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3:55 2024年11月28日 星期四

来台70载:一位陆籍国军老兵看两岸


91岁高龄的国军退役老兵刘发贵1949年10月参加了“古宁头战役”。那是中共建政后,国军在中国大陆战场节节败退的情况下取得的首场胜利。(美国之音林枫拍摄)
91岁高龄的国军退役老兵刘发贵1949年10月参加了“古宁头战役”。那是中共建政后,国军在中国大陆战场节节败退的情况下取得的首场胜利。(美国之音林枫拍摄)

今年91岁高龄的江苏籍国军老兵刘发贵对美国之音说,最近20多年来,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飞速,现在大陆很多城市的发展程度已经超过台湾。自1987年11月台湾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以来,他总共回过中国大陆十次。中国四通八达的高铁线路、便捷的电子支付和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总能让这位耄耋老人眼花缭乱。但他说,即使有机会,他也不会选择回到大陆养老。

追忆70年前来台经历

1947年,只有18岁的刘发贵为躲避被共产党强征入伍而被父母送到上海。当时,国共内战正酣,而解放军已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到1949年4月,解放军已完成三大战役并准备渡过长江进攻南京和上海。

历史照片:国民党军队的家属拥挤在上海火车站的站台上,等待南撤的火车能有自己的位置。(1949年2月2日)
历史照片:国民党军队的家属拥挤在上海火车站的站台上,等待南撤的火车能有自己的位置。(1949年2月2日)

“当时长江已经封江了,我们也回不去了。”刘发贵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时说。他的家乡在江苏泰兴,位于长江北岸,而上海位于长江南岸。既然回不了家,刘发贵就应征加入了国军新成立的一支部队,并随这支部队在解放军攻打上海前,搭乘一艘货船来到台湾高雄。

刘发贵回忆当时在上船时的情景时说:“我们的部队并不是正式部队,当时还有逃难的人,还有正式部队要跟我们抢船。船上挤满了逃难的人,一路上都有人落水,但没有人去救。我们在船上呆了三天三夜,没有吃喝。”

历史照片:共产党军队攻入上海前,行人和国民党军队走在上海的街道上。(1949年5月6日)
历史照片:共产党军队攻入上海前,行人和国民党军队走在上海的街道上。(1949年5月6日)

他们的船最终在高雄靠岸,刘发贵的部队进驻到了位于凤山的一个军营。三个月后,他被派往金门驻守。到了9月,他被部署到古宁头,随后参加了“古宁头战役”,在大陆它被解放军称作“金门战役”。

那是一场在中国大陆很少被提及的战役。解放军当时渡海登陆金门古宁头,与驻扎在岛上的国军激战三天三夜,最后全军覆没。这是国共内战后期,国军在节节败退的情况下取得的首场胜利,也稳住了当时台湾面临的岌岌可危的形势。

资料照片:与中国大陆只有三公里之隔的金门防御工事及滩头地雷阵。(2007年9月27日)
资料照片:与中国大陆只有三公里之隔的金门防御工事及滩头地雷阵。(2007年9月27日)

“当时我们回到台湾,那是打了胜仗啊!我们的船先开到基隆,当时很多人在基隆码头欢迎我们。在基隆停了一个晚上,(船)再开到高雄。到高雄后,因为我们打了胜仗,马路两边很多老百姓欢迎我们,放鞭炮。”

91岁高龄的国军退役老兵刘发贵给记者展示他参加“古宁头战役”65周年纪念的帽子。那场战役是中共建政后,国军在中国大陆战场节节败退的情况下取得的首场胜利。(美国之音林枫拍摄)
91岁高龄的国军退役老兵刘发贵给记者展示他参加“古宁头战役”65周年纪念的帽子。那场战役是中共建政后,国军在中国大陆战场节节败退的情况下取得的首场胜利。(美国之音林枫拍摄)

退伍后在台湾定居

但刘发贵也付出了代价,他的右眼受伤。这次受伤成为他人生的一个转机。他在台中的三军总院接受手术治疗,伤愈后申请做后勤工作。从此,他离开了前线,加入了一个汽车连,并在那里学会了开车。这为他后来融入台湾奠定了基础。

“到民国44年(1955年),有个命令说在外面(参战)受伤的可以提前退伍,我就报了,要求退伍。但我才20几岁,上面不让我退。但我一定要退,到45年(1956年),我20几岁就退下来了。”刘发贵说。

刘发贵以陆军下士军衔退伍。告别军旅生涯后,刘发贵凭着他会开车的本领为自己能在台湾生存下来谋得了一席之地。虽然生活并不富足,有时候也十分艰辛,但终于他在1970年结婚成家。“我民国45年下来,什么都做过,开过计程车、卖过菜、也在餐厅里做过事,后来给长官开车,开的是专车。”

目睹中国经济崛起

1987年12月,台湾开放民众赴中国大陆探亲,但刘发贵并没有立即得到回乡的机会,因为亲人都不在世了。“我给大陆写信,(民国)60几年就通了,我在日本写的,但是没有亲人了。”直到1989年,也就是时隔40多年后,他才再次回到家乡。

历史照片:被共产党军队占领的上海国际饭店。(1949年5月27日)
历史照片:被共产党军队占领的上海国际饭店。(1949年5月27日)

“家里的房子还是茅草房,路也没有直,厕所还是朝着外面。回家也找不到家,因为过去的房子全部拆掉了。后来到了城里面,找个朋友带我回到村里。第一次回家就是这样。那时候我想,怎么还是这样子。”刘发贵回忆说。

从那之后,刘发贵每次再回大陆都能看到巨大的变化。“我去年才回去。现在比我们台湾一般(地方)的乡下,在我家乡那边,住的吃的都比台湾好太多了。”

资料照片:意大利奢侈品牌杜嘉班纳在上海的一家商店。(2018年11月22日)
资料照片:意大利奢侈品牌杜嘉班纳在上海的一家商店。(2018年11月22日)

刘发贵也感叹中国大陆的变化飞快。“大陆的变化太快了,”他说,“你到上海就知道了。上海的外滩,过去什么样,现在什么样。每次去都不一样!”

不会回大陆养老

尽管如此,刘发贵说,虽然今天的中国大陆已经和70年前不可同日而语,但即使有机会,他也不会选择去大陆养老。但这主要都是基于比较现实的考虑。“在大陆,你看个医生就受不了。台湾的健保搞得就非常好。在大陆看个感冒就要人民币500块。”他说。

刘发贵所在的位于新北市的板桥荣民之家。荣民是“荣誉国民”的简称,多指曾参加抗日战争或国共内战后随中华民国政府迁台的外省籍退役军人。荣民之家是给他们提供照料服务的安养机构。
刘发贵所在的位于新北市的板桥荣民之家。荣民是“荣誉国民”的简称,多指曾参加抗日战争或国共内战后随中华民国政府迁台的外省籍退役军人。荣民之家是给他们提供照料服务的安养机构。

刘发贵目前生活在位于新北市的板桥荣民之家,就是一所照料符合一定条件的国军退役军人的安养机构。“在这边,安排我吃饭、生活,安排地相当好。”

今年是中共在中国大陆建立政权70周年,也是刘发贵来到台湾70周年。他说,两岸隔海分治70年后的今天,台湾已经拥有了民主,而大陆仍然是共产党一党专政。“你必须听它(共产党)的,听它的你就赚钱,但你不能反对它。(大陆)还没有台湾这么自由民主,这还需要慢慢改进。”

一国两制在台湾行不通

除了民主以外,刘发贵说,台湾也比大陆拥有更多的人权保障和公民自由。“我们台湾各地的庙很多,有的是很小的土地庙。但在大陆,老百姓在自己的地上盖的小土地庙都被拆掉了。在我的家乡,有钱的可以盖一个大庙,地还给了好多,人家(政府)还帮你拆迁,让你盖庙。这就是共产党制度,他们需要改进。”

今年1月,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发表《告台湾同胞书》40周年讲话,提出探索“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对此,刘发贵说,台湾不可能接受“一国两制”。他说:“我想,台湾不可能搞‘一国两制’。它现在在香港搞得这么乱。问题是‘一国两制’还是归了你(中共)管嘛。你搞‘一国两制’,那就不要插手就可以。台湾不可能搞‘一国两制’。”

91岁高龄的刘发贵说,他希望未来的两岸关系能够回到马英九时代,台湾既保持实际上的独立地位,同时两岸关系又相对和缓的状态。他说:“我希望两岸就这样下去,也不要说我要统一,我要搞‘一国两制’什么的。能够像过去那样,我们大家互相来往。我感觉这样比较好。”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