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3:00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解封一月后:重新拥抱自由的喜悦伴随病毒肆虐的恐惧


北京国际机场身穿防护服的工作人员站在中国航空公司的飞机附近。(2023年1月6日)
北京国际机场身穿防护服的工作人员站在中国航空公司的飞机附近。(2023年1月6日)

距离中国1月8日正式重新放开国际旅行之际,解封之后的第一个元旦假期经历了爆发式的增长。经历了三年严格清零政策的中国国民尤其是年轻人纷纷出游,国内航班和公路铁路出行以及酒店业务均有所上涨。同样历经爆发式增长的则是全国性的新冠感染和重症、死亡病例,以及随之而来的医院的病床和医护人员的短缺,甚至殡葬行业前所未有的繁忙。

解封后重新获得自由的中国人纷纷出行

2022年12月初,中国长达三年的严格清零政策,终于在经济下行的困境和各地不断爆发的反抗中戛然而止。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于12月27日宣布将自2023年1月8日起优化移民管理政策措施,恢复受理审批中国公民因出国申请护照、恢复受理审批外国人签证申请、恢复执行过境免签政策等等。

中国国内旅游市场在放开封控后的第一个假期迎来了第一波高峰。

据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的测算,2023年元旦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271.34万人次,恢复至2019年元旦节假日同期的42.8%;国内旅游收入265.17亿元,恢复至2019年元旦节假日同期的35.1%。

全国各地“杨康”、“杨过”(“阳康”、“阳过”谐音,意为感染新冠阳性过后康复者)后的年轻人纷纷启动了疫情扫过之后的疗愈之旅,扛起消费复苏大旗。中国最大的旅游平台携程在节后发布的数据显示,90后、00后出游占比同比增长36%。在高星酒店订单中,这部分群体订单均价的同比增速最高,达到37%。另一家旅游平台飞猪数据也显示,90后和00后年轻用户占比超7成,成为元旦跨省游、跨市游主力军。
根据中国航空数据公司“飞常准”的数据,截至2022年年底,每日国内航班数量比一周前增长50%,前往海南旅游胜地三亚的机票预定量一度增至近五年峰值,三亚很多酒店和民宿在兔年春节期间已被预定一空。

“我感染恢复后第一件事就是要出国旅游,”居住在北京的白领黄女士告诉美国之音。疫情爆发之前黄女士至少每年出国旅游一趟,过去三年中国的严格管控对她来说可谓一段难以忍受的监禁。所以早在12月松绑之前,她就订了前往泰国曼谷的机票。
黄小姐订票的时候中国尚未全部解封,但是她觉得哪怕面对回国隔离,也必须出门了。“这三年憋得不行了,我必须要出来,不然快崩溃了。你的自由被限制,被整个世界隔绝,生活的空间不断的被压缩,都压缩成罐头了。”

“12月份都快疯了,北京那个状况。每天早上醒来都不知道会过什么样的日子。机票是买了,但是也不知道我住的楼哪天就被封了,上不了飞机了。当时过海关的时候觉得梦境一样,天啊,我居然能出来了。”

黄小姐告诉美国之音,出来之后心情立刻好多了,原先经常焦虑的感觉也不治而愈了。“以前去超市啊电影院啊都要扫健康码,现在突然没了,觉得好奇怪,一下子到反而调节不过来了。”

“之前不知道怎么形容,觉得快抑郁了。我就是想正常一点,看看外面的世界怎么样。出来之后,看到街上各种各样的人,在国内那种每个人都很紧张的状态,在这里没有。就觉得还有一种生活的希望。”

另一类高峰:医疗、药品、殡葬业遭遇挤兑

和“疗愈旅游”高峰同时伴随而来的,是新冠感染就医高峰和大批老年人的过世高峰。在中国以及海外社交平台上,随处可见医院医生日以继夜诊疗新冠患者和殡葬场所人满为患的消息。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亚辉在1月1日接受央视“面对面”栏目采访的时候说,最近120的需求大增,重症的床位一床难求。

焦亚辉说:“12月初,我们印发了方案,要做好这方面的准备,要扩容和改造。我们要求原先有综合ICU的,可能床位不够,要增加。另外我们要求医院还要按综合ICU等比例的准备一些可转换的ICU。就是这些在重症资源快速增长,马上要达到临界值的时候,这些可转换的ICU,要在24小时之内马上就能变成综合的ICU。发热门诊病人量多的时候,全院支援发热门诊。急诊量大的时候,要全院支援急诊。”

焦亚辉还表达了对春节人群返乡的担忧:“我们最担心的就是经过三年了,大家都没有回家过年,今年终于可以回家过年了,这样的话有可能会出现报复性的城市人流高峰涌向农村。”

据该栏目介绍,北京有的医院发热门诊激增十倍,一名医生一晚最多接诊了150名患者。

美国之音1月2日致电编制床位1593张的长沙市第一医院时,院方门诊部回答,几乎所有医生都感染新冠,但仍坚持上岗,目前医院因为收治太多新冠病人,床位已满,无法再接受新的病人。

美国之音同日致电连云港妇幼保健院门诊导医台时,一名值班的李女士说,来的病人有十大症状的就会被引导去发热门诊就诊。发热门诊和门诊是区分开来的,发热门诊有固定的医生和护士,他们每天要做防护,和门诊的程序不一样。

她说:“因为现在不查码,病人来了如果自己不说,也没有发烧症状的话,我们也没办法知道是不是新冠病人。我们工作人员最近也是有感染的,就在家休假,等到好了以后再回来。”

“现在病人主要还是综合医院那边比较多,我们是专科医院,所以暂时还没轮到,但是也开始做准备了,”一名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某肿瘤医院的主治医生高大夫(应本人要求不使用真实姓名)这样告诉美国之音。“综合医院应该比较严重,我看到浙江省人民医院门口都停满了救护车。”

“现在浙江省下了个文件,就是叫我们这些专科医生,非ICU的医生去培训,准备去支援ICU。可能是要把ICU辟出来,如果很多重症患者要住进来的话。” 不过,高大夫对临时培训的效果感到不是很有信心:“因为本来我们不是搞这个专业的嘛。现在就是网上培训,都是腾讯会议,所以培训了五天,就准备万一不够我们要去支援。”

高大夫介绍,他所在的专科医院,医护人员基本上都感染了新冠:“我们科室有二三十个人,只有两三个人没感染。其中一个年纪大一点的还因为肺炎住院去了。” 高大夫本人因为怕家里的老人感染,前一阵子把老人送回了乡下老家,结果仍未幸免,全家老小都未逃过感染,所幸没有出现重症。

作为肿瘤专科医生,高大夫知道目前形势严峻,但是仍然对短短几天的培训感到有些信心不足:“主要还是理论培训为主,呼吸衰竭啊,休克,心衰,重症抢救,并发症的抢救,主要这些。呼吸机的使用都是网上培训,没有实际操作的。这个东西跨专业了,专业壁垒还是比较明显的。重症监护室医生要求比较高的。我们专科医生反正培训过了,不知道到底行不行。”

另外一名位于北京,曾参与过2003年萨斯病毒流行期间救护工作,富有重症监护室经验的某三甲医院医生张大夫(应本人要求不使用真实姓名)也认为临时培训有点仓促:“重症监护室培训我觉得这还是得有个过程,不是说去学习一下就好。”

张大夫告诉美国之音,北京的感染已经达峰,但是由于人口数量的庞大,医院收治重症的能力肯定还是不够。“现在医院就在调整,各个其他科的也在支援,把其他的病房调配出来,把其他专业的人员往上顶。就像我在2003萨斯的时候,我是外科大夫我也上一线啊。现在呼吸科大夫肯定不够。”

张大夫说:“国内现在这个情况,各个地区不太均衡,达峰最快的也就是这几个,北上广深啊,重庆啊。特别是北京和上海,重症的绝对数量比较多,因为这两个大城市老人多。北京早已进入重度老龄化了。三四线以下城市进程可能比北京缓一点,没那么多,但是春节期间有人口聚集和返乡的问题。”

张大夫介绍,国内以前重症的床位大概是十万分之4.5左右。“在美国应该是十万分之30多。国家卫健委也在扩容,把有条件的病床改成重症病房,扩大了2.5倍,现在应该是在十万分之10-12左右。现在关键就是重症的急救力量不够,病人一下子太多了。昨天我看到一个数字,现在重症的病人,应该是六十万。这个数据应该按人口去算能算出来的。”

同时,各大中文社交媒体平台如抖音、推特上面,也出现大量各地殡葬行业场所人满为患的场面。多地殡仪馆、火葬场24小时服务,排长队报丧和办理火化事宜明显超过平时正常需求。

杭州市的高大夫介绍,春节返乡人群聚集将会产生更加严峻的局势:“各个科室的医生都被拉去看呼吸科,其他看病的人都受影响了。但是估计三月初还要来第二波。”

评论区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内卷还是躺平:青年人的困境,执政者的难题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0:41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