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在台湾总统赖清德就职后不到三天就举行了环岛军事演习,称要“坚决粉碎‘台独’分裂图谋”。中国政府控制的官方媒体在互联网上大规模宣传此次军演,引起了一阵民族主义热浪。不过,观察人士们在社媒上指出,北京最新一轮针对台湾的威胁不仅无法震慑台湾民众,还可能会让本来想要在中国进一步投资的西方企业重新考虑他们的决定。
国际刑事法院(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ICC)的一位检察官星期一(5月20日)以战争罪为由申请了对以色列和哈马斯领导人签发逮捕令。中国官方媒体在其社媒平台发布消息时只提及以色列,却省略了哈马斯。这种做法引起了一些网民对官媒报道的客观性的质疑。
台湾总统赖清德就职之际,北京在中国国内的互联网上推广了对新一届台湾政府的严厉批评,同时通过审查等方式阻止公众了解赖清德就职讲话原文。
中国官方媒体对俄罗斯总统普京的这次访问进行了大力的宣传,称两国关系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和繁荣稳定。普京的此次访问也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吸引了不少目光。多条和他有关的新闻短视频都收获了十万以上的点赞。但同时,有关内容的评论区则遭到严格的过滤。在微博上,几乎只有符合官方说法的留言才被显示。
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定于星期四、星期五(5月16日到17日)两天访问中国,预计双方将一如既往地强调两国关系的友好。不过,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被一些人称为“普京的大脑”的俄罗斯民族主义学者亚历山大·杜金(Aleksandr Dugin)却不断遭受中国网民的攻击和嘲讽。分析人士指出,这次中国网民对杜金的攻击让两国出于反西方而建立的伙伴关系里少为提及的一面,即过去几个世纪以来中国和俄罗斯多次出现的领土争议和政治冲突所带来的双方民族主义者之间的敌视,显露了出来。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正在欧洲的访问之旅吸引了中国事务专家的关注。过去几天来,他们在前身为推特的社交媒体平台X上讨论起了习近平这次对法国、塞尔维亚和匈牙利的访问和可能带来的影响。
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25周年之际,北京在社交媒体上发起了协调的宣传活动,通过各级官方媒体和政府账号呼吁中国人“不忘记”,并称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欠着中国人的血债”。但中国官媒在以外国读者为目标观众群的英文报道中,这场轰炸几乎没有被提及。
北京控制的官方媒体将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对法国的访问描绘为了一场受到当地华人热烈欢迎的盛会。但官媒没有展示的是不少出现在巴黎的抗议习近平统治的示威人群。也有前中国外交人员表示,欢迎的华人并非自发前来,很可能是中国官方私下组织的。
中国社交媒体平台对“走线”相关内容和讨论不断加大的审查力度,令尝试通过非法跨越南部边境以进入美国的中国人面临新的障碍。分析人士指出,抖音加强审查力度部分原因应该是“走线”中国人的增多令政府感到尴尬。
北京通过官方媒体支持了发生在美国各大校园的支持巴勒斯坦抗议活动,称之为对美国加沙政策的“震耳欲聋的反对声”。而这与中国当局对国内异议表达和街头抗议的打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中国国家安全部门最近上线的宣传活动警示称外国间谍就隐藏在生活各处,呼吁全民成为当局的眼睛,及时举报可疑人士。批评者则认为此举会进一步恫吓想要和中国交流的外国个人和公司。
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过去这个周末在哈佛大学的一段讲话在社交媒体X上遭到了多方批评。谢锋在讲话中赞扬了他所称的中国“民主”制度,并表示绝大多是中国民众满意北京的治理方式。
以色列针对伊朗先前的导弹攻击实施报复性反击后,中国的官方媒体尚未在双方中选边站。但网民们已经展示出对伊朗的支持,希望德黑兰消灭以色列,并在无证据情况下指控美国是此次以色列攻击的幕后支持者。
微博在决定“辟谣”什么样的帖文上尝试表现出中立,然而,中国政府运营的账号或是官方推广的叙事却几乎未曾遭到过核查与反驳。此外,“微博附注”也多次被当做重申北京立场的工具。
美国总统拜登星期四(4月11日)在白宫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举行了首次三边峰会,峰会的内容包括中国在印太地区的影响力扩张。日本和菲律宾都和中国有地缘政治上的分歧,而美国也将中国看作是其最大的竞争对手。在前身为推特的社媒平台X上,这场三方峰会被认为将给北京发出强烈的信号。
美国总统拜登星期三(4月10日)在白宫会见了到访的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并举行了双边会谈。会后两人宣布美日将在国防、太空、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展开合作。观察人士在前身为推特的社交媒体平台X上表示,华盛顿与东京的强化合作虽然看起来只是双边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但中国在印太地区的侵略性在当中扮演了反向推动的角色。
至少两名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的中文异见博主称最近收到了平台上其他用户发来的钓鱼链接。他们表示这些链接的目的疑似在于挖取用户的IP地址等其他个人信息。这种网络攻击手法很像此前泄露的中国安洵公司的内部文件所描述的内容,那份文件揭露了这家向政府提供服务的科技公司如何通过钓鱼链接获取X平台上用户的个人信息。
美国财政部长珍妮·耶伦(Janet Yellen)本星期开始了她对中国为期六天的访问。中国官方媒体对她的此次访问做出了相对正面的报道,并强调美中合作的重要性。但北京的态度并没有受到民族主义网民们的认可。他们批评耶伦访华诚意不足,也认定了美国的目标在于遏制中国的发展。
中国社交媒体平台微博处罚了部分用户,指责他们对台湾花莲的地震做出了“幸灾乐祸、调侃灾难的不当言论”。不过,在微博等社媒平台上嘲讽此次地震的言论依然不难发现,一些博主还呼吁北京的军队趁机登陆台湾。
美国总统拜登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星期二(4月2日)进行了电话通话,讨论了包括台湾问题和TikTok在内的多个议题。观察人士认为白宫和北京方面都展示出了相对友好的态度,但两国在科技方面的竞争依然可能是未来导致双边关系再度紧张的最大导火索之一。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