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4:29 2025年2月26日 星期三

人权组织发布《在中国失踪—如何应对家人在中国被任意拘留的指南》


国际人权组织“保护卫士”(Safeguard Defenders)2025年2月25日发布中、英、日三语种的指南,为受害者家属提供在中国失踪的应对策略。
国际人权组织“保护卫士”(Safeguard Defenders)2025年2月25日发布中、英、日三语种的指南,为受害者家属提供在中国失踪的应对策略。

面对中国以政治动机任意拘捕外国人日益普遍的趋势,国际人权组织“保护卫士”(Safeguard Defenders)星期二(2月25日)发布中、英、日三语种的指南,为受害者家属提供应对策略,同时揭露中国司法体系的缺乏正当程序、秘密羁押以及高达几乎100%定罪率等严重司法滥权现象。

这本名为《在中国失踪——如何应对家人在中国被任意拘留的指南》的报告历时一年编撰,中文版共计65页,综合了曾遭中国非法羁押的受害者、律师及人权组织的第一手经验。其中包括“加拿大的两个迈克尔”(Two Michaels)——康明凯(Michael Kovrig)与迈克尔·斯帕弗(Michael Spavor)、前中国环球电视网(CGTN)澳大利亚籍主播成蕾、以及台湾人权工作者李明哲等人。

广纳多位曾遭中国不当羁押的当事人、律师和非政府组织工作人员的第一手经验,包括中国人质外交的受害者,如俗称“加拿大的两个迈克(two Michaels)”-康明凯(Michael Kovrig)和韩飞龙 (Peter Humphrey)、前中国环球电视网(CGTN)的澳籍主播成蕾和台湾籍人权工作者李明哲等人。

中共越发“明目张胆”抓捕外国人

“保护卫士”在指南的引言中指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自2012年掌权以来,中国不仅渐对外国人关上大门,还越发“明目张胆地以政治动机拘留外国人”,包括借由人质外交的案例,“向外国政府施压或进行惩罚”,而这类抓捕也被纳入中国日益强调的国家安全框架下,尤其2014年出台的《反间谍法》经2023年7月修订后,再加上2024年5月修订的《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国以间谍罪名拘留的外国人人数节节走升。

该指南称,对当事人和家属而言,中国“神秘的执法系统特别难以应对”,主要原因包括,首先,中国常违反其领事义务,未即时向外国政府提供被拘押公民的信息,并限制探视权;其次,辩护律师常遭拒绝会见当事人,甚至受到威胁与监控,无法提供有效法律援助。第三,对于涉入国家安全罪者,被拘留者常被单独关押在一种名为“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简称“指居”)的秘密黑牢中,最长可达六个月,且屡以国安为借口,实施不公开审判;最后,中国的司法系统缺乏正当程序,受害者一旦受审,“几乎百分之百会被定罪”。

指南还称,中国的羁押程序冗长且隐秘,从当事人被失踪、到宣布裁决和判刑,整个过程可能需耗时三年以上,因此,建议家属一旦确认亲人遭中国羁押后,须保持冷静并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除联系领事服务外,也可建立人脉网络,包括寻求人权组织的协助、聘任一位好的辩护律师,虽然律师也无力从一场被中国“操纵的(司法)游戏中”拯救当事人。

家属该公开发声还是保持沉默?

另外,指南指出,家属也须拟定媒体策略,包括初期的低调或静默或可换取当事人的释放,以及公开发声逼使中共当局揭露更多细节,也或可吓阻狱方对当事人的酷刑和不当对待。

根据该指南,对于当事人来说,若遭单独“指居”,健康受损是一大顾虑,包括“头发和指甲可能停止生长,视力会因无法远望和缺乏阳光而受损,也可能会出现便秘”。女性当事人尤其比男性面临更多困难。例如,难取得卫生用品和药物(如荷尔蒙替代疗法),甚恐因压力和营养不良而导致停经数月,也有遭性骚扰的风险。而身为人母的女性则可能因长期无法见到小孩而饱受精神折磨。

一旦当事人刑满或缴清罚款,多数外籍人士通常会立即被驱逐出境。但有双重国籍或持台湾护照者于获释后,恐因附加的剥夺政治权利刑罚,而遭限制出境多时。

台商李孟居就有亲身的经验,他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他2019年入境中国出差,被以间谍罪罗织入罪后,遭判刑一年十个月,但刑满后,因遭剥夺政治权利两年,还得被限制出境,总计失去自由四年,才回到台湾。

台湾受害者被“穿小鞋”

李孟居说:“就很奇怪,它又说台湾是它(中国)的,照道理,我可以我可以回台湾,它就不让我回台湾,等于就把我当成中国内地的居民,等于有点政治因素的案件,它就让我们穿小鞋。”

李孟居建议家属,可以在亲人被捕初期,低调找管道救援,因为只要当事人在前30天的调查期和7天的检察院审查期间,未有明确证据,还是可能被“无罪释放”,但是,这个期间后,若仍被关押,当事人最终恐难逃被罗织入罪。

他还说,官方数据显示,受审期间,高达97%的当事人都会认罪认罚,来换取较轻的判刑,等于得忍辱负重,待出狱后再为自己公开平反。

关于辩护律师的聘任,一位因人身安全、不便具名的北京人权律师告诉美国之音,如指南所建议的,家属一定要自己聘任值得信任的律师,虽然自2015年的律师大抓捕后,中国多数的人权律师不是被捕、就是被注销律师证,无法执业,但还是可能找他们协同代理,以提供更多经验和专业意见,至于当局指派的律师只是陪“走过场”,有碍当事人的权益维护,一定要拒绝,

这位北京律师说,他们若代理案件,也希望经验传承,培养家属自己成为公民代理人或具备相当的法律思维,也有助于当事人的刑诉,只不过,家属的培养通常难度很高。

另外,一位曾遭关押的中国异议人士则以过来人的经验,呼吁国际社会提高对狱中受害者的关注,包括在X平台(前身为推特)等社媒转发相关消息或透过外媒报道来向中国当局施压,或可为他们换来较好的狱中待遇。

这位异议人士以书面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也呼吁,各界为受害人提供精神支持,不管是从海内外寄明信片给狱中的受害者,还是在境内的中国友人也可以亲赴看守所或监狱送衣物给当事人,那怕是只送一件,都可以让狱中的人感到温暖,也知道有家人以外的人在关注他们。

评论区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