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7:53 2025年1月25日 星期六

世界媒体看香港:回归20年后的认同与未来


香港多个团体举行示威 呼吁习近平立即释放身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美国之音海彦拍摄)
香港多个团体举行示威 呼吁习近平立即释放身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美国之音海彦拍摄)

在7月1日中国接管香港统治20周年之际,香港人的身份认同以及对政治和经济现状的失望成为世界媒体报道的重点。

美联社6月30日报道说,香港回归20周年的官方纪念活动即将举行,中国国家主席6月29日就已经抵达香港,但很多香港人没有心情庆祝。

英国广播公司(BBC)的一篇报道说,习近平要向国内传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号,香港回归的故事十分重要。

许多媒体提到,中国承诺的“一国两制”正在变质。美联社说,庆典的背后紧张气氛涌动,许多香港人、特别是年轻人对中国加紧控制香港感到愤慨。

美联社援引香港大学的一份系列调查说,香港年轻人(18—29岁)中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比例在今年6月已经降到3.1%,为1997年以来最低水平。

习近平抵港前夕,香港几个政党和团体的几十名活动人士于星期三傍晚突袭占领中央政府赠予香港特区的金紫荆雕像,一些抗议者被警方逮捕。

香港历史上最年轻的立法委员、今年只有23岁的罗冠聪参与了这次抗议。他对美联社说:“很多人认为,现在的体制可以用‘一个国家、1.5个制度’来形容。”

美联社的这篇报道认为, 2015年5名香港书商因销售有关中共高层的“禁书”而被中国方面秘密拘捕是北京“一国两制”承诺不断瓦解的标志性事件。出版商股东之一、瑞典公民桂民海目前仍然被中国关押。另外,美联社还说,中国国安人员今年早些时候将商人肖建华从他的香港住所带走也是对香港《基本法》的侵犯。

《纽约客》(The New Yorker)星期五刊登耶鲁大学法学院学者尼克·弗里希(Nick Frisch)的文章。弗里希在文章中说,与北京的直接干预与威胁相比,香港媒体正在出现更加微妙的自我审查,政府和司法独立受到挑战。他举例说,香港的很多报业集团在中国大陆也有生意,他们旗下的报纸变得不那么锐利;香港曾经极具先锋精神的电影业为了迎合内地市场现在制作的作品更加温和;香港的检察机关用“作出及煽惑公众防扰”这样模糊的罪名起诉抗议组织者;香港法制依然独立,而中国发表的有关“一国两制”的白皮书要求香港法官“爱国”引人担忧。

2014年,香港十万多人参加了争取普选的“雨伞革命”,北京在那次抗议活动后毫不妥协。美联社说,很多人对香港的政治前景失去信心,也有一部分人走向了更激进的“港独”路线。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NPR)在一篇报道中说,雨伞革命的政治主张背后也有经济诉求的成分。一些香港人认为,中国大陆与香港的经济关系正在对调。20年前,香港的经济规模相当于中国的19%,而现在,香港GDP只相当于中国的3%。香港作为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金融机构服务的客户中,内地资本占越来越重的比例。

香港投资研究集团Oriental Capital董事总经理科利尔(Andrew Collier)对NPR说:“占领中环的抗议者没有直说这是一个经济问题。但如果你和他们交谈后会发现,他们一定是在经济上感到受到威胁。我认为他们的态度是:如果我们(和中国)不是朋友、我们没有投票权、失去了我们过去在经济体系中的地位,那我们就一无所有、也就不怕失去。”

BBC说,许多香港年轻人并不关心政治,他们对现状不满,纯粹是因为受到了过大的经济压力。

美联社指出,港人担心,不断涌入的大陆“红色资本”正在挤走本土的开发商,导致地产价格更加膨胀。

也有观点认为,香港争取民主的运动让政府效率降低、乃至“失能”。

香港立法会的议员,新民党主席叶刘淑仪6月30日在《纽约时报》发表评论说,香港立法会纷扰不断,反商、反发展、反大陆的思维四散弥漫。她说,很难证明更多的民主自由给700余万香港居民带来了正收益。

叶刘淑仪说,香港最好的选择是“培育与内地之间和谐互助的关系”。她说,一些温和的民主派人士似乎已经改变策略,提议与中央进行更为开放的对话。

她也警告,香港大部分年轻人对当前的政治形势感到不满,中国领导人未来可能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图片集:香港回归中国20周年庆祝活动和抗议示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