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两国加紧磋商,准备近期签署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为持续了一年多的贸易战降温。同时双方还计划恢复美中经贸对话机制,为进一步谈判以及恢复正常贸易关系创造条件。随着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签署在即,美中贸易战有望得到缓解,但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外交等更广泛的双边关系的解冻看来仍然遥遥无期。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签署还有哪些悬念?接下来的谈判有无可能顺利进行?美中能否恢复正常的贸易关系?经贸缓和能不能带动美中关系的全面解冻? 主持:许波 嘉宾: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教授黎安友;北京之春荣誉主编胡平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2019年的最后一天宣布,美中两国将在2020年1月15日签署第一阶段协议。一个星期过去了,北京沉默不语。此前香港《南华早报》披露,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将率领中方代表团于1月4日开始访问华盛顿,签署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但刘鹤显然并未成行。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曾在美中宣布达成协议的当天表示,双方计划于2020年1月的第一个星期签署协议,现在看来这个计划不可能实现了。美中协议最后卡在哪里?为什么看起来像是特朗普急而习近平不急?这项交易有没有最后破局的可能?
2020年1月6日【时事大家谈】北京至今沉默,美中协议到底签与不签?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2019年的最后一天宣布,美中两国将在2020年1月15日签署第一阶段协议。一个星期过去了,北京沉默不语。此前香港南华早报披露,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将率领中方代表团于1月4日开始访问华盛顿,签署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但刘鹤显然并未成行。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曾在美中宣布达成协议的当天表示,双方计划于2020年1月的第一个星期签署协议,现在看来这个计划不可能实现了。美中协议最后卡在哪里?为什么看起来像是特朗普急而习近平不急?这项交易有没有最后破局的可能? 主持:许波 嘉宾:北京之春荣誉主编胡平;中国经济学者胡星斗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2019年的最后一天宣布,美中两国将在2020年1月15日签署第一阶段协议。一个星期过去了,北京沉默不语。此前香港南华早报披露,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将率领中方代表团于1月4日开始访问华盛顿,签署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但刘鹤显然并未成行。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曾在美中宣布达成协议的当天表示,双方计划于2020年1月的第一个星期签署协议,现在看来这个计划不可能实现了。美中协议最后卡在哪里?为什么看起来像是特朗普急而习近平不急?这项交易有没有最后破局的可能? 主持:许波 嘉宾:北京之春荣誉主编胡平;中国经济学者胡星斗
2019年12月18日【时事大家谈】习近平加持,澳门扛一国两制招牌?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澳门回归20周年庆祝典礼,将宣布一系列扶植当地金融业的政策,包括建立以人民币计价的证券交易所,引导澳门经济从赌场转移到金融中心。此前,中国大大委员长栗战书在纪念澳门特区基本法实施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澳门是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在特别行政区,不存在一个脱离宪法的“宪制”,也不存在一个脱离宪法的“法治”,敲打香港的意味十分明显。澳门一国两制的经验是什么?中共真有用澳门取代香港之意?澳门能否担当金融中心的大任? 主持:许波 嘉宾:新澳门学社前理事长郑明轩;香港荣休全国政协委员刘梦熊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澳门回归20周年庆祝典礼,将宣布一系列扶植当地金融业的政策,包括建立以人民币计价的证券交易所,引导澳门经济从赌场转移到金融中心。此前,中国大大委员长栗战书在纪念澳门特区基本法实施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澳门是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在特别行政区,不存在一个脱离宪法的“宪制”,也不存在一个脱离宪法的“法治”,敲打香港的意味十分明显。澳门一国两制的经验是什么?中共真有用澳门取代香港之意?澳门能否担当金融中心的大任?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澳门回归20周年庆祝典礼,将宣布一系列扶植当地金融业的政策,包括建立以人民币计价的证券交易所,引导澳门经济从赌场转移到金融中心。
美中双方分别宣布达成美中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两个世界上最大经济体的“世纪大战”告一段落,计划不久将推出协议文本。
2019年12月16日【时事大家谈】贸易协议藏变数,美中和解能持续多久? 美中双方分别宣布达成美中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两个世界上最大经济体的“世纪大战”告一段落,计划不久将推出协议文本。中国官员称协议是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实现双赢”,白宫也发布声明,称这是一项“历史性的协议”。然而,大多数观察人士不看好美中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路透社认为,这不过是华盛顿和北京各取所需所实现的临时停战,从双方的各自表述中就能看出其中隐藏的巨大的变数。一年多的美中较量谁是赢家?协议从各自口头表述到最后形成文字版本还会有哪些波折?这次和解能持续多久? 主持:许波 嘉宾:北京之春荣誉主编胡平;中国经济问题学者夏业良
美中双方分别宣布达成美中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两个世界上最大经济体的“世纪大战”告一段落,计划不久将推出协议文本。中国官员称协议是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实现双赢”,白宫也发布声明,称这是一项“历史性的协议”。然而,大多数观察人士不看好美中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路透社认为,这不过是华盛顿和北京各取所需所实现的临时停战,从双方的各自表述中就能看出其中隐藏的巨大的变数。一年多的美中较量谁是赢家?协议从各自口头表述到最后形成文字版本还会有哪些波折?这次和解能持续多久? 主持:许波 嘉宾:北京之春荣誉主编胡平;中国经济问题学者夏业良
中国甘肃省一个县级图书馆公开焚烧“含有倾向性”的文章书籍引发海内外强烈反响,国内除民间一片愤怒呐喊之外,官媒《新京报》也撰文指责这种随意性、野蛮化行为,同时也以缓和的口吻表示,不必对一家县图书馆的焚书行为做过度联想。但就在事发几天前,中国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图书审查清理专项行动的通知》,明文规定清理下架那些反党违宪的非法图书及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适宜图书。民间甚至官媒对焚书事件的反应是过度联想吗?为什么新京报的文章第二天就被和谐?让中国百姓真正恐惧的是什么?
2019年12月11日【时事大家谈】焚书事件余波未了,让中国人恐惧的是什么? 中国甘肃省一个县级图书馆公开焚烧“含有倾向性”的文章书籍引发海内外强烈反响,国内除民间一片愤怒呐喊之外,官媒《新京报》也撰文指责这种随意性、野蛮化行为,同时也以缓和的口吻表示,不必对一家县图书馆的焚书行为做过度联想。但就在事发几天前,中国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图书审查清理专项行动的通知》,明文规定清理下架那些反党违宪的非法图书及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适宜图书。民间甚至官媒对焚书事件的反应是过度联想吗?为什么新京报的文章第二天就被和谐?让中国百姓真正恐惧的是什么? 主持:许波 嘉宾:北京之春荣誉主编胡平;历史学者、独立时评人章立凡
中国甘肃省一个县级图书馆公开焚烧“含有倾向性”的文章书籍引发海内外强烈反响,国内除民间一片愤怒呐喊之外,官媒《新京报》也撰文指责这种随意性、野蛮化行为,同时也以缓和的口吻表示,不必对一家县图书馆的焚书行为做过度联想。但就在事发几天前,中国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图书审查清理专项行动的通知》,明文规定清理下架那些反党违宪的非法图书及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适宜图书。民间甚至官媒对焚书事件的反应是过度联想吗?为什么新京报的文章第二天就被和谐?让中国百姓真正恐惧的是什么? 主持:许波 嘉宾:北京之春荣誉主编胡平;历史学者、独立时评人章立凡
香港市民星期天举行的“国际人权日”大游行,具有指标性意义,几大重要看点引发观察人士的密切关注。
香港市民星期天举行的“国际人权日”大游行,具有指标性意义,几大重要看点引发观察人士的密切关注。星期天大游行的主题定为“五大诉求,缺一不可,追究警暴,捍卫人权”,标志着持续了半年之久的香港抗争诉求并没有降低。这次游行4个月来首次获得警方不反对通知书,游行过程虽伴有零星警民冲突,但大体和平有序,为近期香港抗争之罕见。主办方宣布大约80万人参加游行,低于外界预期,或显示民意对抗争的热情有所降低。和理非重返抗争舞台,算不算强势回归?勇武派遇重挫,会不会就此退场?香港抗争持续半年整,该不该收场? 主持:许波 嘉宾:民间人权阵线前副召集人梁颖敏;香港资深传媒人士纪硕鸣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美中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恐怕要拖到他连任之后。此前中国官媒《环球时报》引述“直接了解贸易谈判的消息人士”的话说,作为中美第一阶段协议的一部分,美国必须取消现有关税,而不是计划中的关税,而且美国承诺不在12月15日加征关税不能替代取消关税。
2019年12月4日【时事大家谈】中方突然加码,美中贸易协议泡汤?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美中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恐怕要拖到他连任之后。此前中国官媒《环球时报》引述“直接了解贸易谈判的消息人士”的话说,作为中美第一阶段协议的一部分,美国必须取消现有关税,而不是计划中的关税,而且美国承诺不在12月15日加征关税不能替代取消关税。美国商务部长罗斯回应,如果双方不能达成贸易协议,美国将提高对中国商品的关税,“12月15日是合理的最后期限”。中方一直模糊处理取消关税的问题,现在为何提出明确要求?北京突然加码,美方会不会让步?如果双方僵持不下,贸易协议还有戏吗? 主持:郑裕文 嘉宾:政治学博士、独立时评人吴强博士;美国圣托马斯大学国际研究中心教授叶耀元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美中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恐怕要拖到他连任之后。此前中国官媒《环球时报》引述“直接了解贸易谈判的消息人士”的话说,作为中美第一阶段协议的一部分,美国必须取消现有关税,而不是计划中的关税,而且美国承诺不在12月15日加征关税不能替代取消关税。美国商务部长罗斯回应,如果双方不能达成贸易协议,美国将提高对中国商品的关税,“12月15日是合理的最后期限”。中方一直模糊处理取消关税的问题,现在为何提出明确要求?北京突然加码,美方会不会让步?如果双方僵持不下,贸易协议还有戏吗? 主持:郑裕文 嘉宾:政治学博士、独立时评人吴强博士;美国圣托马斯大学国际研究中心教授叶耀元
中国今年流年不利,逢九必乱似乎再次应验。香港抗争持续半年未停,美国突破北京干预内政的警告,迅速完成香港立法,西方国家立法机构纷纷跟进,联手施压的架势初步形成。借助香港反送中运动的气势,台湾民进党走出九合一选举的颓势,主张发展两岸关系的国民党选情低迷。此外,新疆再教育营文件被西方媒体曝光,澳大利亚“中国间谍”案持续发酵,中国面临六四镇压后恶劣的国际环境,官媒称,西方势力的骚扰、抹黑行动接踵而至。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