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之音外事记者
VOA卫视第二小时内容包括重要国际新闻以及时事大家谈。日本在星期二发表的国防白皮书中,直言不讳的把中国列为日本的安全威胁之一。在发布白皮书的五天前,日本众议院通过了新安保法案,允许派兵介入海外冲突。这是东京在二战后首次允许日本自卫队赴海外作战。日本安保政策的一系列调整是安倍首相“积极的和平主义”的体现还是军国主义的复活?另外,我们还请到几位经济学家来分析中国政府强力救市的后遗症。
经过两年多的谈判,以美国为首的全球六大国星期二终于与伊朗达成了限制其核能力以换取逐步解除对它实施的国际制裁的历史性协议。这个协议对于伊朗、美国和中国究竟意味着什么?是否有利于推动朝鲜核问题的解决?
在中国当局对维权律师展开人们所说的“大围剿”之后,网友在白宫请愿网站上发起联署,要求美国政府取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年9月对美国的国事访问。美国是否应该取消邀请习近平访美来对中国当局施压吗?
经过两年多的谈判,以美国为首的全球六大国星期二终于与伊朗达成了限制其核能力以换取逐步解除对它实施的国际制裁的历史性协议。美国总统奥巴马说,这个协议所带来的改变使得美国以及全世界都更为安全。不过,批评人士则认为,这个协议非常危险。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更是把这个协议称为历史性的错误。这个协议对于伊朗、美国和中国究竟意味着什么?是否有利于推动朝鲜核问题的解决? 我们请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美国研究中心教授沈丁立先生,以及独立评论人士曹长青先生进行点评与分析。
在中国当局对维权律师展开人们所说的“大围剿”之后,网友在白宫请愿网站上发起联署,要求美国政府取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年9月对美国的国事访问。在美中两国在南中国海问题上针锋相对以及美人事管理局的网络系统遭到据信来自中国的黑客袭击的时候,美国也曾经有人发出这样的呼吁。美国是否应该取消邀请习近平访美来对中国当局施压吗?美国应该如何与一个崛起的中国打交道? 我们有三位嘉宾参加这个话题的讨论, 一位是北京之春名誉主编胡平先生,另外一位是独立评论人士曹长青先生。还有一位是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美国研究中心教授沈丁立先生。
VOA卫视第二小时内容包括重要国际新闻以及时事大家谈。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定于今年9月对美国进行首次国事访问。但是在中国当局大规模抓捕维权律师之际,美国国内出现了降格接待习近平甚至取消对他的访美邀请的呼声。美国应该取消习近平的访美吗?美国降格接待习近平的可能性有多大?另外,伊朗7月14日与世界六大国就其核问题达成了全面协议。这个协议对于伊朗与国际社会究竟意味着什么?中国从中能够获得什么好处?
在有关伊朗核问题的会谈达成了历史性协议后,伊朗民众举行了庆祝活动。美国之音波斯语组的执行编辑、曾经是英国广播公司驻耶路撒冷记者的曼扎普尔向美国之音中文部VOA卫视节目主持人谈到了伊朗人如何看待这份协议以及该协议对中东格局的影响等问题。
中国股市的惊涛骇浪还在继续。在中国当局出动了力度空前的救市组合拳之后,上证股指星期四止跌回升。中国股市是否会继续震荡?政府救市是否利大于弊?中国应该从这次股市危机中吸取什么教训?
正在俄罗斯的乌法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以及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再次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双边会谈。受到西方制裁与孤立的俄罗斯与一个复兴中的中国结盟结成准盟友关系出于权宜之计“抱团取暖”还是志在打造新的国际秩序?
中国股市的惊涛骇浪还在继续。在中国当局出动了力度空前的救市组合拳之后,上证股指星期四止跌回升。此前,这种股市的持续大跌不仅导致恐慌性抛售,而且也引发了中国是否会发生金融危机并进而影响国际经济的担忧。中国股市是否会继续震荡?政府救市是否利大于弊?中国应该从这次股市危机中吸取什么教训? 参加这个话题讨论的嘉宾,一位是上海独立经济分析人士陈乐波先生,他通过电话参加节目的讨论,另外两位是独立评论人士曹长青先生,以及经济学家、时评人士何清涟女士。
在俄罗斯的乌法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峰会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再次举行双边会谈。这是习近平上台两年多来与普京的第12次会面。用中国官媒的话说,这不仅体现出两国间空前热络的双边关系,同时史无前例地开创了大国交往的全新模式。对于俄罗斯来说,中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朋友?而对于中国来说,俄罗斯又是什么样的朋友?双方是出于权益之计“抱团取暖”还是志在打造新的国际秩序? 我们有三位嘉宾参加这个话题的讨论, 一位是经济学家、时评人士何清涟女士。另外一位是独立评论人士曹长青先生。还有一位是美国哈特兰研究所政策顾问、华尔街日报中国时实报网站的专栏作家马颖。
57个创始成员国中的50个星期一在北京签署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根据协议书,金砖五国将掌握近百分之50的注资比例和投票权,其中中国获得26%的最大投票权份额。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将在该银行的决策过程中拥有否决权?成立该银行对中国有什么利弊?亚投行对于现有的国际经济秩序又将带来什么样的挑战?是否意味着中国制订国际规则的开始?
与西方国家合作办学来提升中国的教育和科技水平是实施中国科教兴国宏伟战略的重要一环,而中国的崛起、其经济实力以及庞大的生源又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大学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美国的大学能否在扩大与中国的合作与交流并从中获益的同时坚持他们自身的办学原则与标准?来自中国的资金支持是否影响到这些大学的学术自由或是导致它们进行自我审查?中国当局目前进行的反西方价值观运动对这些大学与中国的合作造成了什么影响?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57个创始成员国中的50个星期一在北京签署了协定。根据协议书,金砖五国将掌握近百分之50的注资比例和投票权,其中中国获得26%的最大投票权份额。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将在该银行的决策过程中拥有否决权?
与西方国家合作办学来提升中国的教育和科技水平是实施中国科教兴国宏伟战略的重要一环,而中国的崛起、其经济实力以及庞大的生源又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大学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美国的大学能否在扩大与中国的合作与交流......
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最近几年开始放缓。一些经济学家甚至认为,中国经济已经逼近悬崖。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究竟如何?导致中国经济减速的原因是什么?中国是否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
第七轮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星期二在华盛顿拉开帷幕。两国之间的这次高层次对话是在美中关系处于一些专家所说的临界点的时候举行的。这次对话都有哪些看点?双方能否在存在重大分歧的领域达成共识,从而为习近平的访美铺平道路?
第七轮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星期二在华盛顿拉开帷幕。两国之间的这次高层次对话是在美中关系处于一些专家所说的临界点的时候举行的。这也是中国领导人习近平9月将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之前两国高级官员之间的一次面对面的沟通。这次对话都有哪些看点?双方能否在存在重大分歧的领域达成共识,从而为习近平的访美铺平道路? 参加今天话题讨论的嘉宾分别是:美国加图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夏业良先生、经济学家何清涟女士以及美国托莱多大学经济系教授张欣先生。
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最近几年开始放缓。一些经济学家甚至认为,中国经济已经逼近悬崖。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究竟如何?导致中国经济减速的原因是什么?中国是否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一度是全球经济增长引擎的中国经济放缓对国际经济会造成多大的冲击? 参加今天话题讨论的嘉宾分别是:美国加图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夏业良先生、经济学家何清涟女士以及美国托莱多大学经济系教授张欣先生。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