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2:32 2025年1月4日 星期六

专家:习近平想当世界领袖但缺乏能力与远见


2017年1月1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瑞士日内瓦的联合国欧洲总部观看礼品交接仪式。
2017年1月1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瑞士日内瓦的联合国欧洲总部观看礼品交接仪式。

中国正掀起新一轮展现国家主席习近平大国外交和充当世界领袖雄心的宣传运动。国际媒体的报道显示,就连即将出任中国驻联合国大使的一项例行人事安排都平添了中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心的重大意义。

不过,数位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认为,习近平虽有当世界领袖的雄心,却并未展现领导世界的能力和远见,他对中国家门口或后院危机的处理乏善可陈,他的列宁式专制体制对被称为自家人的港台年轻人也毫无吸引力。

前发言人出任驻联合国大使

中国外交界消息来源说,中国前驻澳大利亚大使、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将赴纽约出任中国驻联合国大使。媒体报道将此上升到了习近平充当世界领导者宏伟计划的一部分。

南华早报星期一说,54岁的马朝旭上周从中国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代表任上返回北京,等待出任中国驻联合国大使的任命。

中国驻联合国大使职位已出缺近4个月。前大使刘结一在去年中共19大前调任国台办副主任,报道说,他很可能在3月人大召开时升任主任。

马朝旭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经济专业。跟他的许多前辈中国外交官如杨洁篪、王光亚、张业遂一样,也曾在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深造过。

中国没有异议人士?

2009年,他出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2010年,面对外媒有关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被判刑11年的问题,马朝旭有过一句突破事实底线的大胆回应——“中国没有异议人士”。

马朝旭在担任中国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大使的不足2年间,利用联合国人权论坛,推销习近平的中国特色人权观。去年9月,他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代表140个国家发表讲话,将矛头指向美国和西方世界二战以来创立的国际秩序,无视中国不良人权纪录和在西藏、新疆的高压统治,呼吁用对话与合作“加强人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际人权组织“人权观察”去年发表报告,援引习近平访问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期间,对他的低三下四的“红地毯待遇”,透露了马朝旭任代表的这个联合国机构如何受到了中国的强力干预。

去年1月,习近平出席达沃斯论坛并访问瑞士和在日内瓦的联合国机构。为确保习近平访问的顺利进行,联合国日内瓦机构采取了前所未有的安全限制措施,禁止维权人士和非政府组织进入习近平演讲会场,关闭数十个会议室和停车场,让3000多工作人员提早下班。

有国际媒体认为马朝旭出任中国驻联合国大使,是落实习近平充当世界领袖外交政策的一项重要人事举措。南华早报说,中国驻联合国大使这一重要人选是“习近平主席雄心勃勃、自信满满的外交政策的排头兵。”

在北京的国际关系分析家认为, 通过迎接中国特色新时代、积极寻求在塑造国际地缘政治上有更大发言权,习近平显然想跟邓小平以来的所有领导人区分开。

世界从来没有如此需要中国?

习近平把美国退出全球领导角色看作是对中国的天赐良机。上个月他在中国驻外大使年会上鼓励外交官要有全球观念,在全球事务发挥更积极作用,创建新型国际关系。他说,“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中国必将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1月15日中共宣传喉舌《人民日报》发表长篇评论文章《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说,中国应抓住国际地缘政治快速变化的“历史机遇”,填补美国总统川普孤立主义和“美国第一”政策造成的世界领导真空。文章说,“新的国际秩序正在孕育,中国的实践为解决人类共同问题提供了全新选择”,“世界从来没有如此关注中国、需要中国”。

但是,数位美国知名中国问题专家对习近平充当世界领导者的雄心有另外一番解释。上周在纽约举行的一场研讨会上,外交关系协会亚洲研究主任易明认为,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的角色是习近平为寻求其合法性来源的三大支柱之一,另外两个是反腐清党和经济增长。

一党一国的“世界领袖”

易明质疑习近平充当世界领袖的雄心究竟是为了“人类命运”还是出于一己、一党或一国之私。易明问道“中国为了全球利益会调整自己的利益甚至服从他国利益吗?面对紧迫的全球挑战,中国有能力采取行动形成国际共识吗?”

易明说,看看中国家门口的危机,对缅甸65万罗辛亚难民危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几乎没有站出来说过‘这是我们必须解决的危机’”易明说,这方面的领导者可能是德国或加拿大。

易明表示,即使是中国自家后院的朝核危机,“中国的反应也相当有限,所谓‘双冻结’建议,决不会明显推动问题的解决。”就算气候变化,且不说中国是在奥巴马政府压力下被拽进来的,“我的问题是中国什么时候准备进行新的气候变化协议谈判,或是其它重大问题,如透明度的国际谈判?我等着瞧,除了亚投行、一带一路计划这些代表中国自己国内经济需要、比较容易的方案,习近平什么时候准备采取行动试图解决一些重大的全球性挑战?”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中国主席习近平在杭州峰会的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文书交存仪式上握手(2016年9月4日)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中国主席习近平在杭州峰会的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文书交存仪式上握手(2016年9月4日)

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主任宋怡明说,过去30年来,中国竭力在世界各地的许多地区性冲突中保持一种“不可知论”立场,这对中国充当世界领导者是极大挑战。他说,“中国不在地区性冲突中采取立场——不仅是区域冲突,而且是对世界上的地区性冲突采取立场,将很难使中国承担起世界领导责任。”

缺乏吸引力的列宁主义体制

以报道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家族财富闻名的纽约时报记者傅才德说,中国列宁主义体制的模式显然缺乏全球吸引力。他说,“现在有了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意识形态,它能对世界产生什么吸引力?或许是这个无法温暖全球人心的行之有效的列宁主义体制?(宋怡明插话:“难道你不相信中国模式?”)它很难让人们走上街头说,‘我们要一个中国式的运转良好的列宁主义体制。’对不起,行不通!”

傅才德认为,即便是中国砸下大笔资金追求的软实力也没有成功。他说,台湾的太阳花运动和香港的雨伞运动证明了中国连地理上距离最近的港台年轻人的心都没有赢得。他说,“台湾和香港的年轻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对这个政权、对北京的同情离得更远了。北京有多大能力把自己的力量投射到全世界呢?限制是确实的,人们是清楚的,那就是,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距离和台湾的统一更遥远了,除非它采取军事行动,但那将是一场全球性灾难。”

香港七一游行中有人打出港英旗和青天白日旗(资料照 美国之音海彦拍摄)
香港七一游行中有人打出港英旗和青天白日旗(资料照 美国之音海彦拍摄)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2025会成为俄乌战争结束之年吗?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9:03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