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5:34 2025年1月24日 星期五

中国总理李强首访德法拼经济,欧洲反对“脱钩”强调“去风险”保经济安全


2023年6月20日,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右)和中国总理李强在德国柏林总理府向媒体介绍两国政府磋商后的情况。(美联社照片)
2023年6月20日,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右)和中国总理李强在德国柏林总理府向媒体介绍两国政府磋商后的情况。(美联社照片)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本周展开了对德法两国为期数天的访问,这是李强自今年三月出任总理以来的首次对外访问。李强此次出访过程中多次表态反对“脱钩断链”并承诺中国将继续扩大开放,优化营商环境,显示出中国重视欧洲市场,意图加强与欧洲这两个大国的经贸联系。

除了与两国政界高层会谈外,经济议题贯穿整个行程中的大部分时间。李强在德国柏林与工商界人士座谈,赴德国南部城市慕尼黑参观企业,在法国巴黎同样出席了工商界晚会并参加了新全球融资契约峰会。就在李强出访一周前,德国发布了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欧盟也于本周公布了经济安全战略,“去风险化”已成欧洲主要国家的共识。

德国总理朔尔茨与中国总理李强在会谈中均表示希望扩大双边关系,双方同意今后就气候议题定期开展对话。朔尔茨呼吁中国领导人利用对俄罗斯的影响力让俄罗斯结束乌克兰战争,不要向俄罗斯提供武器。李强表示,中国会继续努力恢复世界和平,愿将中德关系提升到新的水平。德国外交部和国防部没有派代表出席这场领导人对话。朔尔茨与李强会谈结束后的新闻发布会没有设记者提问环节。

德国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将中国定义为“合作伙伴、竞争者和系统性对手”,这与欧盟的表述相一致,德国安全政策仍然立足于欧盟和跨大西洋伙伴关系。德国现政府认为,“去风险化”不意味着与中国脱钩,尽管在价值观方面德国与中国存在分歧,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需要继续同中国合作。欧盟本周公布的经济安全战略则强调出口管制,防止欧洲的技术和产品被滥用于军事目的,此外还将制定政策加强欧盟对外投资以及外国在欧盟投资的监管。欧盟的经济安全战略没有指出具体国家,分析认为该文件旨在应对来自中国和俄罗斯的风险。

欧洲的“去风险化”

就在中国总理李强访德前夕,德国总理朔尔茨指去风险而不脱钩的模式适用于中国,七国集团无意阻碍中国的经济崛起,同时也在努力寻求降低对中国过度的经济依赖,例如原材料供应自给自足要加强。朔尔茨在与李强会谈中表示,德方支持双向投资,将为中企赴德投资提供良好营商环境,德方反对任何形式的“脱钩”,“去风险”不等于“去中国化”。

李强此次在德国与工商界人士座谈就“去风险”“降依赖”表示:“应该把防风险的主导权还给企业。防风险和合作不是对立的,不合作才是最大的风险,不发展才是最大的不安全”。李强还表示希望中德企业家共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路透社的报道指,中国驻德国大使吴恳在大使馆内部的一封通讯中表示,“去风险的说法具有破坏性。我们非常希望德国对中国采取合理的立场,反对任何的分离或疏远。”

自乌克兰战争爆发以来,欧洲多国将降低对中国的依赖性提上议事日程,在能源、原材料供应等方面建立备选方案。五月,七国集团广岛峰会上,成员国一致同意“去风险化”,但不与中国脱钩,采取措施抵御中国的经济胁迫。“去风险化”的表述引发了中国的不满,中国官媒报道中也多次抨击了“去风险”的说法,称“去风险化”的实质是“去中国化”。

德国慕尼黑ifo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家凯伦·皮特尔(Karen Pittel)表示,欧洲在经历新冠大流行危机造成的供应链问题以及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能源危机后,开始审视外交关系、经济和安全。

德国慕尼黑ifo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家凯伦·皮特尔(Karen Pittel)
德国慕尼黑ifo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家凯伦·皮特尔(Karen Pittel)

凯伦·皮特尔说:“我不认为(去风险)只针对中国,但这是一种努力,从根本上更好了解我们是否有战略性的依赖,在战略性依赖中风险从何处产生。中国是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当然需要审视哪些领域我们非常依赖中国,如果供应链中断,如何降低风险。”

美国决策情报公司Morning Consult分析师索尼特·弗里斯比(Sonnet Frisbie)介绍说,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战争使德国对欧洲自身经济安全的理解有所变化,特别是自然资源来源单一,潜在给竞争对手相当的影响力。索尼特·弗里斯比表示,尽管美国可能继续使用“脱钩”这个词,但美中之间贸易额创下新高,实际上不可能彻底切断经济联系。区分“脱钩”与“去风险”这两个概念并不重要,在欧洲提出“去风险化”以后,美国的杰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也乐意使用这个词。

就在欧盟公布旨在防止关键技术泄漏的经济安全战略之时,德国总理朔尔茨表示反对实施全面的出口管制。索尼特·弗里斯比在一份关于欧洲对中国去风险化的研究报告中对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欧盟内部对去风险化的支持程度不一,法德两国民众认为应该减少与中国的经济联系,即使会造成经济损失;南欧的意大利和西班牙两国民众则认为不应减少与中国的经济联系。此外,由于法国和德国对中国有大量出口,民众对实施出口管制的支持率比意大利和西班牙两国低。

美国咨询公司Morning Consult分析师索尼特·弗里斯比(Sonnet Frisbie)
美国咨询公司Morning Consult分析师索尼特·弗里斯比(Sonnet Frisbie)

索尼特·弗里斯比表示,去风险的第一步就是了解供应链的风险:“第一步是供应链审计、压力测试,了解哪些环节暴露在外国单一供应商之下。我认为媒体很少在报道中提及政府对企业传递信息的话语转变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对于俄罗斯的能源,德国政府多年来一直没有准备替代方案,一些空洞的词汇或者强有力的协议确实向企业传递了一种信息,政府认为为降低风险而投资不值得。”

产业链转移

欧洲国家正在讨论降低对中国的依赖性,并考虑将产业链转移到其他国家,以实现原材料和矿产资源的多样化。一些企业也被东南亚国家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所吸引,主动将工厂搬迁至该地区。

中国欧盟商会本周发布的商业信心调查报告显示,在中国经济复苏乏力、政策不确定性加大的背景下,欧洲企业在华的商业信心降至历史最低水平。有41%的受访企业去年仍实现营收增长,但较2021年下降了25%。高达37%的受访欧洲企业已经或计划将其亚洲总部移出中国。

目前,欧洲在稀土元素、太阳能电池板等产品方面高度依赖中国进口,转移供应链并非易事。多个国家正在寻找替代供应商,以实现来源地的多样化,并促进产业回流到欧洲本土制造,以降低风险。凯伦·皮特尔指出:“另一种方式是实现生产多样化,试图鼓励其他国家与欧洲签订双边贸易协议,我认为这是中期战略的基础。”

本周,英特尔与德国政府达成了一项协议,德国政府向英特尔芯片制造工厂提供100亿欧元的补贴。德国正大力支持半导体制造这一战略性产业,并密切关注医药、电信、能源、物流和安全等重要产业。

索尼特·弗里斯比表示,对于政府采取的措施,如果效率不高,也存在一定风险。关于英特尔的补贴和预期回报,存在多种讨论。索尼特·弗里斯比说:“显然,半导体行业的市场份额是所有人都关心的,并且确保它们继续在本土生产或转移到本土生产。如果缺乏明确的措施,可能会浪费大量资金,这确实存在一定风险。”

未来合作的空间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不久前结束了中国的访问行程。布林肯先后与中国外交部长秦刚、中共中央外事委员会主任王毅及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会谈,其中布林肯与秦刚的会谈持续长达七个半小时。布林肯此次访问,是五年来美国最高层级的领导人访华。布林肯与中国高层的沟通中存在很多分歧,不过双方一直认为必须稳定关系,布林肯此行被认为是一次管控危机的努力。

布林肯访华行程并未改变美中之间的紧张态势,一些商界领袖最近接连访问中国并受到中国的高规格接待。马斯克访问中国期间,会见了中共政治局常委、排行第六的丁薛祥。比尔·盖茨则赶在布林肯访华前见到了习近平。分析认为,中国希望借此机会塑造开放形象。

索尼特·弗里斯比认为,未来西方与中国在激烈的竞争中也能保持合作,中国是减缓气候变化和削减碳排放的重要伙伴,也是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板、稀土元素的来源国。

索尼特·弗里斯比指出,中国和西方未来合作中,相互理解的成分大于互信。“中国理解去风险化,因为中国某种程度上也在寻求去风险,但他们在与西方的关系中不用这个词,他们希望寻求先进的半导体、人工智能,减少对西方技术和公司的依赖。他们在本质上也理解这个观念,对依赖单一伙伴十分谨慎,特别是关系到经济独立性的核心。我认为未来关系将会是低互信,但可能是高度的合作,特别是很多利益重叠的领域。”

评论区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