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总理李克强5月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部署稳经济措施,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会议决定,将实施共33项措施,包括向更多行业提供留抵退税,增加退税额逾1,400亿元人民币。有评论认为, 这一系列措施惠及的主要是企业,却没有充分顾及家庭及个人消费需要,但也有经济学者认为,保住中国企业的命脉有利于促进个人消费。
5月23日的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施六个方面措施,包括财政、金融、产业链供应链、消费投资、能源安全和保障基本民生。
具体措施共33项,包括在更多行业推行存量和增量全额留抵退税,增加退税1400多亿元人民币,全年退减税2.64万亿元。
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许多市场主体情况十分困难。当局将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政策,并加大实施力度,按照总体思路和政策取向采取一篮子针对性强、有力有效的调控措施,稳住经济基本盘。
助特别困难行业 料今年缓缴3200亿
除税务外,中国政府决定把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5个特困行业缓缴养老等社保费政策延至年底,并扩至其他特别困难行业,预计今年缓缴3200亿元;把失业保险留工培训补助扩大至所有困难参保企业。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再担保合作业务新增逾1万亿元。
今年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额度和支持比例增加一倍。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贷款、货车车贷、遇困个人房贷消费贷,支持银行年内延期还本付息;汽车央企发放的900亿元货车贷款,要银企联动延期半年还本付息。
会议也提出稳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复工达产政策。保障货运通畅,取消来自疫情低风险地区通行限制,一律取消不合理限高等规定和收费。有序增加国内国际客运航班。
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亚太工商研究所名誉教研学人李兆波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他对于这一系列措施的大方向表示认同。认为稳住企业等同稳住就业和消费。
李兆波说:“把企业稳定下来最起码能避免倒闭潮,避免引发公司破产和失业率高企等情况发生。老百姓失去就业机会必定会影响消费。我认为措施总体的方向是正确的。”
但是,中国独立经济评论员“金山”(化名)却认为,这30多项措施的亮点在于保住了中国企业的命脉,却没有估计家庭和个人的消费需要,他说,从当局的角度考虑,扶持中小微企能带来直接税收,能带来看得见的经济增长;显然当局没有想到,家庭有了消费能力直接就能拉动经济的发展。
“金山”说:“现在政府说明要把主要关注点放在经济的增长和繁荣这一块。而对真正的民生并没有太大的关注。对家庭对个体关注度不够。现在的家庭经过这些年不景气的打击,特别是近年疫情的打击,不少家庭已经没有收入,家庭没有消费,造成家庭的生存能力存在很大问题。家庭负债直接形成了家庭的债务危机。这会抵消对中小企业的扶持。”
分析:中国部分民众反对政府“派红包”
有经济分析认为,中国大陆应仿效香港政府向市民派发消费券或者“红包”,“金山”担心一旦推行会遇到阻力,部分反对声音更可能来自民间。
“金山”说:“北欧的高福利国家,他们的高福利社会,从这个问题引发了讨论。民众普遍认为,高福利国家给民众的高福利会吃垮政府,吃垮财政,认为发个小‘红包’也会对政府的财政造成压力,会养懒人,所以很多人直接反对。其实高福利并没有压垮政府,而发‘红包’只不过是我们把自己的破烂衣服换了条短裤,不那么难堪而已,根本就不是什么高福利,而是弥补性的措施。”
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者李兆波却认为,政府向民众派钱不是长远之计。
李兆波说:“假设每人派1000块钱,那简直是浪费力气。中国(物价和消费水平)不能和柬埔寨和缅甸等国家相提并论。以中国有七亿成年人口计算,每人派1000块钱等于花掉7000亿,派2000块钱会花掉1万4千亿,你能派多少呢?把钱花在个人层面作用不大。”
李克强对动态清零只字不提
清零防疫措施导致中国经济出现罕见的衰退。中国总理李克强在5月23日的会议上对于动态清零只字不提。经济评论员“金山”期望,会议提出的33项措施能得到全面落实。
“金山”说:“相对来说,我们在防疫政策上是层层加码,而在利民政策上却不断打折扣。我们希望政府落实(稳定经济)政策能层层加码就好了。当下要赶紧对过度防控刹车,因为过度防控直接打残了中国的经济。一朝被打残,修复可能得十年。就像今年把上海直接给打残了。”
他说,中国严厉实施清零政策使民众对未来失去信心,重拾信心的过程也是市场修复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