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距纽约市约60公里的长岛大南湾(Great South Bay)的蓝点牡蛎(the Blue Point oyster),在几乎在世界市场上销声匿迹之后,正在卷土重来。过度养殖、污染和超级风暴桑迪摧毁了蓝点牡蛎行业。而水产商采取主动,冒着风险,将这种著名的软体动物带了回来。
在牡蛎的旺季,什么能比看谁吞吃牡蛎最快更有意思呢?如果你也是这种美味的忠实食客,那这就是最大的乐趣。但如果你最爱的品种几乎灭绝了呢?
2012年,超级风暴桑迪(Superstorm Sandy)袭击了纽约长岛的南岸,也摧毁了蓝点牡蛎养殖场。
艾斯利普镇议会议员约翰·科克伦说:“击打这些养殖场的海浪高达15英尺(4.5米)。海浪席卷了养殖人员的所有工具和牡蛎,将一半从锚上扯下来,另一半被甩进海湾底部,彻底被毁。”
科克伦的曾曾祖父曾是当地的牡蛎养殖商,他曾决心重振这个行业。
作为艾斯利普镇议员的科克伦促使通过了出租1千2百公顷土地给贝类养殖商的法案。包括科克伦和他的家人在内的23个养殖商已经报名参加。
他说: “我们在这个海湾有国王乔治时就出租的地块,而在布鲁克海文,当地家庭还有从国王乔治时期保留下来的执照。”
而大西洋贝类养殖场(The Great Atlantic Shellfish Farms)将是在大南湾恢复牡蛎养殖的关键。
水产养殖者马蒂·伯恩斯负责让发育成熟的牡蛎产卵并生成幼虫,最终化为数百万牡蛎。
他说:“牡蛎产卵后生出的幼虫都会放进这里。卵子和精子已经交配,已经有幼虫在游动了。”
幼虫像海绵一样吸收他们的藻类食物。伯恩斯在装有盐水和营养物质的大罐子里养殖藻类。两个半星期后,小牡蛎出现了。
“它现在看起来像一粒沙子。很漂亮,自然。”伯恩斯说。
六周之后,数百万的小牡蛎就会被带去养殖基地,像这样放进笼子里,长到可以收获的大小。18个月后,这些牡蛎就可以拿到市场卖了。
养殖商道格·温特是大西洋贝类养殖场的总裁。他说,1800年代,人们从海湾底部捕获牡蛎,而如今已经大为不同了。
温特说:“技术的进步和提升,加上互联网,还有真正有环保意识的人,都对水产养殖有很大的推动。你可以产生更多的牡蛎,你能做到环保,你可以创建珊瑚礁、河口和航道,你可以重新填充被耗尽的区域,你可以控制你的作物。”
还有一个附加值:牡蛎帮助清理海湾。
这个视频展示了牡蛎每天如何吸走150多升水,除去藻类、氮和其他污染物。
蓝点牡蛎回来了。而且供不应求。这是有原因的。
“这个牡蛎咸咸的真好吃!”温特解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