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中关系持续紧张之际,华盛顿与北京正试图管控双边关系避免发生冲突。一本关于50年来美中关系发展的新书说,自2018年以来,美国政府和国会对中国带来的威胁与挑战有更深的担忧和急迫感,拜登上任后行政当局与美国国会对中国挑战逐渐形成立场一致的“华盛顿共识”,是自尼克松访华,美中关系正常化以来前所未见的现象,美国对中国的立场正在变得更加坚硬,未来这个趋势将会持续。
自俄罗斯侵略乌克兰后,前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数度公开呼吁美国改变长期以来对台湾的战略模糊政策,认为这种政策如今正在助长印太地区不稳,美日必须清楚表明防卫台湾决心,不要让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对美日防卫台湾的决心有任何怀疑空间,否则可能导致中国武统台湾。有专家说,这是安倍要传给美日决策者的重要信息,俄乌战争明显加深了安倍对台海冲突可能影响日本安全的危机意识。
记录2019年香港反送中抗争的影片《时代革命》4月1日到10日在全球同步放映,驻美国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也安排了一场特别放映会,邀请美国政学界及侨界人士观看这部得到台湾金马奖的最佳纪录片。台湾驻美代表萧美琴说,当人们从纪录片中见到香港人为保存自己基本权利和自由所做的努力时,同时也反映了台湾、中国和世界上所有人追求自由、守护民主的重要。
俄罗斯侵略乌克兰的战争引发人们对中国是否可能侵略台湾的联想与担忧,美国最高军事将领说,要阻遏中国进犯台湾就必须确保中国知道,台湾是一个难以攻占的目标。不过台湾的备战不足使一些军事专家感到担忧,一个关于台海冲突的兵棋推演显示,如果北京在2030年做出攻打台湾的决定,不同作战准备可能为战争带来不同结果。
就在美台官员上星期在一个工作组会议中讨论如何推动台湾参与国际组织的问题时,一个北美洲台湾商会团体也到华盛顿向拜登政府及美国国会进行“叩门”之旅,呼吁美国与台湾签署双边贸易协定、扩大与台湾的经济贸易关系,并支持台湾参与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在内的国际组织。
当全球正聚焦于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以及战争的发展之际,中国是否对台湾采取军事行动引起越来越多担忧,中国与俄罗斯领导人2月初发表两国友好“无止境”的联合声明更引起美国警觉。国务院官员说,美国正目光清晰注意中国是否有任何“超越”这个联合声明的行动;美国将领也说,印太司令部正在紧盯中国的行动,为任何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好准备。
在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战争看似立场中立,但至今不愿将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入侵称为“侵略”,也没有对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侵犯做出谴责,有看法认为中国从这场战事中获得好处,大多数亚洲、非洲和拉美国家都没有倒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加入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也有专家说,俄罗斯一发动战争即为中国带来损害,尽管中国试图扭转劣势保住自己的利益,但这种“自私”做法无法赢得国际尊敬,即使作为大国也无法成为一个领导者。
尽管拜登政府在俄罗斯全面侵略乌克兰后派了一个军事及国安代表团访问台湾,展现美国对台湾“坚如磐石”的承诺,但是这个星期发布的一个台湾民调显示,只有3成多的台湾人相信一旦中国攻打台湾时美军会“参战协防台湾”,却有更多人认为日本自卫队较可能在中国侵略台湾时出兵防卫台湾。有学者说,或许这与台湾内部充斥着“疑美论”有关。与此同时,台湾总统蔡英文与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也举行了视频会谈,双方就乌克兰及地区情势交流看法。
俄罗斯2月24日全面入侵乌克兰后,北京当局对国际社会进行宣传战,多次质疑美国和北约挑起俄乌冲突;同时也对台湾发动信息战,希望引起台湾人民对美国安全承诺不可信赖的质疑,中国官媒也在撤侨问题上利用台湾网红操作中国政府照顾海外台湾侨胞的形象。有分析人士说,中国对台湾的撤侨宣传不但没有达到目标,反而还引起一些中国公民对中国政府撤侨行动迟缓的批评。
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全面侵略并未如原先克里姆林宫预期般的顺利,战事进行至今已超过3星期,俄罗斯并没有达到原先预期的速战速决目的。美国官员说,乌克兰模式显示台湾急需加强不对称防卫能力。专家也认为,乌克兰军队和平民在运用各种包括不对称武器和信息战方式抵御俄军,充分展现一个国家全民抵抗侵略的韧性与意志力,这是争取全球支持的重要关键,对于同样遭受中国武力威胁的台湾极具参考价值。
月初才访问过台湾的前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说,乌克兰的例子证明西方不能和稀泥,必须立场明确,否则会有让“坏人”误判的风险,要确保台湾有自我防卫能力,最重要的就是承认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国家,它不是中国的一部分,如果台湾成为中国一部分,“那不是统一,而是一个摧毁一个独立国家的侵略行动。”
美国太平洋空军司令威尔斯巴克星期一(3月14日)警告中国,不要想利用俄罗斯与乌克兰危机对周边邻居发动未受挑衅攻击,否则可能面临比俄罗斯遭到的更强而有力的国际反应。
在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全面入侵后,原先已受新冠疫情干扰的全球供应链正面临战争及大规模经济制裁的更大压力。全球半导体生产重镇的台湾官员说,台湾是美国安全可靠的伙伴,希望能成为美国印太经济框架的“正式会员”以共同促进供应链的安全与韧性。
在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战争近2星期时,美国总统拜登宣布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显示国际制裁行动还在持续增强。专家说,战争无法速战速决及国际反应强烈的程度,都是北京当局原先没有预料会发生的情况,乌克兰战争已经成为中国领导人习近平的噩梦,它不仅迫使中国必须重新思考对台策略,同时也为西方如何协助台湾增强韧性、抵抗中国的侵略提供了路线图。
俄乌战争进入第二周,外界担忧北京可能在全球目光齐聚欧洲时对台湾采取行动,美军太平洋空军司令维斯巴赫说,他正“像鹰般”注意中国的举动。与此同时,美国总统拜登这个星期指派一个由前美国军事及国安官员组成的代表团访问台湾传达美国的再保证,专家认为此举意在警告北京勿趁此机会对台湾轻举妄动,显示美国对台湾的战略模糊政策已渐趋清晰。
自2020年6月香港实施港版国安法以来,港人的言论自由受到极大限缩,港府近来对新冠疫情实施“动态清零”的严格措施,更被批评人士指为让香港逐渐成为一个中国大陆城市。分析人士说,北京正在收紧对香港的控制,未来对台湾的“一国两制”也将是一样的模式,因为“习近平是一个控制狂”,香港的未来对台湾是一个重要的警示。
在俄罗斯军队入侵乌克兰进入第5天后,美国白宫官员说,已见到欧洲与印太地区盟友伙伴超乎寻常的一致反应,尽管美国对中国未能在事前运用影响力劝阻俄罗斯感到失望,但目前重要的是保持与中国沟通管道的畅通。
俄罗斯星期四(2月24日)对乌克兰展开全面入侵,全世界都在密切注意情势发展。自乌克兰危机酝酿一段时间来,许多人都在担忧北京可能对台湾采取武力行动。美军太平洋舰队司令帕帕罗中将上星期说,美国对台政策的核心是任何国家都不能以武力改变边界,台湾是一个“拐点”,如果中华人民共和国以武力统一台湾,那将在整个印太地区引发连锁反应,美国与盟友必须力阻中国在第一岛链内以武力达到推翻国际秩序的目标。
乌克兰情势恶化引起许多人对台海安全的担忧,台湾外交部长吴钊燮说,中国有武统台湾的意图和能力,台湾必须随时做好准备并避免任何挑衅言行。对于美国政学界正在辩论美国是否应该改变对台海的战略模糊政策,吴钊燮说,战略模糊或战略清晰对台湾的象征意义并不重要,台北见到的是美国“高度致力于台海和平稳定”,因此他认为,华盛顿的表态一点都不模糊。
1972年2月28日美中领导人在上海发表启动关系正常化的联合公报,双方对长期分歧的“台湾问题”确立各自的“一个中国”立场后破冰前行,开展全面双边关系。50年后,台湾依旧是美中两国无法调和的争端所在,而台湾人民却已离“一个中国”越来越远,过半数不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是完完全全的“台湾人”,他们不认为“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更没有兴趣与中国统一。民意何以至此?一个新发布的调查提供了一些解释。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