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之音特约评论员,曾在中国做过记者,现居美国,作者本人这样介绍自己说:“曾经在体制的边缘,因而更能洞察所谓‘新时代’的荒谬。”
中共正在紧锣密鼓地部署和推进习近平思想主题教育活动。在中共70多年的统治史上,此类主题教育活动太多,但这次给人感觉特殊的地方,是当局的重视程度,习近平亲自部署动员,以致出现了过去在苏联时代的政治笑话中才出现的笑话:习近平在学习习近平思想的会议上,号召全党学习习近平思想。
美国国会众议院3月27日通过了《中国不是发展中国家法案》(PRC Is Not A Developing Country Act),理由是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占全球经济的18.6%,经济规模仅次于美国,既然美国被视为发达国家,中国也应如此。中国则批美国“不怀好意,想着法子打击中国”。
蔡英文和麦卡锡在美国会晤,招致北京的强烈不满,中国外交部、国台办、全国人大外委会、国防部四部门发表声明或谈话,抨击麦蔡会,阵仗堪比去年佩洛西访台时北京的反应,只是少了全国政协外委会。习近平也借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会谈直接表态,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谁要是在一个中国问题上做文章,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绝不答应;谁要是指望中国在台湾问题上妥协退让,那是痴心妄想,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马英九卸任七年后的首次大陆行,外界更多从台湾内部的政治去观察,从中国大陆的角度看,马这次访陆,大陆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降低两岸军事冲突的风险,向台湾民众和国际社会展示中国是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好的地缘环境;二是试图影响台湾2024年初的总统选举,让国民党能够重新执政。
习近平对莫斯科的访问虽已结束,但对国际局势的搞局效应刚刚开始。本次访问普京给足了习面子,习则回报普京巨大的支持,由双方发表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来看,中俄结成了实质上的联盟,如果说之前还有些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话。
习近平3月20日至22日造访俄罗斯,这个时间比多数观察家预测的要早。这也是习在连任国家主席开启第三任期后的首次出访。中国外交当局宣称习的访俄是一次“友谊之旅、和平之旅”。友谊之旅是针对中俄关系的,和平之旅则暗示习有斡旋俄乌冲突之意,尤其在北京对沙特和伊朗这两个中东死对头调停言和后,外界普遍怀有这种想象。
李强以三票反对八票弃权当选国务院总理,中国进入“新习李”治国阶段。尽管木已成舟,很多人依然会追问,习近平为什么要强保李强做总理?毕竟去年上海的封城让李背上了一个沉重包袱,即便在专制体制下,也得考虑这个因素。
在乏善可陈的中国两会上,党政机构改革无疑是个重头戏。在二中全会宣布要部署新一轮机构改革后,外界充满好奇,等待着两会端出一盘怎样的机构改革“大餐”来,港台媒体更预先放出消息,吊足了人们的胃口。不过,从两会公布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看,似乎有点雷声大雨点小,传言中的将公安和国安两部划出国务院,归属要成立的中央内务委员会管理没有出现;虽然组建了一个新的金融监管机构,但也未暗示会成立中央金融工委。
中国全国两会正举行,候任总理李强即将走马上任,展开他未来五年的施政生涯。此时,路透社一篇有关“中国新二号人物如何加速习近平清零政策的结束”报道,是否会在所谓新“习李关系”上投下某种变数,引人联想。
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一周年前夕,中国外交部先后发布了《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和《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以下简称“概念文件”和“立场文件”)两份重磅外交文件。说它们“重磅”,是因为中国外交当局如此“郑重其事”地几乎在同一时间就国际秩序和安全问题以及涉及他国的国际热点事件发布两个文件,宣示立场和态度,还是第一次,尤其考虑这个时间点选择的微妙,显然北京不是临时起意,而是对此酝酿准备了有段时日。
聊天机器人ChatGPT的出世可能是人类近年取得的最重要技术突破。在现今的国际格局下,任何一项有着重大创新意义的技术,都不可避免地会被视作或拿来用作大国间的竞争工具。我们看到,在对ChatGPT的各种讨论中,特别是在中文世界,一个被许多人问到的问题是,为什么ChatGPT不是最先在中国而是在美国发明的?
根据中国知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的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2》在今年春节档取得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在海外影评网站IMDb上,美国人给的评分也有7.8,这个分数还是相当不错的。中国国内这段时间对这部电影和另一部电影《满江红》的讨论非常多。不过,从中国官方的宣传看,显然更偏爱《流浪地球2》,北美市场和大陆同步上映此片。
“气球事件”在美掀起的舆论风暴,相信一定超出此事刚曝出时北京的预估。这当然跟美国内的反中政治气氛特别是共和民主两党的斗争有关。但就大众而言,中国的高空气球不管“误入”还是“侵入”美领空,对他们产生的心理冲击类似于1957年苏联抢先发射人造卫星的史普特尼克时刻,或者日本在1944—1945年间向美国投放的气球炸弹。
“塔西佗陷阱”(Tacitus Trap)泛指一个政府或政权由于丧失了人民对它的基本信任,无论它作什么或说什么,都不会认为是善意。
中国的农历新年过完,接下来,还有一月,全国两会就要登场。今年两会因为换届,受到的关注可能也是近年最高。当局前不久公布了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名单。外界已从名册中看到了将要在两会上公布的一些人事安排和政治动向。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国务院副总理,隶属团派的胡春华将出任政协副主席;同为国务院副总理的前常委韩正则料接替要退下来的王岐山,出任国家副主席,成为第八号人物。
中国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了2022年的人口数据,比2021年“意外”减少85万人,说“意外”是因为超出许多人的预料,原本以为这个日子不会如此快来到。这是中国60年来首次人口减少。故数据甫一公布,引来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我在上期专栏文谈到,中国放弃动态清零,疫情防控急转弯,候任总理李强可能起了主要的推动作用。原因在于,李强在二十大后的第一年接手总理,主管全国经济和行政事务,他必须到年底交出一份不错的成绩单,如果他开年就把经济搞砸,在接下来的四年,将难有威信带动队伍,把事情做好。而疫情早放开,对恢复经济早有利。
今年1月8日,中国正式对新冠降级管理,从原先的“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恢复国际旅行,由此,实行三年的动态清零彻底终结。从去年12月初发布的疫情防控新11条开始,一月时间,中国解封的力度之大和速度之快超出国际社会预期,之前一般认为,即使中国全面放开,也要等到今年3月的全国两会之后,而现在所以显得“迫不及待”,我认为很可能候选总理李强在其中起了主导作用。
真话是中国当下最稀缺的东西,尤其对习近平而言。他高高在上、坐在中南海的龙椅上,是听不到周边臣子的真心话的,所以,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共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当习谈到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时,要求营造环境、创造条件,鼓励基层干部群众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我不认为他是在作秀。不过,如果只要领导干部创造条件让基层干部群众敢讲真话,他显然没意识到,关键还不是领导干部听不到群众的真话,而首先是高级干部无人敢对他讲真话、讲实话、讲心理话。
时序即将跨入2023年,中国的情形比我预想的还要糟糕,尤其习近平的形象从高高在上的神坛快速跌落,比预期的还要快。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