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可能成为亚洲下一个出现债务违约的国家。这个东南亚国家在过去十年对中国的债务不断增加,随着外汇逐渐耗尽,一场债务危机正在老挝酝酿
俄罗斯在5月跃升为中国的最大原油供应国,表明尽管面临西方制裁,莫斯科仍能以折扣价为其石油找到新的买家。然而,来自亚洲的需求无法完全抵消西方买家撤离和经济制裁所带来的损失。
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周五达成了一系列缩减版协议,涉及从新冠疫苗专利豁免到减少渔业补贴等议题。会议成果为这个奄奄一息的组织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仍凸显出该组织在领导全球贸易规则更新上存在困难。
中国主要城市在本周陆续开放,但这并没有减轻在华外企的担忧。受困于新冠清零政策的持续干扰和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许多外国公司已经开始重新考量对中国的长期投资计划。
一份新的报告显示,尽管去年中国在欧洲的外国直接投资有所恢复,但仍处于多年来的下滑轨道。随着双边政治经济紧张局势的加深,中国资本大规模投资欧洲的时代可能已经落下帷幕。
在全球新冠疫情爆发初期,中国经济凭借其封锁政策从疫情中急剧反弹。但这一次,即使上海的疫情最终平息,清零政策也对经济造成了长期损害,复工复产缓慢,供应链转移,资本和高管正离开中国。
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西方主要民主国家都对俄罗斯实施了影响深远的制裁。战争和制裁在短期内扰乱了全球贸易流动,长期而言,乌俄战争可能会促使世界各国进一步形成不同的贸易阵营。
美国一智库近期对中国的一份民意调查显示,中国大多数网民认为,支持俄罗斯符合中国的最大利益,这主要受到中国国内的亲俄反美宣传的影响。
在中国新冠清零政策的背景下,上海仍然处于严格的封控中。考虑到上海是中国主要的经济中心和制造中心,以及封控很能蔓延到周边经济区,中国的经济增长前景正受到冲击。
自俄罗斯2月入侵乌克兰后,美国和其盟友对俄罗斯施加了多轮经济制裁。分析认为,这些制裁给俄罗斯经济造成了巨大痛苦,但西方还没有接近制裁的极限,即完全禁止俄罗斯的天然气和石油。
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周二在新加坡表示,美国不寻求与中国贸易分离,而是计划重新调整与中国的商业关系。分析指出,在美中经贸关系保持紧张之际,拜登政府重申对印太地区的经济承诺,通过团结新加坡等印太盟友的方式应对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中国经济承压,加上监管冲击,中国科技企业的增加放缓,出现更广泛的裁员趋势,在美上市的中国科技公司还面临不断加大的摘牌风险。在多重压力下,中国科技企业今年的发展前景堪忧。
美国商务部表示将对中国太阳能组件制造商展开调查,因为他们涉嫌将生产转移到四个东南亚国家来非法规避美国对其太阳能产品的关税。
美国和欧盟上周达成一项天然气协议,旨在帮助欧洲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分析认为,双方落实协议还需克服产能和运输等障碍,但欧洲已经朝着长期的能源安全迈出关键一步。
作为世界舞台上的贸易大国,中国在乌克兰危机中的立场将对全球的贸易流动产生影响。分析认为,中国将在短期内维护与西方有利可图的经贸关系,但在长期会深化与俄罗斯的经贸合作。
近日来,全球能源价格随着乌俄谈判前景而起伏不定。西方已经开始重新思考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乌克兰危机可能重塑全球能源供应的局势。
3月11日,周五,一些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的股票延续了跌势,此前美国就审计问题对五家中国公司发出警告。中国的证券监管机构最新表态称,有信心与美方就审计标准达成共识。
随着乌克兰局势进一步发酵,西方加大了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这些制裁很可能使得俄罗斯和中国的经济合作更为紧密,并无意中推动中国在全球金融市场上的影响力。
在周六开幕的全国人大会议上,中国领导人设定了今年经济增长5.5%左右的目标。这一设定颇具挑战性,乌俄乱局带来的冲击和不确定性令中国的经济增长承压。
在西方向俄罗斯祭出经济制裁之际,中国是否会向莫斯科伸出援手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分析认为,中国缺乏全面出手的能力和动机,恐难以有效帮助俄罗斯缓解经济压力。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