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1:18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记者手记:台北“的哥”的政治洞见


台北街头的计程车和摩托车。(美国之音萧洵拍摄)
台北街头的计程车和摩托车。(美国之音萧洵拍摄)

台北的计程车司机,照北京的说法就是“的哥”,通常很安静、低调。但是聊将起来,你会发现他们古道热肠,热心礼貌。一位南部来的“的哥”,竟热心到非要把我们录影记者很重的两包器材亲自拎到立法院立委办公楼门口,因为我们说不用从路边开进去了。我和同事当时眼睛都热热的,感慨不已。

台北的中正纪念堂附近的自由广场上的游客。(美国之音萧洵拍摄)
台北的中正纪念堂附近的自由广场上的游客。(美国之音萧洵拍摄)

我周三到中正纪念堂附近采访了一些游客。采访后,我和同事坐在回公寓的计程车上,兴致未减,便随口问问林姓“的哥”如何看台湾大选。这位林先生话匣子被打开,谈及政治,令我想起时常颇有见地,能说会道的北京“的哥”。

问林先生的问题是,您是否觉得台湾人薪资低?他说,当然,因为景气不好,没有专业普遍都低,有专业就不会低。

这当然是个放之四海皆准的答复。但问题在于,台湾有许多年轻有学历的人,收入因种种原因,与周边国家地区比较确实是偏低的,加之台北房价不菲,居之虽谈不上不易,但付了租金,吃用后所剩无几,买房对于年轻人是奢望。在大陆几个一线城市,也有大批类似的“月光族”。

台湾各党总统候选人2016年1月2日进行第二场,也是最后一场电视辩论,就薪资等民众关心议题发表政见。(美国之音萧洵拍摄)
台湾各党总统候选人2016年1月2日进行第二场,也是最后一场电视辩论,就薪资等民众关心议题发表政见。(美国之音萧洵拍摄)

薪资过低是此次台湾总统大选的一个相当重要的议题,它还牵涉到台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各党候选人也纷纷祭出政策牛肉。

当提及国民党候选人朱立伦做出四年将最低薪资提到3万的政策方案时,林先生答曰:“我当然支持他啦!但是这是选举语言。在我们台湾,选举语言不一定兑现啦!”

说实话,我并没有料到林先生会对台湾竞选政治有这样的悲观态度。他说,得过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李远哲不是讲过这样的话吗?的确,许多人恐怕已经不大记得,当陈水扁就任第11天,李远哲就对陈总统说过“竞选言论可以不用兑现”的话。没有想到这位名人的这句极有争议的“名言”,15年后对台湾民众的影响仍未消散。

林先生重提李远哲令我和同事都有些惊讶。但他却也道出了台湾政治,政治人物所面临的一个切实不可回避的挑战,即政治诚信会对民众造成何种影响?

林先生并非唯一对政治人物抱有这样态度的人。1月2号,记者在承办最后一场总统候选人辩论会的三立电视台外随机采访了一位年轻台湾女子。这位刘小姐也直言,自己不大关心候选人都在说什么,因为他们的承诺并不一定会兑现。

台湾人对民主选举制度灰心了吗?周四,在台大采访劳工问题学者辛炳隆教授时,记者顺便提及这个问题,请他谈谈看法。辛教授说,当民众对政治表现冷漠时,对台湾政治而言当然是一个危机。

辛教授在谈到他所说的这个“危机”时,提及马英九“六三三”的影响。所谓“六三三”是马英九在2008年大选时提出的经济成长百分之六、国民所得三万美元,以及失业率降到百分之三的政策。但当选后在接受传媒采访时说这个政策需要总统两个任期,也就是八年时间才能实现,导致台湾股市大跌,引发民怨,被称“六三三”跳票。

或许这也使得此次几位候选人,尤其是看起来胜券在握的民进党方面,在一些议题上不愿有具体承诺的原因。辛教授说,在被问及诸如加薪等民众关心议题的时候,各方都说要“开会”谈。这或许算是前车之鉴,对随口作出政治承诺有所顾忌。

有现任总统经历过的“跳票”难堪,政治人物不轻易作出竞选许诺并非是坏事。至于选民,尤其是年轻人表现出的政治冷感,虽然有可能是“危机”,但辛教授说,从另一个方面看,其实相对过去表现出的政治狂热,也未尝不是个进步。他说,关键看投票,或许很多年轻人已经有了明确的支持对象,只是不愿再听过多的竞选语言,因而对谈政治表现淡漠。

回到与台北“的哥”林先生的谈话。他在作出那番表述后,却仍然强调一点,就是台湾现在是个自由社会,大家有言论自由,想说什么或不想说什么都可以。他说,习惯了自由的台湾人,无论如何,是不愿,也不可能回到没有自由的环境了。

林先生对台湾政治人物的失望,并没有影响到他对台湾人民享有的民主和自由的骄傲。而年轻人对于政治的冷感是否会像辛教授所分析的那样,可能是狂热过后更为成熟的淡然?大选开票后,我们或能作出判断。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