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22:24 2025年1月23日 星期四

孙韵:台湾选举后的美中台三边互动


左起:台湾副总统兼当选总统赖清德、台湾副总统当选人萧美琴与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哈德利(中左)率领的美国代表团在台北的民进党总部举行会谈。(2024年1月15日)
左起:台湾副总统兼当选总统赖清德、台湾副总统当选人萧美琴与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哈德利(中左)率领的美国代表团在台北的民进党总部举行会谈。(2024年1月15日)

编者按:这是孙韵为美国之音撰写的评论文章。这篇特约评论不代表美国之音的观点。转载者请注明来自美国之音或者VOA。

众人瞩目的台湾大选在1月13日落下帷幕,结果并不令人惊奇。民进党一如预料在总统选举中胜选,但是民众支持度从四年前的58%降至今年的40%。 国民党虽然全力以赴但仍然力有不逮,以33%的支持率屈居人后。民众党柯文哲异军突起,虽然在总统选举中只获得了26%的选票,但是在国民党势渐衰微的情况下,民众党很明显在未来的台湾政坛中将步步崛起。

立法院的选举结果也充分证明了台湾政坛三分天下、三足鼎立的态势。国民党在立法院获得52席,民进党51席,民众党8席。鉴于没有政党过半,民众党已经成为卡住蓝绿咽喉的关键政治力量。这一站位预示着民众党的关键地位以及可借此撬动的资源。

赖清德两岸政策备受关注

台湾内部政治固然跌宕起伏,但是对于国际观察家来说,更重要的无疑是其内部政治对两岸关系,乃至对美中关系的影响。鉴于赖清德过去对台湾现状和政治地位的解读,普遍存在的一种担忧是赖清德执政以后,两岸可能会因此迅速走向冲突,由此带来的美国武力介入最终会致使一场地区冲入走向第三次世界大战。

就选后目前的走势来看,最糟的情况正在得到管控。从赖清德本人的政策来说,在选举期间,他一直强调他的两岸政策会不折不扣地沿袭蔡英文时期的政策,而蔡的政策是得到美方首肯与支持的。“急独”并不是他最好的政策选项。任何公开、鲜明改变台湾现状的举动,例如修宪或者就台湾地位进行全民公投,都会遭到美国的强烈反对。所以赖清德更有可能通过宣示性的政策表述,来强调他所认识的、台湾事实上的法理地位。

例如,在同彭博社进行的台湾选举候选人采访中,赖清德曾经提出明确表示“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名叫中华民国。”这一说法很明显是在“一中一台”和“一中各表”之间打擦边球,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只要没有修改《中华民国宪法》,没有更改中华民国国名,美国就可以认为台湾的现状没有发生变化,台湾也就可以说没有突破美国“一中政策”的底线。

美中之间在这个问题上明显还要进行激烈的斗争。赖清德选举期间的政策表述也许并没有带来中国的强烈反弹,原因一是他作为候选人的政策表述不能代表台湾政府的政策;二是中国担心过度激烈的反应只会为赖清德助选。但是现在赖清德已经当选,对于台湾地位的表述无疑成为美中关注的核心因素。台湾领导人通常会在就职演说中陈述自己未来四年的政策纲领,尤其是对台湾地位和两岸关系的论述,目前美中、美台沟通的焦点也就集中在赖清德的520就职演说上。

中国将对台多方面施压

中国当局在2024年的重点在于国内经济恢复,因此在地区局势和美中关系上更有可能采取怀柔和灵活的政策。中国固然不乐见赖清德当选,但是现在木已成舟,中国也只能管控现状而非破局。在反独和促统之间,促统是“向最好处努力”,反独是“做最坏的打算”。可以想见,中国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会对台湾保持已有的军事压力,在台湾领导人“越线”时提高中国军事反制的强度和烈度。不论是军事演习还是军事飞越,不论是台湾本岛还是离岛,中国的选项充分。

在经济和外交领域,中国可以利用的资源更多。台湾大选结束两天,瑙鲁就宣布同台湾断交,接受一个中国原则,这一时间节点很明显不会是事出偶然。中国在12月就已经宣布中止《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 下12个类别产品的关税减让措施,在选举前两天,又宣布准备进一步中止早期收获农渔、机械、汽车零配件、纺织等产品关税减让措施。中国对台湾的芯片产品依赖短期之内不可消除,但是在其他领域,中国可资利用“惩戒”台湾的余地不小。

不论是军事、外交、还是经济,中国采取的任何措施都不是稳赚不赔。经济制裁最终会离间台湾民意,军事、外交压力也只会让台湾民众更加抗拒统一,无利于中国最终想要塑造的和平统一愿景。更重要的,此类军事、外交和经济手段都是美国眼中的“胁迫”(coercion), 也是《台湾关系法》中明确规定美方需要支持台湾抵御的内容。中国使用此类手段必将带来美方层层加码对台湾的支持,最终造成美中之间的恶性循环。

两岸对话仍缺乏政治基础

此次选举带来了台湾选举历史以来第一次出现单一政党连续第三次执政的现实。在民进党治下,台湾距离中国想要的和平统一越来越远,由此产生的问题是北京能否仍然拒绝与民进党接触,或者北京会希望通过接触止损、增加同台湾互动从而实现促统。中国过去八年都没有同民进党政府进行官方接触,核心原因在于北京认为蔡英文“拒不接受九二共识“,如果两岸官方进行互动对话会被视为默认接受民进党的立场和政策,因此不具备对话的政治基础。这一立场在今天仍然没有改变。

从另外一个方向来看,如果九二共识是两岸接触对话的基础,在台湾,民进党将九二共识等同于一国两制,在台湾内部缺乏民意支持,赖清德接受九二共识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那么两岸之间想要恢复沟通交流就必须产生新的政治基础。放弃或者冻结民进党台独党纲是其中一个选项,选举前几个月美方曾有学者呼吁民进党接受这一选项。

虽然双方对问题产生的根源和解决的路径具有完全不同的解读,美中之间就台湾问题进行对话、管控危机的意愿是真实而强烈的。赖清德当选并不意味着美中会回到当年“共管“陈水扁的时代,因为在美方看来,中国改变现状的意愿比民进党还要更高一些。但是美中之间就如何定义和维持现状形成更多共识,无疑对维持台海地区和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 16x9 Image

    孙韵

    孙韵是美国智库史汀生中心东亚项目共同主任,中国项目主任,布鲁金斯客座研究员

评论区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被制裁的鲁比奥出任国务卿,中国如何解套?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4:43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