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会暨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Congressional Executive Commission on China, CECC)共和党众议员克里斯·史密斯(Chris Smith)和共和党众议员麦克.伯吉斯(Michael Burgess) 9日重新提出法案,允许美国公民有权起诉中国共产党(CCP),并追究中共当局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间,大规模进行虚假陈述的责任。
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将与美国总统拜登与英国首相里希·苏纳克(Rishi Sunak),在美国最大的海军基地之一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地亚哥召开为期一天的会议,预计届时将宣布澳大利亚建造核动力潜艇的计划。
国国会众议院军委会战略力量小组主席兰博恩认为,既然中国在洲际弹道导弹发射器的数量上已经超过美国,战略司令部需要瞄准的目标就更多。兰博恩也提醒,别忘记朝鲜有一个正在快速推进的洲际弹道导弹计划,而伊朗也有多个太空运载火箭计划,来为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展提供掩护。
澳大利亚国际事务研究所(AIIA)中国事务研究员姜云(Yun Jiang)8日发表在洛伊研究所(Lowy Institute)的文章提及,随着中国努力应对人口下降,中国女性面临的压力有增无减,尽管中国政府发表正面积极的性别言论,但女性在中国仍被视为党国资源。
据消息人士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 (CDC) 最快于周五(3/10)停止要求来自中国的旅客出发前接受新冠测试的规定,理由是中国的新冠疫情已趋于稳定。
继美国与加拿大之后,《金融时报》近日匿名援引台湾官员的说法称,中国气球也时常入侵台湾领空,疑为犯台做准备。面对各方指控,中国外交部则反控美国的高空气球非法进入中国领空,但遭美国断然否认。对此,学者表示,“气球门”事件是让中方动辄得咎的“黑天鹅”意外事件,不过,中国恐只能做做“外交表达”,不会采取实质报复。
美国击落中国侦查气球后,引发中国舆论炸锅,不少网民批评美方小题大作,甚至呼吁中方报复,击落星链(Starlink)卫星。不过,也有网民自认中方理亏,应事先通知美国气球失控,也不至于引发后续争端。对此,学者分析,美中关系因气球事件再降至低点,不过,中方应不乐见事态恶化,希望让此“不美丽的错误”尽快翻篇。
在台湾总统蔡英文与捷克总统当选人彼得·帕维尔(Petr Pavel)于1月30日高调进行了约15分钟的电话通话后,中国转天作出强烈反弹,但欧盟却力挺台捷对话。中国外交部1月31日表示,对于帕维尔“罔顾中方多次劝阻和交涉”,坚持与台湾总统蔡英文进行电话会谈,已向捷克提出严正交涉。“蔡帕对谈”首次直接通话,被外媒形容为台湾的“政治奇袭”。分析人士表示,此次对谈可能带动更多中东欧领导人与蔡英文直接接触的机会,但恐引来中共报复,不过,捷克总统不具行政实权,因此,中共的反弹应不致太过激烈。
《美台21世纪贸易倡议》1月14日到17日在台北举行第二回合谈判。此次美方派出逾20人的谈判团来台,双方已就五大议题达成共识,可望在几周内签定协议。分析人士表示,此次谈判美国对台展现支持,对未来将台湾纳入美国的印太经济框架(IPEF)有示范作用。只不过,此次谈判属“浅水区”,未来进入“深水区”,讨论到农业等敏感议题时,恐怕才是双方贸易关系挑战的开始。
因价格谈不拢,中国医保系统将自4月起不再纳入美国辉瑞药厂的新冠口服药Paxlovid(中文名:奈马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让不少中国民众担心未来重症染疫病患的救治。一海之隔的台湾,早在去年初就引进Paxlovid,让具有健保身分的本国籍患者无偿使用。据医界人士透露,Paxlovid在台定价为中国的2.5倍,染疫患者发病5天内使用,成效达9成以上。
中国福建省沿海城市与台湾离岛金门、马祖间的通商、通航和通邮,也就是俗称的“小三通”,在停滞近三年后,1月7日起恢复有限度的营运,以方便金马地区的居民和其中国籍配偶于春节期间的交通往来。小三通重启后,自福建入境的民众连日来确诊率高达两成,尤其部分台商钻漏洞返台,让金马地区的民众担心,恐散播病毒。不过,也有民众表示,小三通解封势在必行,台湾早已进入与病毒共存的防疫阶段,无需太过忧心疫情。
北约前秘书长、丹麦前总理拉斯穆森(Anders Fogh Rasmussen)于1月5日结束在台湾的三天访问行程。他在当天的记者会中表示,全球对台海的关注还不够,在民主对抗威权的发展情势下,欧洲“必须选边站”。拉斯穆森说,若台海真的开战,北约也应给台湾军事援助,确保台湾的自卫能力,并联合欧洲国家对中国进行严厉的经济制裁。
中国疫情快速扩散且资讯不透明,引发一些国家担忧并陆续对来自中国的入境者强化检疫措施。台湾也于12月28日跟进美、日等国,要求明年1月份抵台的所有中国旅客皆须在机场或港口进行唾液核酸检测。部分专家认为,此举有助于防堵可能变异的病毒株,但也有学者批评,不是只有中国传出来的变异株才会造成伤亡,不该把防疫做反共或仇中的发挥。
中国外交部近日制裁两位美籍学者余茂春和托德·斯坦恩(Todd Stein),理由是两人“长期在涉华和涉藏问题上表现恶劣”。余茂春告诉美国之音,中共对他祭出制裁,却没有胆量明讲制裁的原因。他说,中共面对国际社会的批评,就像鸵鸟般只会将头埋进沙堆,逃避问题的解决。斯坦恩则说,他并不在意被制裁,但不希望因此转移了各界对中共侵犯人权的注意力。
台海两岸关系于2022年再跌至谷底。以中共军机扰台规模来看,今年全年有超过1,500架次的解放军战机飞越台湾西南边的防空识别区,史上最高。而中共继八月初举行了针对台湾的大规模军演后,10月份更将“遏制台独”决心写入党章,12月还片面禁止台湾农渔产品输入中国。分析人士指出,中共频频出招,撕裂台湾内部,恐只是个开端。
上百名台湾民众周日(12月4日)下午齐聚台北的自由广场,高举A4白纸,声援中国的“白纸革命”(又称“白纸运动”)。现场不少参与者表示,尽管许多中国人都曾对香港、台湾和维吾尔的人权抗争运动冷漠以对,但争取人权与自由不分国界,台湾人还是应当支持“白纸运动”的抗争者。
赢得台北市长选举后,蒋家第四代曾孙蒋万安12月底将走马上任,一跃成为台湾政坛的政治新星。不少台北市民相信他上任后,能在两岸城市交流和修补两岸关系上发挥作用,部分市民更期待,他能超越朝野的“九二共识”跟“台湾共识”的思维,提出新论述,来化解两岸僵局。
台湾于周六(11月26日)举行九合一选举,其中21个县市长的选举结果出炉,国民党囊括13个县市,包括4个直辖市,而最受瞩目的蒋家后代、国民党明日之星的蒋万安也高票当选台北市长。分析人士表示,此次部分地方选情打出“抗中保台”牌失灵,代表台湾选民聚焦的是内政,而非两岸问题。即便国民党大胜,台湾选民看待地方和总统大选的态度一向不同,国民党未必能乘胜追击,2024年夺回政权。
美中两国国防部长11月22日在柬埔寨出席第9届东盟防长扩大会议时,进行了今年以来的第二次会面,这也是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Nancy Pelosi)访台引发中国抗议、中断两国军事交流后,美中防长的首度会面,被外界视为G20拜习会后,两国关系再度解冻的迹象。两人此次对谈,虽然少了六月 “香格里拉对话” (Shangri-La Dialogue)时的剑拔弩张,但一讨论到台湾问题,双方仍是各自表述,难有共识。
由全球五大洲各国国会及欧洲议会成员共同组成的“对华政策跨国议会联盟(IPAC)”于11月1日至4日首度访问台湾。欧洲议会对华关系代表团长包瑞翰(Reinhard Bütikofer)等一行12人,3日拜会台湾总统蔡英文、并接受台湾外交部长颁发的“特种外交奖章”。IPAC成员表示,北京对台湾的威胁,就是对全世界的威胁,中共二十大之后,他们将坚定更挺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