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年开始,美国一个有影响力的智库说,2018年,全球继续陷入地缘政治衰退期,中国试图填补美国留下的全球领导力空白是2018年全球最大的风险。
2018年新年,面对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在新年致辞中“核按钮”的警告,美国总统川普表示,“咱们走着瞧”。2017年,朝鲜核问题成为主导全球地缘政治的议题,2018年,人们距离第二次朝鲜战争有多远?
川普在竞选时承诺在贸易问题上对中国更加强硬,并要求中国更强硬地对付朝鲜核问题、终止伊朗核协议,重新就《北美贸易协定》谈判,减少美国在全球的军事干预。就任一年,川普这五大外交攻势战果如何呢?美国沃克斯(VOX)新闻说,川普并未兑现这些承诺,不过这对世界来说也许是好事。
相对于2016年的喧嚣,2017年的南中国海整体平静,紧张局势有所缓和。由于川普政府把解决朝鲜核问题当成美国外交政策的重点,南中国海似乎被世界遗忘。
星期五(12月22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对朝鲜最新制裁决议。2017年,朝鲜核问题几乎左右了美中关系的所有方面,造成美中关系的起起伏伏。究其原因,川普总统上台后把结束朝鲜核威胁作为国家安全方面最优先考虑的事项,同时认为作为朝鲜唯一的盟国中国
川普总统在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将中国列为战略竞争对手,在经济、外交、军事以及价值观方面,挑战美国。将中国定义为“战略竞争者”将如何影响美中关系?美中如何在全球范围内竞争领导力?记者斯洋介绍了美国智库专家和前政府官员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川普总统星期一(12月18日)公布了他上台后的第一个国家战略,在这个被称为“有原则的现实主义”战略中,中国被定义为美国的“战略竞争者”。
美国川普政府12月18日正式出台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不仅把中国与俄罗斯看作是美国在军事、经济和信息领域的战略竞争者,而且认为中国在意识形态和政治上都是美国的威胁。
韩国总统文在寅星期五结束在北京的访问,前往重庆继续他的中国之行。由于两国在驻韩美军部署终端高空防御系统(THAAD,简称“萨德”)问题上存在分歧,文在寅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会晤后,既没有发表联合声明,也没有举行联合记者会。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2月13日再次出席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举行的大规模追悼式,但并未发表讲话。日本政府媒体说,习近平应该是顾虑到正处于改善氛围的中日关系。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共19大上说,中国要为人类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但是,美国的一名学者说,虽然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有意愿“分享中国经验”(推出“中国模式”),但是,中国人自己其实并不清楚这个“中国经验(或是模式)”是什么。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台以来,中国外交基本抛弃了前领导人邓小平定下的“韬光养晦”的基调,转向“奋发有为”。相对于美国总统川普在国际事务上的收缩,2017年,习近平在国际舞台上却愈发活跃。
官方的《吉林日报》12月6日刊发题为《核武器常识及其防护》的整版报道。由于这种做法此前罕见,该报道迅速在网络上引起热议,并引发当地民众的恐慌。最新的消息说,这篇报道已经遭到吉林省委宣传部的批评,理由是没有掌握好度。
朝鲜试射迄今为止最先进的洲际弹道导弹,有可能击中美国本土。朝鲜核问题很可能导致美国对朝鲜采取军事行动,那么,朝鲜的邻居们, 中日韩的民众到底怎么看待这场危机?
自从朝鲜上星期发射最先进的洲际弹道导弹以来,美国一直在忙着寻找各种应对办法,包括政府高层官员和议员发出战争的预警,但是,美国分析人士指出,美国可能已经没有时间,也没有办法,来阻止朝鲜的核武器项目了。
即便是经历了联合国“最严厉”的经济制裁,朝鲜继续发射了迄今为止最先进的的导弹。制裁似乎对朝鲜并不起作用。严厉的国际制裁下,朝鲜到底是如何存活的?
美国国会及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CECC)共同主席,联邦参议员鲁比奥(Marco Rubio)、联邦众议员史密斯(Chris Smith)星期二联名写信给美国国务卿蒂勒森,敦促蒂勒森利用美国法律,禁止中国人权侵害者踏入美国国土,或是使用美国的金融体系。
崛起的中国和守成的美国是否会开战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但是美国一位著名的军事记者告诉我们,在太平洋上,美中之间已经陷入一场“暖战”之中 (warm war),而且战事正酣。
11月20日(星期一),中共19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简称深改组)举行第一次会议,中共总书记,深改组组长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讲话,要求坚定不移地将改革推向深入。
川普总统结束亚洲之行,继续强调其“美国第一”和“美国优先”的政策,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中国会趁机取代美国,成为亚洲的主导力量。然而,来自美中两国的专家都认为,中国要填补美国在亚洲的权力空白,并没有那么容易,亚洲有其他的选择。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