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六四纪念馆新馆装修紧张进行之际,现场周末遭人为破坏,目标似乎针对供电系统。不过,案件尚无明确指向。主办方说,不惧怕破坏,力争按原计划开馆。
网络再传四川当局封杀民谣歌手李志,有人予以否认。舆论点赞李志歌曲“直言不讳”的同时,担心他的艺术生命。
清明节香港各界举行祭奠六四仪式,现场有大陆游客表示,应该平反六四。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大陆年轻一代对六四事件的了解似乎并不多。
香港民主党称,特首林郑月娥强行推动《逃犯条例》立法没有保护港人利益,造成社会不安和混乱,她理应为此下台。不过,支持特首的人士说,有关逃犯引渡程序并非特首一人说了算。
香港出现要求特首林郑月娥下台的声音。另外,今年的六四议案在立法会上辩论和表决结果如何?其他党派,例如工党对此作出反应。
香港立法会星期三(4月3日)就“平反六四”议案进行辩论。议案是由立法会民主党籍议员、民主党主席胡志伟提出的。评论认为,这项议案的提出是香港社会六四不渝情结的标志性事件。
香港纪念“六四”三十周年活动日渐活跃。香港立法会议员、民主党主席胡志伟再度提出“平反六四”议案。他说,尽管议案遭封杀的可能性极大,对于这桩中国历史上的血案必须保留记忆。最新状况如何?
香港立法会议员、民主党主席胡志伟再度提出“平反六四”议案。尽管遭封杀的可能性极大,胡志伟表示,对于这桩中国历史上的血案必须保留记忆。
709案律师陈建刚4月1日准备经北京首都机场出境前往美国,参加美国国务院的“汉弗莱奖学金项目”的学习计划。不过,他在顺利托运好行李、拿到登机牌后,在边检处被拦下。
“六四酒案”长期延宕后在中国成都开庭审理。无论涉案四君子被控煽颠罪还是寻衅滋事罪,香港舆论普遍认为,案件是观察中国司法,理解反对修改《逃犯条例》意义的典型案例。
香港民主派议员带头走上街头,呼吁民众反对当局修改引渡法,称中国大陆法制没有保障。与此同时,人权观察组织再次对香港围绕引渡法的争议表示关注。
近期中国高校教师遭整肃已并非个案,老师遭遇背后大都与学生举报行动有关。这种现象使人再次想到文革。与此同时,新技术监控手段也被引入高等院校,监控教师言论。
香港特区政府正在向青年人推介大湾区计划。不过,香港青年人对大湾区概念一般比较保守,加上他们固有的一些香港观念,走入大湾区发展并不容易。多项民调显示,香港年轻人对所谓大湾区战略的认识非常有限。不少人更担心香港会被内地城市“同化”,失去一国两制特色。
中国的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两位学者近日遭整肃,事件震动学界内外。不过,有评论说,当局此举实际上是以政府力量,加大两位学者的政治影响。
台湾高雄市长韩国瑜中国行继续受到中共高官接待,其中可能包括中国最高台湾事务官员。另有消息说,韩国瑜还将考虑是否应召参选台湾下届总统。
台湾高雄市长韩国瑜香港澳门经贸之旅期间,分别拜访两地中联办主任引发争议。韩国瑜表示,自己是多交朋友,而非“卖台”。
香港舆论关注美中博弈中的香港处境,认为美国有关香港状况的最新年度报告,对北京干涉香港高度自治发出警告。不过同时认为,香港也要谨防陷入美中恶斗的漩涡。
中国法院针对“成都六四酒案”活动人士的审判突然取消。香港人权团体提前拉开纪念“六四”三十周年系列活动序幕。 3月22日星期五下午,香港市民支援爱国民主运动联合会(支联会),会同多个民主派党派团体举行抗议,强烈谴责中国当局打压四名因悼念“六四”而被长期拘押的活动人士,也就是“成都酒案四君子”。
中国维权律师江天勇2月28日看来刑满获得释放。前往监狱迎接的朋友说,他被释放后立即被人接走,去向有待确认。早前消息说,当局不准其返回北京。
北京中央政府罕见地以“公函”方式,要求香港特首提交报告,说明禁止香港民族党运作的情况。支持香港独立的人士对此做出反应。与此同时,港府再次表示,一国两制和独立司法原则不能妥协。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