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新的研究报告显示,尽管去年中国在欧洲的外国直接投资有所恢复,但仍处于多年来的下滑轨道。随着双边政治经济紧张局势的加深,中国资本大规模投资欧洲的时代可能已经落下帷幕。
据咨询公司荣鼎集团和德国智库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本周发布的联合报告,2021年,中国在欧洲的外国直接投资为106亿欧元,是2013年以来中国对欧洲投资额第二低的年份,仅高于2020年,远低于2016年的474亿欧元。
中国在欧洲的投资下降由一系列政治经济因素推动,包括欧洲各国以维护国家安全为由加强了对中国资本的审查,以及中国国内对资本流动的严格限制和新冠疫情对经济活动的损害。
报告作者预计,中国在欧洲的投资不太可能在2022年反弹,因为中国政府将坚持严格的资本控制和去杠杆化努力。乌克兰战争和欧中紧张关系的升级可能会造成额外的压力。
报告写道:“中国在欧洲大规模投资的时代似乎暂时结束了。”
投资呈下降趋势
报告指出,去年中国在欧洲的外国直接投资从2020年的79亿欧元增加到106亿欧元。这一增长部分是由投资管理公司高瓴资本(Hillhouse Capital)以37亿美元收购飞利浦家电业务所推动。
报告表示,中国国有投资在欧洲的份额降到了20年来最低点。与2020年相比,国有企业的投资减少了10%,在中国总投资的份额也降到12%。国有投资主要集中在能源和基础设施领域,尤其是在南欧。
报告发现,中国在欧洲的投资性质正发生变化。经过多年的并购主导,现在中国在欧洲的投资更加注重绿地项目(即新建投资)。2021年,绿地投资创下33亿欧元的新高,几乎占到中国所有外国直接投资的三分之一。
同时,中国的风险资本(VC)投资正在涌入欧洲的科技初创企业。去年中国在欧洲的风投达到了12亿欧元的历史水平。投资主要流向英国和德国,集中在电子商务、金融技术、游戏、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等少数行业。
中欧关系紧张
过去几年来,中国和欧洲的关系变得更为紧张,在人权和经贸方面陷入纷争。
欧洲已经将中国视为“经济竞争者与系统性对手”,并加强了对中国资本的审核。欧洲议会在2019年通过了一项条例,为筛选进入欧盟的外国直接投资建立了一个基本框架,该条例于2020年10月开始全面实施。
报告作者指出,继去年3月中国和欧洲之间争锋相对的制裁,以及中国在台湾问题上对立陶宛展开贸易报复后,欧中之间的紧张关系将继续拖累双边经贸,预计欧盟和中国之间的全面投资协议谈判在今年继续被搁置。
报告还表示,乌克兰危机引发了欧洲对维护其关键基础设施和增强供应链弹性的讨论,这可能会使得欧洲进一步加大对中国在关键部门投资的审查。
在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战争后,中国拒接谴责俄罗斯的入侵行为,并在国际舞台上为俄罗斯辩护,这损害了欧盟和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努力,也令欧洲希望中国利用其对俄罗斯的影响力来阻止战争的愿景落空。
一些分析认为,乌俄战争正将中国与欧洲进一步推开,加强了双方的系统性竞争。西方再次反思与非民主经济体合作带来的风险,并试图减少对北京的经济依赖。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外交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汉密尔顿(Dan Hamilton)告诉美国之音:“美国和欧盟的经济并没有完全与中国脱钩,但双方都在重新定义与中国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条件。”
路透社在本月中旬援引知情人报道称,意大利将加强对企业收购的审查,计划设立一个新的部门,负责监督涉及战略公司的合并交易。这被视为对中国试图在这个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扩大影响力的直接回应。
除了在欧洲,上述联合报告还指出,中国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投资也在2021年陷入停滞。虽然全球总体外国直接投资强劲反弹,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仅增长3%,达到960亿欧元。
同时,中国的全球对外并购活动在2021年下滑至14年来最低点,完成的并购交易总额仅为200亿欧元,比已经呈现疲软态势的2020年下降22%。
另据荣鼎咨询的统计,中国对美国的投资已经下降到2017年峰值的15%。这些投资的性质也正发生变化,大部分投资流向了娱乐和房地产等非敏感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