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冠病毒确诊病例持续减少,上海继恢复对外交通后,自周日(5月22日)起恢复市区公交和部分地铁路线的运营,并预计在六月中下旬推动全市复商复市,以恢复市民的正常生活。不过,上海一重启交通运输,市区公交搭乘的人寥寥可数,但对外交通的虹桥火车站竟出现了罕见的离沪大潮,让部分中国网民感慨,上海抗役的最后一页呈现的竟是此“元气大伤”的模样。
香港特首参选人李家超周日(5月8日)以1416票、超过99%的高得票率当选香港新一届特首,将于7月1日走马上任。多位分析人士分析,未来五年内,他将是香港史上对北京最唯命是从的特首。而北京赋予出身警界、但缺乏行政和财经背景的李家超最主要的任务﹐将包括推动基本法第23条的立法、厉行港版国安法和大力推行港人的爱国教育等施政,以强化北京对香港的全面管治权。
中国多家知名互联网企业近期接连传出大规模裁员,包括团购平台美团、社交平台小红书、以及近年窜红的多个网络直播平台,如虎牙、斗鱼跟哔哩哔哩等,都相继祭出最高达两成的裁员。尽管相关企业强调是例行性的“人力资源优化”,但分析人士认为,在中国官方掀起的监管风暴、新冠疫情跟经济下行等利空因素下,互联网企业通过裁员,以求“降本增效”的趋势,短期内看不到任何反转的契机。
随著北京传出将4月20日定为上海解封日,全上海包括汽车等周边产业都积极准备复工。其中,特斯拉位于上海的超级工厂于4月19日宣布复工复产;中国汽车龙头的上海汽车集团(上汽)也于同日完成首台整车下线。对此,市场分析人士表示,上海诸多地区仍处于严密封控下,公路及海运也还有待恢复正常,因此,即便部分车厂恢复整车生产,短期内恐将面临库存零部件用尽,而必须停工待料的风险。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近日在实地检查方舱医院建设和生活物资保供情况时誓言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之前,一些分析人士预测,作为习近平爱将的李强可望在今年中共20大跻身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甚至有可能成为下一任国务院总理。然而,随着上海疫情持续延烧,在“精准防控”政策破防下,北京派遣解放军进驻市区,展开遥遥无期的全城封控,分析人士认为,李强的仕途恐难免蒙上阴影。
自中国爆发新冠疫情以来,一向被誉为抗疫模范生的上海市,最近在面对传染力超强的奥密克戎变种病毒时也显得左支右绌。官方先是在周一(3月28日)祭出以黄浦江为界的“分阶段防控”,周四(3月31日)又拉高警戒,改采更严厉的“全域静态管理”。对此,公卫专家表示,北京持续坚持动态清零政策,恐将在付出巨大经济代价后,所达成的防疫成效也相当有限。
位于中国深圳的胡润研究所近日发布2022年的“全球富豪榜”,其中,上榜的中国富豪普遍财富缩水,中国首富农夫山泉创办人钟睒睒跌出全球前十大富豪,而腾讯的董事长马化腾更跌出中国的前三富。
美国总统拜登周五(3月18日)在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进行视频会时,警告中国若向俄罗斯提供任何“物质支持”,将承担后果。不过,对于美国的警告,中国学者普遍认为,习近平应该不会照单全收,因为中国也担心,万一俄罗斯战败,西方恐发动类似的制裁来对付中国,也就是“今日俄罗斯、明日中国”全盘皆输的终局。
中国今年为期一周的“两会”—政协和人大会议分别于周四(3月10日)、周五(3月11日)在北京闭幕。这场政治大戏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在秋天登场的“中共20大”前酝酿他的第三任期。为避免横生枝节,本届两会不仅时间短,也比往年低调,但从部份代表提出“允许30岁以上未婚女性生一胎”,还有“年轻人少送外卖多进工厂”等奇葩提案看来,不仅国际地缘政治的紧张情势,而且中国境内自爆发徐州八孩案“铁链女”以来的民怨、疫情防控、经济走缓、人口老龄化等社会压力都对中共的维稳和统治正当性持续带来挑战。
全球大闹芯片荒之际,印度总理莫迪积极推出激励方案,以吸引来自全球或从中国撤出的半导体业者转赴印度设厂,并实现本土半导体制造生态系的愿景。另一方面,印度也多次以“维护国安”为由,封禁了高达200款以上的中国应用程序(App),凸显出中印两国在科技竞逐上浓浓的烟硝味。分析人士认为,这是印度力图强化自身科技制造业的韧性,以摆脱他们因边境冲突而与中国交恶之际却在经贸领域高度依赖中国的困境。
全球的新冠疫情已延烧逾两年,随着最新的奥密克戎(Omicron)病毒有轻症化和流感化的趋势,欧美各国纷纷转向“与病毒共存”的防疫思维,逐步规划放宽防疫限制,甚至完全解封。相较之下,人口高达14亿的中国则仍死守其严格的“动态清零”政策。对此,部分学者认为,中国除了对国产疫苗与医疗量能缺乏信心外,人口老龄化和今年一连串的政治议程,都让中共必须严守死防,短期内要解封可能无望。
2022年冬季奥运周五(2月4日)于主场馆鸟巢正式开幕后,北京也一跃成为全球唯一办过夏季与冬季奥运的双奥城市。本届冬奥会有来自91国近3000名的选手要争夺总计109枚的奖牌,竞争激烈。不过在竞技场外,俄罗斯总统普京的现身力挺对上欧美多国的外交抵制,也让这场赛事成为一探中国外交处境的玻璃橱窗。
在北京冬奥会进入倒计时之际,台湾行政院大陆委员会星期二(1月25日)发表一份声明表示,不会派遣任何官员出席北京的冬奥会,但是台湾的运动员将正常前往北京,参加比赛。北京冬奥会将于2月4日开幕,台湾代表团今年有4名选手取得高山滑雪、雪橇及竞速滑冰的参赛资格,并将以“中华台北”的队名出赛。
俄罗斯主导的“集安组织”派兵介入后,哈萨克斯坦1月初爆发的大规模抗议和暴力冲突逐渐趋于平息。但分析人士说,在这场短暂而暴力的政治冲突中,相对于俄罗斯精准掌握情势、快速出兵,中国却始终找不到介入的着力点,这凸显了中国尽管积极经营中亚5国的关系长达20多年,现却惊觉其在情报及安全领域的准备仍不足,地缘政治争霸的关键时刻只能作壁上观。
中国互联网近期爆发两起犯众怒的争议事件,一是德国汽车品牌奔驰(Mercedes-Benz)和中国零食商三只松鼠分别推出“眯眯眼”造型的广告,引发中国网民怒轰“辱华”,并痛斥女性模特儿“媚外”。另一起则是组织偷渡客的蛇头落网后,在广西遭到游街示众的对待。学者分析,两起看似关连不大的争议,实则都是中国在 “羞耻文化”(Shame culture) 盛行下,当事人动辄成为网络霸凌下的受害者。
历经一年凶猛的监管风暴,中国从互联网、教培到游戏等多个产业终于不敌官方整顿的冲击,纷纷爆出裁员的消息,包括爱奇艺、字节跳动和百度等多家知名大厂先后宣布高达数百人的裁员,给中国的劳力市场带来极大压力。据官媒报道,部分被裁员的高学历人才纷纷转进制造业,“离开大厂进工厂”成为他们最新的就业趋势。对此,分析人士指出,此一走向虽符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希望强化实体经济的构想,但恐不利于整体经济的长远发展。
2021年是习近平执政第十年。尽管普遍预计他会在明年加冕第三任期,但也有学者指出,独揽大权、作风强势的习近平续任之路上会有诸多挑战。“明枪好躲,暗箭难防,” 台湾大学政治系荣誉教授明居正说。
就在中国与俄罗斯分别因为新疆人权、地缘政治情势,跟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出现关系紧绷之际,两国元首习近平跟普京于周三(12月15日)举行了今年第二次的视频会晤。中国外交部形容本次会晤将有力推动双方“背靠背战略协作”并增进高水平互信,但考虑到两国长期存在的利益分歧,观察人士分析,两大元首虽然展现出联合战线,但很难达到真正的互信。
总部设在西班牙马德里的人权团体“保护卫士”周二公布最新的一份人权报告,指控中国司法机关不仅缺乏程序正义,且迫害律师等异议人士的手段日益极端。“保护卫士”表示,中共近年来以威胁、恐吓及官僚障碍等方式,阻止刑事被告会见自己聘请的律师,或强迫他们接受官派律师,剥夺其本应受刑事诉讼法保障的辩护权。报告追踪多位受访者,包括被监禁的中国维权律师和社运人士及其家属,了解他们的亲身经历。
美国即将于下周12月9-10日邀集全球110国召开“民主峰会”,未受邀出席的中国抢先于周六(12月4日)上午发布《中国的民主》白皮书。在这份全长逾两万字的白皮书中,中共高度赞扬习近平所推动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称其足以“丰富人类政治文明型态”,并用了相当的篇幅,批驳西方国家以选举民主作为世界样板的“荒谬现象”。对此,学者分析,中共此举是在美中贸易和科技战外,再启制度价值与话语权的新战场,有意和美国一别高下。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