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7:30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坚持清零后与病毒共存 台海两岸疫情的同与不同


天津第一中心医院的医护人员在护理一名感染新冠的病人。(2022年12月28日)
天津第一中心医院的医护人员在护理一名感染新冠的病人。(2022年12月28日)

中国近期新冠防疫急转弯,一夕之间放开执行三年的严格封控政策。在此之前,曾同样坚持清零的台湾,也从去年4月起迈入与病毒共存的新时代。医学专家表示,两岸在确诊数攀升之际均出现医疗量能紧绷的情形,老年人疫苗接种率也都偏低,但中国与台湾在疫苗选择、防疫规划,及选择走向与疫情共处的时间点大不相同。然而,不论中国防疫策略为何,观察人士认为,中国短时间内恐难遏止病毒扩散,预估疫情将出现三波高峰,并将持续至明年3月中才会平息。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12月26日发布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并表示自2023年1月8日起,新冠病毒感染将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对感染者“不再实行隔离措施,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并称是中国“新冠疫情防控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而在此份公告前一天,中国卫健委宣布,即日起 “不再发布每日疫情信息”,将由中国疫控中心发布相关疫情资讯,供参考和研究使用。

种种迹象显示,中国已放弃长达3年的清零政策,成为全球最晚走向与病毒共存的主要经济体。然而,就在中国松绑“动态清零”政策后没多久,当地各省市的阳性确诊病患激增、多家急诊室被挤得水泄不通,还传出快速抗原试剂以及退烧药等遭抢购一空的情形;近日在推特和微信上,更出现殡仪馆上千具遗体待火化的视频,尽管这与中国官方公布本月仅6起新冠感染死亡病例的纪录,呈现截然不同的情况。

同样曾为全球少数坚持清零的国家之一的台湾,则于去年4月起逐步走向与病毒共存的阶段,不过也随即于5月新增大量确诊病例,但在医疗量能紧绷的情况下,当地各医疗相关工会于同月前往台湾卫福部,抗议医护人力不足、轻重症分流徒具形式等问题。

因此,针对目前面对与病毒共存后首波疫情高峰、但医疗系统同样遭重压的中国,台湾医学专家认为,有无确实做好“分级医疗”及“检伤分类”,也就是妥善分配医疗资源,并依照依病人病情危急程度,建立病人优先就诊顺序,相当关键。

中国疫情攀升 专家强调分级医疗重要性

台湾大学流行病学与预防医学研究所教授陈秀熙 (照片提供:陈秀熙)
台湾大学流行病学与预防医学研究所教授陈秀熙 (照片提供:陈秀熙)

台北市联合医院中兴院区整合医学照护科医师姜冠宇告诉美国之音:“我们那时候是经历过一些崩溃的过程,当然,如果在平常遇到人员足够,然后病人也没这么多的状态之下,确诊病人就是以胸腔科医师、或是感染科医师为主(去诊治),但是(确诊病)人再稍微多一点,就把内科医师全部都抓进去照顾病人,就不分肝胆、肠胃科,心脏科。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挡得住指数上升的这种医疗需求,所以就是要把资源分配在最优先的人身上。‘分级医疗’,就是要第一时间判断说谁的救援的效益是最高的。”

根据《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杂志刊登的报告显示,中国若没有采取加强接种及提供治疗药物等防护措施情况下贸然中止清零政策,恐导致约1亿多人确诊、150万人病故,疫情流行高峰ICU需求量将达100万张,是目前容量的15.6倍以上。

而据中国政府网11月21日资料,中国目前每10万人口的重症监护病床(ICU)不到4张,官方坦言,ICU病床数”与发达国家之间还有不小差距”。若与台湾每10万人有30.9张重症监护病床相比,中国的ICU床位数更是相形见绌,换言之,在同样是面对疫情高峰的情况下,中国的重症医疗系统恐比台湾负荷更大。

对此,姜冠宇强调,中国在医护人力有限的情况下,必须在这时候找出最应该优先获得妥善照顾及救治的病患,才能有效运用医疗量能,他说:“要把这些资源都投注在上面,还有(搭配)抗病毒药物的使用,尽量减少他们的死亡人数。”

台北市联合医院中兴院区整合医学照护科医师姜冠宇(照片提供:姜冠宇)
台北市联合医院中兴院区整合医学照护科医师姜冠宇(照片提供:姜冠宇)

两岸老人疫苗接种率均偏低

除了“分级医疗”能减缓中国目前的医疗量能外,笔名林氏璧的前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感染科医师孔祥琪则说,相较亚洲部分国家,中国跟台湾老年人的疫苗施打率均偏低,因此当局在疫情爆发期间,有无持续推动疫苗接种跟藉由药物辅助,照顾极为脆弱的高龄长者的身体健康,就显得相当重要。

林氏璧告诉美国之音:“新加坡、韩国、日本这些国家,在老人家的疫苗施打率几乎都是九成以上。这一点台湾其实也没有做得很好,中港台这3个地方,老人家都不太敢打疫苗,可能有类似的文化因素。我觉得(中国)应该还是要尽各种方法打疫苗,可是在已经进入疫情最高峰的时候,疫苗可能会缓不济急了,所以你这时候需要药物来帮忙,或是有一些老人家,他怎么样都不愿意打疫苗,所以你就只能靠及时就医,在他有症状的愈早(的时期), 投予确实能够降低后来转重症的抗病毒药物,要有足够的这些药物准备着。”

前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感染科医师林氏璧 (照片提供:林氏璧)
前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感染科医师林氏璧 (照片提供:林氏璧)

据台媒《TVBS》10月报道,台湾去年截至9月26日为止,75岁以上长者一剂疫苗施打率为82%、第二剂为78.3%,但日本截止10月3日为止,80岁以上长者一剂疫苗施打率高达97%、第二剂也有96%。而台湾截至10月3日为止,高龄长者占累计总死亡人数占比达55%,然而65岁以上的高龄人口比例占全球之冠的日本,自疫情爆发以来,80岁以上死亡人数占比则达54%。对于日本老年人口新冠死亡占比比台湾低的情况,台湾医学专家在报道中表示,其主因在于其长者疫苗接种率高于台湾。

据中国官方11月底发布的数据,中国全国60岁以上老人有86%完成2剂接种、追加剂接种率则约68%;不过,80岁以上老人的2剂施打率仅达66%,追加剂接种率则只有40%,为东亚各国最低。

中国、台湾疫苗选择大不同

两岸在刚走向与病毒共存之际,确诊数同样出现暴增情况,老年人的疫苗施打率相较日、韩等亚洲国家也均较低,但其防疫政策仍有不同之处。像是采用疫苗方面,中国绝大多数民众施打的是中国自制的灭活疫苗,如科兴和国药新冠疫苗,然而其效力备受外界质疑。

尽管中国官方也注意到高龄族群疫苗接种情况未尽理想的情况,近期已表示将加快推进老年人施打新冠病毒疫苗,但观察人士认为,当地民众对中国国产疫苗的安全性缺乏信心,可能也成老年人不愿积极接种的原因之一。

相较中国,台湾大部分民众接种的是国际普遍认定效力较高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如莫德纳(Moderna)和辉瑞(Pfizer),或是采用腺病毒载体技术的阿斯利康疫苗(AstraZeneca),也有一些民众施打的是台湾国产的高端疫苗。也因此,两国使用不同种类的疫苗,可能也让各自从疫情爆发到恢复正常生活所需的时间上有所差异。

针对目前中国疫情困境,美国和德国已表态愿提供疫苗协助抗疫,但遭北京婉拒。对此,前台大感染科医师林氏璧认为,既然一些国家基于人道精神,愿意帮助中国遏止病毒,北京也大可欣然接受,因此举有助于减少中重症人数,也能让民众健康获得进一步的保障。

林氏璧说:“我们有看到有一些国家愿意提供药物跟疫苗来帮助(中国),我觉得其实应该要接受这些外国疫苗,可能可以解决蛮多问题。外国疫苗跟药物现在其实都已经是买方市场了,因为国外的疫情其实相对没有那么严重了。”

两岸防疫规划大相径庭

然而,谈到台湾和中国在防疫政策上最不一样的地方,国立台湾大学流行病学与预防医学研究所教授陈秀熙表示,恐怕是中国一夕之间突然放开清零政策,导致‘非药物介入措施”(Non-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NPI)并未在解封第一时间完全落实。相较之下,台湾的自主防疫管理一直以来相当完善。

陈秀熙告诉美国之音:“台湾的自主防疫其实这3年来,老实讲,民众对于(戴)口罩跟社交距离,其实遵守度还蛮高的,那(中国)大陆当然这一点也是做得很好,但是对于突然的清零政策解封,没有把这个‘NPI’,也就是‘非药物介入措施’,包括这个口罩、社交距离、个人清消、公共清消,没有做好完全地准备,那当然会引起BA.5(中国目前流行的新冠肺炎变异株)更大量地流行,所以这就是台湾的经验跟(中国)大陆的经验,有很大的区别。”

前台大感染科医师林氏璧也认同陈秀熙的看法,并说他认为中国从清零瞬间180度大转变转变到病毒共存,显然是政治决策,与台湾的防疫思维截然不同,对比之下两国的规划有极大落差。

林氏璧说:“从原本偏向清零,后来走向共存中间,一定不是一蹴可几的,你两边要给老百姓的教育、然后你要准备的东西其实是完全不一样。我觉得有一个最不同的地方是,假如你心里是认定终究要开放,我要订好一个road map(规划),那我就要死守到那个时候,然后跟大家说,那个时候可能就要开放,而且恢复国际旅游与国外交流,可是大家疫苗要好好打,到那个时候你至少要打到多少。那从去年7月以后,我不觉得中国有在做这件事情,因为他们疫苗(施打率)就停滞不前。

林氏璧接着说:“中国的这个(开放)时机,我觉得它也不是刻意选的,明显不是,他们应该就是第一个卡在10月(的二十大)大会,然后遇到了抗议(指11月的 ‘白纸革命’),最后他们就开了,他们不是基于科学的理由。回过来到台湾,上一个农历年过完年的时候,那时候其实台湾有零星的Delta(德尔塔病毒)的境外移入,可是过完年之后,第一次指挥中心记者会出来宣布的,是我们要把境外(入境检疫)隔离14天,改成10天,反而是在放松。我觉得从那一天开始,台湾未来要怎么走,已经跟中国背道而驰了。”

英国《卫报》去年5月也针对台湾与病毒共存的规划报道表示,尽管在当时台湾单日确诊人数攀升至3万,但中央疫情指挥中心持续松绑防疫管制措施、放宽隔离规定,同时也呼吁民众持续戴口罩、尽量在家上班、减少群聚、鼓励接种疫苗,也信赖民众自行通报确诊,并且自我居家隔离。卫报表示,种种作法在某种程度上发挥了作用,让民生和商业活动得以持续运行,民众也并未恐慌。

中国恐现三波疫情、持续至明年3

此外,台湾跟中国选择迈向与病毒共存的季节也大不相同。台湾约莫在去年春天逐步走出清零模式,然而中国却是选在冬天突然放开封控。前台大感染科医师林氏璧对于中国这项决策感到不解,因为温度较低将让流感其他呼吸道疾病更容易肆虐。

林氏璧说:“中国开放的时机是12月,我觉得是一个很不好的时机,怎么说呢?一个是,他们其实是选在一个,他们整体的免疫力在走下坡的时候(开放),那第二个是冬天,通常想要决战,通常不会选在冬天。冬天很冷,在暑假炎热的时候,多半的人在室外比较通风,不会聚集在房间里。冬天的呼吸道病毒是比较多的,你假如要跟Omicron(奥密克戎)决战,最好选在夏天。”

不过,不论中国选择在何时解封,疫情海啸短时间恐将难以平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学家吴尊友稍早表示,中国目前疫情可能在去年冬天达到顶峰,并将分为三波、持续约三个月。第一波将从12月中旬持续至明年1月中旬,第二波则于明年1月下旬至2月中旬,第三波病例则将从2月下旬持续到3月中旬。

坚持清零后与病毒共存 台海两岸疫情的同与不同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02:29 0:00

评论区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