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之音外事记者
在美中关系陷入低谷之际,华盛顿和北京正在展开媒体战,包括对记者签证施加限制。一位中国官媒驻美记者担心大多数中国新闻媒体驻美机构将慢慢消失。不过批评者说,这些记者算不上真正的记者。美国媒体人士则担心,中国在这场媒体战中驱逐美国记者,会导致信息流质量的急剧下降甚至是信息寒冬的来临。
31年前在北京发生的六四镇压事件导致美中关系陷入两国建交以来的最低谷。31年后的今天,美中关系再次跌入谷底。特朗普政府宣布,美国几十年来的接触政策并没有使中共政权变得更像西方民主国家,华盛顿将应对北京的挑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竞争性的处理方式。这一政策转向的背后考量究竟是什么?研究两大国关系的美国专家如何看待这个称为 “有原则的现实主义”的新战略?
在美中两国紧张关系因新冠疫情和香港问题而不断加剧之际,美国的国家安全问题专家认为,台湾海峡可能发生的事情也值得警惕。美台官方加强互动、台湾宣布支持香港民主,而中国高层则对台湾发出动武威胁。“修昔底德陷阱”的提出者、哈佛大学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认为,目前的局势极为危险。他认为,如果台湾在这个时候采取北京认为走向更加独立的举措,北京会对台湾动手,而这会把美中两国引入战争。
在北京强势推动“港版国安法”之际,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星期三(5月27日)向国会递交报告,认定香港不再享有高度自治。这一举措有可能给美国与香港之间的经济关系造成重大影响。不过,美国官员表示,美国将尽其可能不让香港人民受到负面影响。“修昔底德陷阱”的提出者、哈佛大学教授艾利森认为,目前的局势极为危险,北京还可能会对台湾采取动作。
在新冠疫情爆发后,中国当局不仅在国内强调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同时大张旗鼓的让传统中国医药出征海外,为全球抗疫提供连花清瘟等所谓“中国方案”。这种政府主导的中医外交能否突破西方医药制度的科学壁垒?
新冠病毒疫情正在进一步加剧华盛顿对北京的不满,“脱钩”呼声不断加大。美国总统特朗普总统星期四(5月14日)在华盛顿说,美国可以切断与中国的“一切关系”。华盛顿与北京“脱钩”的努力究竟能走多远?疫情过后,中国会被孤立于美国领导的全球经济秩序之外吗?
每当中国共产党政府被批评隐瞒疫情、未能及时阻止新冠病毒的传播时,中国的驻外使节会以好斗甚至违反外交常态的语言来为北京辩护并展开反击。这种一阵又一阵的“战狼”般怒嚎能否镇服各国?北京的外交风格是否从此转向?
从巴黎到堪培拉,从亚洲到非洲,中国的一些驻外使节以好斗甚至出格的语言为北京的政策与立场进行辩护,在新冠病毒疫情的问题上更是锋芒毕露。他们的这些言行在不少国家的首都掀起了一场场外交风暴。昔日一向低调行事的中国驻外使节现在为什么不顾外交风范,甚至变身为“战狼”?这种现象的背后有什么深层的文化和社会原因?
始于中国并蔓延全球的新冠病毒不仅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也给很多个人、公司、地方政府和国家带来巨大损失。在疫情最为严重的美国,除了公司、团体和州政府对中国提起诉讼以外,一些国会议员也提出议案,要求剥夺中国的主权豁免,为美国公民和地方政府向中国索赔打开方便之门。美国能否通过立法取消中国的主权豁免而让北京担责呢?因新冠病毒而剥夺中国主权豁免权的做法会引发什么后果?
在美国的州政府、民间团体和国会议员要求对中国当局因新冠病毒疫情的蔓延进行追责索赔的同时,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表示,他相信中国会为此付出代价,尽管他不知道这种代价将以何种形式出现。他暗示,疫情导致美国加速与中国脱钩将是中国付出代价的一部分。特朗普总统此前也表示,中国会知道后果是什么。中国则表示,美国的追责索赔是“甩锅”推责,不会得逞。
面对国际间要求就中国对新冠病毒疫情的应对追责索赔的呼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说,H1N1流感、艾滋病毒以及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都源自美国,但没有谁向美国追责。美国的分析人士认为,那些事情没有可比性,中共的辩解看起来很绝望。
始于中国武汉目前已扩散到全球的新冠疫情,在中国官方的宣传里是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的一场成功的“大国战疫”,但是在欧美等国家的官员和媒体的眼里,情况则远非如此。习近平在国内外的地位因疫情变得更加稳固还是被削弱呢?
中国在始于湖北武汉的新冠病毒疫情已有所控制的情况下,加强了对外国人入境和边境管控,防堵病毒输入。最近,广州当局在防疫工作中对当地的非洲裔人士采取的一些措施引发了非洲人的普遍愤怒和政府的强烈抗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是否表明中国人对非洲人有种族歧视?由此引起的外交危机是否会损害中非之间的传统友谊和密切的关系?
在美中两国涉及新冠疫情的言辞交锋中,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的推特言论所引起的外交风波似乎并不是一起偶然的事件。以“战狼发言人”为代表的中国新一代鹰派外交官何以崛起?这些新鹰派对美中关系会带来多大影响?是否会导致美中之间的战略对抗进一步升级?
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不仅正在深刻的影响到我们地球上的每一个人,也在改变全球的供应链和国际关系,包括美中关系。这次新冠疫情究竟对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带来了哪些改变?疫情后的美中关系又将朝什么方向发展呢?
在中国的新冠疫情基本上平息下来的时候,美国却成为疫情最严重的国家。美国的一些外交分析人士认为,美国在抗疫上的失误为中国在全球发挥领导作用提供了机会。
随着冠状病毒疫情在全球的迅速蔓延,有关专家说,政府为缓解疫情而采取的限制措施以及疫情引发的恐慌性购买、劳动力短缺和物流方面的挑战会造成食品生产的不足、价格的上涨以及政府层面的食品保护主义。世界粮农组织警告说,除非采取措施,我们可能面临迫在眉睫的粮食危机。
美国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数已经超过了中国公布的感染人数,死亡人数也在大幅增加。美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来遏制疫情的快速蔓延?在检测试剂盒不足的情况下,美国是否可以采取其他措施?中国、韩国、德国和意大利等国家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美国借鉴?带着这些问题,美国之音记者莉雅星期四通过Skype采访了在德国北威州的杜塞尔多夫拥有自己诊所并行医多年的伊文·陶大夫(Iven Tao)。请看报道。
美中两国就新冠病毒的起源和传播责任上展开的外交争斗使得本已交恶的双边关系进一步恶化。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星期四夜间进行的电话交谈也许会使双方暂停在病毒问题上的争执,但是分析人士对美中两国恢复危机协调不抱乐观态度,也不认为这次休战会改变美中之间的战略对抗和双边关系的进程。
在始于中国的新冠疫情继续在全球扩散之际,中国和疫情严重的伊朗一直在相互放大有关美国引发了这次的冠状病毒国际大流行病的指控。两国都使用其国家认可的媒体来强调这样一个被华盛顿斥为是虚假的说法。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