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1:16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民调显示富国疏远中国,年轻人和发展中国家较喜欢中国


资料照:中共领导人习近平和非洲各国领导人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2018年9月3日)
资料照:中共领导人习近平和非洲各国领导人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2018年9月3日)

美国民调机构皮尤研究中心最新调查显示,35个国家平均对中国持负面看法(52%)多于持正面看法(35%);62%表示对习近平没有信心。发展中国家普遍对中国持正面看法,但经济学者直言出于利益建立的关系并不可靠,习近平仍难以成为全球南方的领导者。

皮尤研究中心上个星期发布对中国及习近平看法的民调,欧美及亚太地区发达国家普遍对中国持负面观感;东南亚、拉美、非洲的发展中国家则更愿意给予中国正面评价。新加坡是本次调查中唯一对中国正面看法高于负面看法的高收入国家。与中国有主权争议的菲律宾和印度则是少数极不喜欢中国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与富国越趋疏远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经济系教授史鹤凌表示,中国不断通过国家干预或低成本劳动力挑战发达国家现有的经济利益,从低附加值的鞋帽纺织品,延伸到高科技领域包含太阳能、电动车,屡次挑起经济竞争。

史鹤凌以中国跟澳大利亚关系为例,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国,澳大利亚政府虽在经济层面与中国合作有回暖趋势,但在政治、地域安全方面,澳大利亚做了非常明确的选择——与西方民主国家站在一起。

他还说,民主国家与中国政治制度和人权记录存在本质上的冲突,像是香港、新疆问题,也都使中国在各国形象恶化。

中华经济研究院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大年表示,从政治面而言,西方富裕国家在俄乌战争的立场是全力抵制俄罗斯和亲俄的中国,进而产生欧美社会对中国持负面评价居多。

就经济面向来看,随着中国对西方国家的技术威胁增大,美中贸易战再加上中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企图“登世界之巅峰”,美欧都试图围堵中国的技术威胁,目前处于对抗竞争的阶段,争取经济和技术主导权。

中国举国之力拉拢全球南方

相较于西方富国和中国之间的竞争意识,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中国成了另一个选项。

马来西亚太平洋研究中心首席顾问胡逸山分析,东南亚主要经济体像是马来西亚、泰国位居东西方交通要道,传统上注重经贸往来和外国投资。随着近年美欧日在东南亚投资的力度放缓,中国对东南亚经贸往来却越加频繁,长期是最大贸易伙伴国,进而形成上至决策者、下至一般民众虽不认可中国的政治意识形态,但基于贸易投资等经济利益,对中国的态度偏向正面。

胡逸山对美国之音说:“东南亚各国的出发点都不太一样,最重要的还是因为中国经济体庞大,经济上交往的这种频率使他们不敢说别无选择,不过就说除非欧美日本能够恢复到上世纪密集型的投资,那么他们可能就会有一些回心转意。”

胡逸山表示,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和泰国传统自上世纪年代兴起“南南合作的万隆精神”,希望新兴发展中国家团结,以便和发达国家争一杯羹或平起平坐的一股暗流,在疫情经济下挫后,理念再次浮现。

台媒《央广》7月3日报导,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原则70周年会议上宣布,中国将成立“全球南方研究中心”,被学者认为是习近平欲借全球南方势力,改写国际秩序,挑战美国。胡逸山表示中国即便经济下滑,共产主义专政国家具备庞大威力凝聚全国力量,只要领导人一声令下,即便是资源短缺,并不影响习近平想要在世界争取更大主导权和话语权。

在英国北萨默塞特的英国记者公会会员何越指出,过去世界秩序以美国为首,现在有中国、俄罗斯“带头反抗”,使南方各国跟进,欲争取“平等待遇”。而中国利用一带一路建设、金援、技术以换取南方国家支持中国当领头羊。习近平更怀抱“超美”的愿景,要成为中国史上流芳百世的最伟大的英雄。

何越告诉美国之音:“他(习近平)现在已经掌握了全中国的资源,他一定要放手一搏,把美国打下来,那这个事情(超美)要能够得到全球南方国家的支持。”

习近平欲领导全球南方挑战多

刘大年认为,中国靠经济拉拢没有直接竞争关系的开发中国家,使多数较贫穷的国家认为中国对其有助益。事实上,这是中国用“债务陷阱外交”当作筹码,要求这些国家遵守中国的大立场。

刘大年对美国之音说:“中国在开发中国家的这个影响力是越来越深,中国这两年经济表现都不好,国内的经济实际上问题是蛮多的了,他援外的能量会变差,这个是有可能,但是他的援外的积极性是不会改变的。习近平会尽他的力量,增加他在第三世界的影响力。”

史鹤凌认为泰国、马来西亚和斯里兰卡等国经济仰赖中国的贸易和投资,再加上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或基础设施投资,形塑进步的假象,当地老百姓并不理解背后的债务陷阱和危机,让中国大受欢迎。

但史鹤凌表示,中国虽在南方国家建立高信任度,只限于经济领域,并未在意识形态、社会价值取得共识。出于经济利益建立的关系并不可靠,不如发达国家之间,像美国与澳大利亚是基于文化价值观和政治制度的共识,关系会更加牢固。

史鹤凌告诉美国之音:“中国是不是在南半球建立领导地位?目前来看是,但是只是一个经济上的领导地位,并没有真正跟南半球的国家建立一个很好的、真正的友谊的关系。中国经济现在遇到了很大的麻烦,不大可能维持原来对南半球国家的投资的力度,所以最近好多发展中国家有非常明显的倒戈的现象。”

中国软性渗透新世代

特别的是,皮尤的调查结果中,年轻世代比年长者对中国有更好观感,即便是在高收入国家也不例外,18-34 岁对中国持正面态度,比 50 岁以上高出约 25%。

胡逸山指出,中国各类商品已融入东南亚国家的生活,从家庭电器到电子用品,甚至软性的社群平台TikTok、小红书娱乐服务都非常流行,甚至快时尚能提供便宜产品,年轻人也许不喜欢专制政权的理念,但是在昂贵价钱和相对廉宜消费之间,他们的选择很明显。反观欧美却逐步削减自身和南方国家之间的学术交流项目的经费,或设置严苛条件,造成南方国家与欧美逐渐疏离。

刘大年也认为中国过去十年发展快速,年轻世代对中国的认知是具有发展潜力 和竞争力的国家,相较于自冷战以来的“美中对立”世代对中国的敌意,新世代对中国的好感度会更显著。

评论区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中国就业供需失衡,毕业生怎么办?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0:40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