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安全对话日前落幕,美国表示印太地区的安全布局获得重大进展。作为印太战略重要支点的南太平洋地区,美国近来也加紧布署以应对中国势力的扩张。分析人士表示,太平洋岛国不论在制度、文化、语言、宗教各方面其实都跟西方国家比较亲近,美国的“回防”预期将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即将进行海试,但近来网络热议福建舰甲板疑似出现了两道明显的“裂痕”,引发中国航母是否为“豆腐渣”工程的疑虑。军事专家研判,这应是测试用的水流在甲板上的“砂道漆”所致,才会让“裂痕”看起来呈现不规则状甚至还会“移位”,福建舰甲板本身发生裂缝的机率应不高。
中国40多年前在一胎化政策下诞生的独生子女,现在正面临父母养老的巨大压力。虽然中国政府最近出台养老服务建设清单,但不论是经费来源,还是家庭成员的照护培训在现实生活中的困难,或者是养老院的鱼龙混杂令人不放心,直至所谓的社区关怀电话十分不专业等...,他们不寄望国家能切实帮助到他们,甚至觉得这些官方“口说的”福利,不只是父母等不到,连他们这一辈可能也等不到。
中共党与机构改革后新成立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日前正式挂牌,中国官方说要努力消除监管空白与盲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分析人士表示,这是中国政府为了解决金融市场“混业化”问题而设立的机构,以免日后衍伸出更大的社会维权问题。它在防止金融风险方面具有底线防御的消极功能,但对于解决中国庞大债务则不具备积极意义。
为了应对人口危机,中国推出第二批“新时代婚育文化建设”试点工作,预计在广东广州、河北邯郸等20多座城市推广营造友好的婚育环境。不过,中国青年对美国之音说,在年轻世代的失业率已经突破20%的情况下,生活负担已经够重了,国家此时还鼓励结婚生育,“简直是在老百姓伤口上撒盐”。
中国在三年疫情之后亟欲对外开放,但当局近来频频突击搜查在华的国际谘询顾问公司,令许多外商企业对于进军中国市场望之却步,反而不利中国疫后的经济发展。分析人士表示,中国近来一连串在外交与商业上的矛盾行为和过度反应其实是源自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对于国家安全的无限上纲,并且将其对政权安全的概念应用在中国对外的大战略上,目的是要对国人宣传习近平是唯一一个可带领他们走出美中竞争困境的领导人,确保习平的个人统治地位。
继北京、上海等地陆续放宽摆摊规范后,深圳宣布自9月起也不再禁止“路边摊”。分析人士表示,中国地摊经济解禁代表中国整个经济结构产生了变化,一向“高大上”的城市也不得不放下架子,开放民众摆摊以贴补家用。但地摊经济毕竟是一个相当边缘的经济,若想指望通过地摊经济来拉动中国的宏观经济,那就被评论为痴人说梦。
2023年的五四青年节,中国年轻人正面临着各式各样的升学、工作与生活压力,除了青年失业率逼近20%外,近来也频传集体相约自杀事件。中国年轻人告诉美国之音,他们真正需要的是尊严与公平的对待,每当一种卑微的自我伤害、甚至是自我摧毁式的控诉行为出现的时候,它预示的很可能是在不远的将来,就会有一种排山倒海式的愤怒表达,比如白纸运动
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4月27日在福州登场,许多AI人工智能产品竞相亮相。但中国政府不久前才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画上管理红线,要求必须“体现社会主义价值观”,分析人士表示,这可能会让中国的AI发展陷入两难局面,因为凡是能够被中共人为控制的AI就不会是一个很强大的AI;真正强大的AI必须透过全面而广泛的资料大量训练与学习而成,但这可能会产生一个最后连中共都难以控制的AI,造成中共政权自己的风险。
在美国限制销售先进制程芯片与AI芯片到中国后,另一个在中国具有优势地位的显示面板行业是否会成为下一个被制裁的目标引发关注。分析人士表示,美中科技战实际上就是科技产业链逐步去全球化,并一步步演变为两大技术体系隔绝化与对立化的过程,最终的结果就是“脱钩”,只要美中竞争不止,这个过程就不会停止,而且还会越演越烈。
中共在为期三天的环台军演后,从“工具箱”中拿出来的最新一个牵制台湾的工具就是对台湾2455项商品实施贸易壁垒调查。分析人士表示,这是“一场完美设计好的局”,因为请求发动调查的人是几个中国商会,而中国的商会从来就是中国共产党组织的一部分。中共一方面借着贸易调查来表达对“蔡麦会”的不满并企图干预台湾2024总统大选,另一方面也考虑终结过去20年来对台湾单方面的让利,收一箭双鵰之效。
日经新闻报道,为了反制美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制裁,中国考虑禁止特定稀土磁铁技术出口。分析人士表示,中共这次瞄准的是可以应用在绿能和军工产业的永磁加工品,包括“镝”元素也可能会被限制出口。他们还说,中共的主要目的是延迟欧美军工产业的发展并从中壮大自己的军事力量,因为西方国家建立自主的稀土供应链至少还要5到10年的时间。
台湾总统蔡英文成功完成美国“过境外交”、返抵国门的隔日,中国解放军东部战区即于4月8日透过官方微博帐号宣布,将于4月8-10日“在台湾海峡和台岛北部、南部、台岛以东海空域组织环台岛战备警巡和‘联合利剑’演习”,以警告“台独分裂势力与外部势力勾连挑衅”。分析人士认为,此次解放军联合军演,报复台湾总统蔡英文在加州洛杉矶高调会见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麦卡锡(Kevin McCarthy)的意味浓厚。台湾国防部严正谴责中共蓄意制造台海紧张,破坏区域和平稳定。
美国商务部在去年底将中国长江存储等记忆体(储存芯片)厂商列入实体制裁清单后,中国最近也释出了反击信号,表示将对美国记忆体大厂美光公司(Micron)进行国安审查。对此,分析人士各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这是对近来亏损的美光“落井下石”,也有人认为,这反而可能伤及中国重点扶植的半导体企业;但另有分析人士表示,这或将有助于中国厂商转向使用自己生产的芯片,长期而言对中国有利,甚至这种转单效应也可能嘉惠台湾记忆体业者,成为一项“利多”。
中共2023年网络“清朗”行动出重拳整治“自媒体”造假造谣,声称这是为了要“推动形成良好的网络生态”,然而许多撼动社会的重大事件都是从自媒体爆料而来。中国的自媒体人对美国之音说,自媒体的谣言永远没有官媒多,自媒体带给社会的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官媒的视角与见解,官方之所以想要严惩自媒体,是因为害怕外界看见真实的中国。
中国《预备役人员法》今年3月施行以来,外界对中国强军备战的意图更加警惕。美国国务院布林肯日前表示,中国人民解放军在2027年前将具备犯台能力。台湾研究中共军事的专家指出,到2027年,中共的预备役规模将达到730万人,中共的军事野心不仅意在台海,对区域乃至全球都构成威胁。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跟俄罗斯总统普京会面,试图扮演乌俄战争斡旋者角色,也呼应其日前提出的一份最新的全球性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中国官媒《求是》杂志称这份文明倡议是“应时而生的中国方案”,但分析人士表示,中国用文明包装独裁,正一点一滴地将中国价值观挹注到国际秩序里,而且外交战略也转为更加积极主动,目的就是在美中竞争的大环境下,希望可以影响并拉拢第三世界,好让习近平在国家主席的第三任期里,拿出中国成为全球领导地位的政绩。
中国全国人大3月7日公布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主要包括两个部门的建立,以及四个单位的重组或调整,另外则是按照5%的比例精减中央机关人员编制。观察人士分析,这次改组凸显了中国领导人习近平的个人意志将贯穿国务院运作,也凸显中国想要补强其科技的短板,以回应美中对抗的新形势,预期两会后,美中竞争恐会越来越激烈。
中国人大与政协“两会”登场,是否提出新的涉台战略引发关注。分析人士表示,中国不太可能扬弃“一国两制”,但会调整往更多“同”的方向,减少“异”的比重。他们还说,虽然近期两岸关系看似有回暖迹象,但春暖未必花开,因为两岸交流无法上升到官方,促融只是中共一种统战语言以及对台湾官民采取区别对待的统战策略而已,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寇健文甚至反问:交流有什么保障?
一桩中国游客在台湾死亡获判新台币463万元国赔的法律判决,在台湾社会掀起“中国人不等于台湾人”的争议。但法界人士表示,从现行中华民国宪法来看,很难不得出中国人民也能向台湾政府请求国赔的结果,正本清源之道还是要破除中华民国宪法里面,将中国视为“大陆地区”这样一种虚幻且根本不切实际的规范。此外,如果台湾自己仍守着“一中”宪法与框架,也不利于和平稳定,因为万一两岸发生冲突,将会让想要派兵阻止中共入侵的盟友欠缺正当性。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