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俄罗斯的乌法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以及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再次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双边会谈。这是习近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今年的第二次会晤,也是习近平上台两年多来与普京的第12次会面。用中国官媒的话说,这不仅体现出两国间空前热络的双边关系,同时史无前例地开创了大国交往的全新模式。受到西方制裁与孤立的俄罗斯与一个复兴中的中国结盟结成准盟友关系出于权宜之计“抱团取暖”还是志在打造新的国际秩序?
参加这个话题讨论的嘉宾分别是经济学家、时评人士何清涟女士,独立评论人士曹长青先生,以及美国哈特兰研究所政策顾问、华尔街日报中国时实报网站的专栏作家马颖女士。
曹长青认为,习近平与普京见面次数之频繁令人惊讶。他指出,习近平担任国家主席6天之后就访问俄罗斯,他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平均每年见面5次之多。在他看来,这里面有政治上的原因,即中俄需要结盟,因此摆出联手对付西方的架势。而在经济上,双方各有需要。中国需要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而俄罗斯则需要中国的资金。他认为,中俄关系日益密切还有双方抱团相互取暖的心理原因,因为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导致受到国际上的孤立,需要拉拢中国,而中国政府也需要拉拢俄罗斯,以显示在共产主义大势已去的今天,中国还有俄罗斯这样一个大国与它联盟。这位分析人士认为,中俄以前也相互需要,两国现在关系如此密切还与习近平个人有关。曹长青说,习近平带有强烈的共产主义情节,对共产主义的发源地俄罗斯感情深厚。
何清涟女士认为,中俄关系虽然因为危机感以及在经济、能源、军备等问题上的相互需求而走得很近,但是两国缺乏信任的基础。她说,中俄两国长期以来相互警惕,普京对中国的警惕更甚于中方对俄罗斯的警惕。她注意到,普京在习近平的热络拥抱下保持着相对的低调,一直到乌克兰事件导致他受到国际上的孤立后,普京才对习近平的热烈拥抱给予相应的回应。何清涟认为,中俄两国因为西伯利亚与中国移民问题以及地缘政治上的矛盾而无法发展出水乳交融的关系,而更可能出现水火不融的局面。
马颖女士说,美国非常关注中俄之间越发密切的关系,但是她认为,没有必要对中俄联手反抗西方霸权的问题太过夸张或过于忧虑。在她看来,如果美国能够搞好与中国的关系,那么美国没有必要过于担心美俄关系。她认为,中国对美国最为不满的是奥巴马总统向亚洲再平衡的策略,因此,如果美国想要改善与中国的关系,这将是一个好的起点。
中国有学者认为,只要美国继续保持其霸权地位并对中俄造成战略压力,那么中俄关系就会持续密切。而美国一些学者则认为,中俄联盟是暂时与脆弱的,中国与俄罗斯接近只是为了让美国感到紧张的一个策略而已。对此,曹长青认为,中俄联盟是暂时的还是长久的问题并不重要,关键是目前的这种密切是表面与虚空的。
何清涟女士认为,无论从是全球战略还是地缘战略上来看,美国都必须重视中俄试图共建国际新秩序的努力,尽管这种努力能否成功还很难说。
马颖认为,中俄都希望看到没有西方国家参与的集团的出现,但是这与美国的行为也有很大的关系。在她看来,美国2016年总统大选的结果将会影响到美国今后的外交政策走向,从而影响到美、中、俄关系的发展。
节目中,三位嘉宾还回答了观众提出的西方国家在科索沃与克里米亚问题上是否采取双重标准等问题。
更多的内容,请收看今天的《时事大家谈》完整版视频。
脸书: https://www.facebook.com/VOABBS
推特: https://twitter.com/VOAChina
YouTube链接:习近平再会普京 中俄联手打造国际新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