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新冠疫情自5月底以来急剧反弹。过去一周,全国增加超过2,300起本土病例,其中上海出现200多起个案。当地更发现首宗感染奥密克戎变种病毒分支BA.5的本土个案。上海全市7月12日起在多个区展开两轮全员核酸筛查。舆论关注,中国为了应对疫情会否不惜经济代价,再度在全国范围实施严厉的封控措施。
中国人民解放军7月8日在台湾周边海空域进行实战化演练。数架解放军战机飞越台湾当局划设的台海中线。中国国防部称,此举是针对美国国会参议员访问台湾。军事专家认为,中国大陆旨在警告美国和台湾不要进一步走近,估计未来解放军战机越界有可能变成常态。
美中两国对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就香港“一国两制”的讲话各自表达立场。即将离任的美国驻香港总领事史密斯指责北京违背承诺,破坏香港的高度自治,呼吁北京“让香港做回自己”。中国外交部驻港公署则把习近平的讲话解读为给国际社会派了“定心丸”。有分析认为,目前不仅国际社会, 就连北京也对香港经济前景缺乏信心。
中国大陆严打资金外流,加上疫情肆虐,导致澳门博彩业面临空前危机。今年5月和6月,澳门的博彩收入连续两个月同比下跌超过六成。虽然澳门政府积极推动博彩业面向国际,但有评论认为,这只是当局一厢情愿,不排除今年年底,新一轮赌牌尘埃落定时会出现裁员潮。
7月1日是香港主权归还中国25周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时隔五年再度踏足香港,出席庆祝回归二十五周年大会,并为新任行政长官李家超及第六届政府主要官员监誓。习近平表示,香港要长期坚持“一国两制”,并强调管治权需牢牢掌握在爱国者手中。有政界人士认为,习近平希望发出讯息:香港大政方针已定,港人不应对推进民主进程和改变现状,心存幻想。
中国新任公安部长王小洪本月上任后,公安部迅即展开“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声称要用“硬拳头”保护妇女等群体,铲除黑恶势力,同时强化政治安全及社会面管控。虽然舆论把这次行动与上月唐山发生的严重暴力事件相提并论,但有政治学者认为,二十大召开在即,剿灭中共眼中的敌对势力和恐怖活动才是“百日行动”的重中之重。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蔡奇6月27日在中共北京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发表的报告,触发舆论强烈反弹,人们担心未来五年中国仍将坚持动态清零。一些分析人士表示,北京出于政治需要,不会轻易改变清零政策。另外一些人士则认为,中国经济和老百姓已不堪重压,现行政策在中共二十大过后肯定会有所调整。
近期河南多家乡镇银行涉嫌骗取民众存款使这类金融机构备受外界关注。一项统计显示,中国有超过120家村镇银行被列为高风险机构,占整体名单近三成。有分析认为,目前中国当局对村镇银行监管不足, 因此为保障存户利益有必要对这类银行进行并购和重组,但是从长远而言,国有银行对于巩固中国金融体系责无旁贷。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因应时代变迁先后推出多项规定,严格限制领导干部亲属经商,但是,近年的反贪腐行动显示,干部亲属违规营商的情况仍然严重。二十大临近之际,中共中央办公厅出台新规定,对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作出限制。有分析则认为,新规定无助于扭转中国官场“以权谋私”的常态。
澳大利亚以包容多元文化和安全见称,成为不少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的首选,但疫情爆发后,中国学生人数减少,而且大部分留在家乡遥距上课,从而影响了校方经济收益。代表澳大利亚八家顶尖高校的“八校联盟”代表6月16日接受中国官媒采访时,促请本国政府更新对华政策,吸引更多中国学生到当地留学。这番言论备受部分舆论抨击,人们指责校方为了增加收益,不惜牺牲澳大利亚固有价值观甚至国家安全。
港府去年改革中学课程,新增“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公民科),并且在不同主题加入“国家”元素。近期有媒体发现,多本公民科教科书以中国一直拥有香港主权为由,强调1997之前,英国在香港只是实施殖民管治,声称“香港不曾是殖民地”,并把2019年反送中风波与暴力恐怖活动与境外势力干预挂钩。有评论认为,有关的定论不符合逻辑,批评港府未经社会取得共识,单方面把重大历史事件定性。
6月15日,中国公布五月份多项重要经济数据。拉动经济的“三头马车”,也就是投资、消费、出口的表现比预期理想。中国国家统计局相信,中国经济会持续改善,第二季会有合理增长。但是,有经济学者则认为,除非中国当局检讨“动态清零”方针,否则经济前景和民众消费信心仍难乐观。
香港受到疫情影响已封关超过两年。特首林郑月娥6月10日承认,严格防疫措施导致香港的外籍人士及外国人大量流失。她说,如果隔离措施维持下去,香港将无法发挥全球金融中心的作用。 为了挽回香港的国际声誉,港府据报计划邀请各国金融领袖,今年11月到香港出席峰会。经济学者对于有关计划却并不看好。
香港警方6月8日推出“反恐举报热线”,让公众举报怀疑涉及恐怖主义及暴力行为,并首次设立赏金制度,成功举报者最高可获得80万港元。部分舆论认为,港府在主权归还中国25周年前夕推出这条热线怀有政治目的。有学者则担心,设立反恐热线会造成寒蝉效应。
中国人民解放军据报近期在福建兴建多个防空阵地,应对台湾增购射程可达大陆的“雄升”巡航导弹系统。有军事专家认为,两岸一旦爆发军事冲突,大陆的防空网能否抵御台湾的地对地巡航导弹,足以影响战事的走向。
今年是六四天安门事件33周年,也是港版国安法实施后第二个“六四”纪念日,多年来组织举办“六四”集会的支联会已经解散,再加上港府以疫情为由拒绝外界预订场地,六四烛光晚会将连续第三年无法在铜锣湾维多利亚公园举行。港人如何看待和面对这种改变呢?
中国5月25日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上表明,国务院已经确定的稳经济政策要在本月底前出台,并且要确保第二季经济合理增长。有经济分析认为,中国第二季经济会否出现负增长,疫情的发展以及中小微企业能否度过难关都是关键因素。
中国总理李克强5月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部署稳经济措施,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会议决定,将实施共33项措施,包括向更多行业提供留抵退税,增加退税额逾1,400亿元人民币。有评论认为, 这一系列措施惠及的主要是企业,却没有充分顾及家庭及个人消费需要,但也有经济学者认为,保住中国企业的命脉有利于促进个人消费。
中国民航局5月20日宣布建立安全“吹哨人”制度,以重奖鼓励员工举报身边的安全风险隐患。中国东方航空客机3月在广西坠机造成132人罹难的事故,目前调查仍在进行。近日有媒体引述消息报道,飞行数据显示是驾驶舱内人员蓄意使客机撞毁。分析人士认为,东航空难极有可能是人为所导致,建立“吹哨人”制度有助于避免同类惨剧重演。有飞行员则认为,除非中国当局能确立健全制度,否则业内人士未必愿意挺身而出。
中国国家统计局5月16日发表国内最新经济数据。受疫情影响,4月份多项关键数据出现倒退。其中零售及工业增加值的表现更是两年多以来最差。有经济分析预期,中国短期内不会放弃清零政策。内需受压以及人民币贬值等状况无望改观,不排除全球经济也会受到拖累。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