的内容”为理由,阻止访问五款约会应用软件。
罗伯·肯尼其实既不是演员,也不是名人,但他在YouTube上的一个叫做“老爸,我怎么做?”的频道,却让他大受欢迎,他的视频也在网上疯传。
新学年伊始,中国广西大学官网的一份《女生安全攻略》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已逝的捐赠者会让移除南方邦联(Confederate)雕像变得困难。在维吉尼亚州的里士满,为了移除一座纪念邦联军指挥官罗伯特·李(Robert E. Lee)的纪念碑而作出的努力,一直受到捐赠这座碑所在土地的捐赠者后代的阻挠。
《港区国安法》生效,列出“分裂国家”及“颠覆国家政权”等4类犯罪行为,被指为香港人带来“以言入罪”的恐惧,冲击言论自由。
日前,加州大学中国研究院通过线上讨论,展示中国乡村视频近年来在中国一呼百应和走红国际的现象。文化学者李涵博士指出,社交媒体新时代正在让中国人重新发现农村、并把农村生活理想化;这股互联网上的“农村风”能否让长期被忽视的中国农村得以滋养,则需要拭目以待。
新冠病毒大流行对美国小企业的冲击特别强烈,华盛顿特区的一位摄影师正在用她的相机纪录他们熬过这个经济危机的过程。
安妮·格里菲斯是最早加入《国家地理》的女摄影师之一。她曾到150多个国家拍摄。在她45年的职业生涯中,她在每个大洲都留下了足迹,记录那里的自然风光,也收集旅途中她遇到的女性的故事。
机器人可从事沉重的重复性工作,却永不疲倦。但它们仍然无法处理需要人类的智慧和判断力来完成的工作。现在有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案:可穿戴的机器人外骨骼为人类提供超强力量。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