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近期爆发两起犯众怒的争议事件,一是德国汽车品牌奔驰(Mercedes-Benz)和中国零食商三只松鼠分别推出“眯眯眼”造型的广告,引发中国网民怒轰“辱华”,并痛斥女性模特儿“媚外”。另一起则是组织偷渡客的蛇头落网后,在广西遭到游街示众的对待。学者分析,两起看似关连不大的争议,实则都是中国在 “羞耻文化”(Shame culture) 盛行下,当事人动辄成为网络霸凌下的受害者。
近期一则微博视频引发热议,四名身穿白色防护服、戴口罩的犯人,12月29日在广西公安的押解下游街示众,他们脖子上还挂有公开自己照片和姓名的牌子,沿途引发大批群众围观。
偷渡犯遭游街示众引爆微博人权论战
面对媒体询问,广西省靖西市公安回应称,这是当地针对走私、偷渡等罪犯的“现场惩戒警示活动”,四名犯人都是组织越南偷渡客入境广西的蛇头,之所以将他们游街示众,依据的是当地防疫部门发布的“十个一律”惩戒措施,包括“一律公开曝光”嫌疑人的照片、姓名、年龄及家庭住址等资料。
视频登上微博后,网民议论纷纷,看法两极。部分网民因为担心偷渡客成为防疫破口而支持这类严格的惩戒,大赞警方“干得漂亮”,或痛斥犯人“活该”。但大多数法律人士则持反对意见,包括江苏律师蓝天彬等多人都具名指出,“十个一律”中根本没有游街的规定,而且此惩戒行为侵犯人权,中国早就禁止过去对死刑犯才用到的“游街示众”等侮辱人格行为,更遑论偷渡相关之嫌犯。
以羞辱作为处罚学者:暴露执法者无知
对此争议,位于台北的国立台湾艺术大学广电系教授赖祥蔚认为,华人社会至今仍盛行用羞辱的方式来惩罚犯错者,但反映出的是执法者本身对法律与是非对错的无知。
赖祥蔚告诉美国之音:“其实这种行为在现在的华人社会还普遍存在啊!有一个名词叫作洗门风,就是常常用羞辱对方的方式来展现出自己以为的正义感,但是不是能够真正发挥效果?恐怕这就是两件事了。”
除了将嫌犯游街示众的争议,近期包括迪奥(Dior)和奔驰(Benz)等多家国外大厂,因为在广告中启用细小凤眼的女性模特,而遭中国网民与媒体指控“辱华”,因为长久以来,用手指将眼角拉出“眯眯眼”的表情,一直在中国被视为是西方人嘲弄亚洲人五官特征的歧视行为。
广告模特“瞇瞇眼”遭控辱华
不过,此次被指辱华并引爆最大争议的并非境外厂商,而是总部位于安徽,号称全中国规模最大的食品电商“三只松鼠”,该公司两年前推出的一系列重庆酸辣粉广告,近期再被放上微博并贴上“辱华”标签,网民大骂其海报中眯眯眼的模特,又画上厚嘴唇的妆容,刻意丑化中国人的形象。
面对指控,“三只松鼠”于12月26日发布声明,对模特妆容不符合大众审美表达歉意,并表示已经替换页面,只是模特当事人菜嬢嬢并未选择沉默忍受,而是透过微博及视频发声来反击。
菜嬢嬢强调自己的眼睛天生就小,并非故意营造辱华形象。她说:“难道我眼睛小就不配作中国人了?爱国我举双手赞成,但事事都要上纲上线,那就是一种病态了!”
然而,网民没有就此放过菜嬢嬢,几天之内,她的微博帐号涌进超过9万条留言,有人帮她叫屈,为她加油打气,但更多的仍是谩骂,说她“厚颜无耻”、“出卖人格”,还有人质疑中国当局为什么还不封杀菜嬢嬢,叫她“滚蛋吧!”
“羞耻文化”下网民公审女模五官
一片争议声浪中,北京媒体《新京报》还发布视频,由记者拿着菜嬢嬢的照片让街头民众评价,有路人恶言批评她广告中的形象“跟狐狸似的”。
尽管也有路人称赞菜嬢嬢长得很美,但位于台北的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宋国诚分析,在“反辱华”的堂皇理由下,中国民众肆意评论一位女性的身体特征与美丑,已经构成“消费性羞辱”。相较之下,广西公安将嫌犯游街示众则是一种“暴露性羞辱”,两者手段各异,却同样都展现了中国盛行的“羞耻文化”(Shame culture),也就是,让人“丢人现眼”以作为惩罚的手段。
宋国诚告诉美国之音:“许多的中国人看到这个瞇瞇眼的时候,他就触动了中国民族文化里面当中的一种羞耻感,觉得说,(由)这个瞇瞇眼的女人来代表中国女性是很丢人现眼的事情,他对于这种羞耻文化里面被激励出来的这种羞耻感,他会反映得特别强烈。”
相对于西方社会肯定个人及良知价值的“罪感文化”(Guilt culture),中国与日本等东方国家自古形成的“羞耻文化”,被认为是格外看重公众评价的影响力与外部约束力,也就是“别人怎么看、别人怎么说”的一种文化特质。宋国诚认为,以此为度,就不难理解中国社会中为何频频出现以“羞辱”作为惩罚手段,相反地,也能解释中国从政府到民众,一再指控外国人、甚至本国人“辱华”的敏感情绪。
网民指控外企辱华学者:违背商业逻辑
位于加拿大多伦多的约克大学行政学院教授沈荣钦认为,自英国推理小说家儒默(Rohmer)于1913年虚构出傅满州(Dr.Fu Manchu)反派人物之后,其双目细小如“眯眯眼”的外貌特征确实成为西方人恐惧“黄祸”乃至种族歧视的明确符号,然而此一偏见已于1970年代,西方各国开始出现反种族主义的“政治正确”(Political correctness)运动后逐渐消失。
在商言商,多位接受美国之音采访的学者都认为,在中国投下巨资经商的欧美大厂,不太可能刻意掺入辱华元素,来得罪消费者,相反地,他们因不了解中华文化,误踩地雷的可能性比较高。
政府挑动民族主义激化网民情绪
沈荣钦分析,中国民众越来越敏感的“辱华”神经,起因于中国政府近年来在处理诸如中日钓鱼岛主权争端、抵制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等国际问题时,惯于诉诸狭隘的民族主义,导致民间排外情绪逐渐激化,而且“辱华”的定义也不断扩大。
沈荣钦告诉美国之音:“一开始也许中国政府是为了维稳,有巩固政权的意涵,可是文化符号的特性是,一旦创造了,你就没有办法完全垄断它的意义,就是(语言)文化本身就是会被各种(场合)挪用的,到后来,辱华定义还有无限的弹性。”
中国人隐藏在文化传统中的“耻感”,一经民族主义激化后,透过高度发展的互联网,这个强化群众霸凌杀伤力的新舞台,无论是广西的偷渡犯还是眯眯眼的菜嬢嬢,都打破时空限制,成为全国网民“公审”的受害对象。
频繁反辱华效应递减外企“标准格式道歉”
尴尬的是,相较对当事人所造成的情感伤害,中国网民连番掀起的“辱华”抗议却并未“教训”到外商,例如,德国奔驰(Benz)汽车在争议事件后,仅撤下眯眯眼模特广告及视频,并未做出任何道歉声明。
沈荣钦认为,这是因为中国这类争议实在太过频繁,导致现在的边际效应递减到趋近于零。
沈荣钦告诉美国之音:“(西方企业)它已经发展出一套标准作业程序,基本有个大致的样本,今天如果你(中国消费者)指控我辱华,好!那我就根据那个范本写一个道歉,这个道歉只会发在中文网站上,同时呢,西方媒体基本上已经不太报导这种事情了。”
面对“瞇瞇眼”等特定文化符号,中国网民长期感到被歧视和羞辱,但沈荣钦认为,从文化视角来看,中国民众其实有比“玻璃心碎满地”更好的选择,那就是增加自信,并透过文化积累去扭转该符号的内容,让它变得正向积极,也更有利于中国人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