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母亲代表丁子霖丈夫蒋培坤追思会周末在纽约法拉盛举行。追思会由《北京之春》杂志社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美国同学会主办,三十多位蒋培坤的部分同道、学生、仰慕者出席或通过电话参与了这一追思会。
王丹、吾尔开希、马少方、陈小平、项小吉等11人作为“八九一代”给丁老师发来唁电。唁电说,“您和蒋老师多年来,为了伸张正义,为了追查六四死难者的真相,勇敢地面对巨大的压力,得到了全世界热爱人权和民主的人士的尊重。”
您和蒋老师就像我们的父母一样
唁电说,“对于我们这些经历了1989年民主运动,现在流亡海外的学生里说,您和蒋老师就像我们的父母一样。”唁电说,“蒋老师走了,我们在悲哀之余,更希望您能节哀,保重身体,中国的未来还需要像您这样的人为我们做出榜样。”
丁子霖和蒋培坤唯一的儿子蒋捷连在六四解放军武力镇压天安门运动中中弹身亡。
政论家陈破空发来悼诗《这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国度-悼蒋培坤先生》,诗中说,蒋先生悄悄地、默默地、静静地走了,带着未能了却的心愿,在一个不能团圆的中秋节,去另一个世界寻找爱子。
诗中表达了对一个“刽子手依然占据天安门城楼”的没有希望国度的悲愤。
1989年入蒋培坤门下做研究生的廖家安通过电话发言说,丁子霖创立天安门母亲群体,调查六四真相,发布声明文稿,都有蒋培坤的参与。
坚信自由之光会照亮人心
他说,1995年由蒋先生主笔的《自由与公民权利宣言》、《社会公正与公民权利宣言》,使他与丁子霖获意大利ALEX基金会朗格人权奖。他说,“蒋培坤坚信自由是人类的曙光,一定会照亮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照亮他们脚下 的每一寸土地。”
他说,正如蒋先生夫妇所言,自从1989年失去爱子以后,支持他们活下来的不是恨,而是爱,是对他们儿子的爱,这种爱延伸到对他们后辈学生的爱,受到他们帮助的人数不胜数。
来自澳大利亚墨尔本的作家齐家贞说,她说每年在中国驻墨尔本总领馆前纪念六四的人数越来越少,她说,我们对蒋培坤先生的纪念应该化为实际行动,应该有我们真诚的表示,而不是假装遗忘,这个是不可能遗忘的。
决不能忘了死去的亲人
她说,蒋培坤夫妇的儿子蒋捷连同成百上千在1989年六四镇压中死去的群众一样是我们的亲人,“我们能忘记吗?更何况,我们还获得了居留美国或澳大利亚的好处,我们能忘记吗?那是不应该的,那是不可能的。”
旅居香港的诗人孟浪在会上朗诵了两首他创作的纪念六四的诗歌。维权律师刘路为悼念蒋培坤作诗一首——《哭蒋培坤老师》:
“铁马银枪走天门,长街碾碎未招魂。宫廷初散社鼠辈,诏狱新囚维权人;千里遗梓归何处,两岸杏坛哭孤坟。伤心岂独丁老师,绵绵天公泣秋霖。”
《中国人权双周刊》执行主编一平也通过电话发言悼念蒋培坤。在会上发言的还有胡平、项小吉、高光俊、西诺、王军涛等。追思会由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的宗教维权人士郭宝胜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