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8:01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中国挺巴立场鲜明 以色列驻京大使低调形同被噤声


一名中国武警士兵站在位于北京的以色列驻中国大使馆大门外。(2023年10月13日)
一名中国武警士兵站在位于北京的以色列驻中国大使馆大门外。(2023年10月13日)

以哈战事已历时一个月,面对全球分歧的舆论,以色列派驻各国的外交官都竭尽全力为自己的国家发声,争取对加沙走廊地面战的话语权。但是以色列的驻北京大使恐怕是个例外。她这一个月来几乎鲜少公开露脸或讲话,与以色列驻台湾和香港两位代表的频频高调讲话评论形成极大反差。分析人士表示,中国境内挺以色列的空间有限,以色列驻京大使若要强出头、为以色列护航,恐招致反效果,因此不得不低调行事。

随着以色列军队进入加沙走廊、展开地面攻击,以色列外交官也在全球各个角落以不同的方式努力,争取各国政府与人民对以色列的支持。

然而以色列驻京大使潘绮瑞(Irit Ben-Abba Vitale)这一个月来,除了不常公开发言外,也鲜少受到中国媒体的关注,形同被当地媒体噤声,仅能通过以色列驻华使馆的微博重申以色列政府的立场。

潘绮瑞惨遭中国舆论责难

由于中国上至官方、下至媒体普遍持支持巴勒斯坦的立场,中国网民更是一面倒地掀起反犹声浪,因此,潘绮瑞在中国所面对的不友善不难想像,她甚至还惨遭中国评论人士的责难。

以高举民族主义旗帜闻名的媒体大V司马南11月5日于《今日头条》发表致潘绮瑞的一封公开信,他在信中用八个问题质疑以色列回击的正当性,例如,司马南质疑以色列攻入加沙走廊是“以反恐名义实施的大屠杀”,中国媒体形容其为“直接将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放在了道德的审判台上”。

司马南在信的结尾还要求潘绮瑞“人命关天也,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愿阁下速起而图之”。

潘绮瑞在北京的尴尬处境,相较她其他外交官同事在其他国家的畅所欲言,可谓天攘之别。

例如,以色列驻台代表游玛雅(Maya Yaron)11月7日主持一场以“爱与关怀-把他们带回来”为主题的祈愿活动 ,呼吁更多台湾人声援以色列,并要求巴勒斯坦激进组织哈马斯(Hamas)释放241名遭俘虏的人质。她说,以哈开战以来,以色列人目睹同胞遭恐怖分子虐杀,多对人性丧失信心,但台湾人的关怀有助于他们重建信心。

以哈开战后,台湾政府随即向游玛雅表达慰问,并谴责哈马斯的恐怖攻击。游玛雅也密集接受台湾媒体的专访或召开说明会,并盛赞台湾是反犹主义的避风港。

以色列驻港澳总领事蓝天铭(Amir Lati)近期也多次召开记者会,一再重申,以色列的目标是终结哈马斯,而非对巴勒斯坦宣战。

蓝天铭还投书港媒《香港01》,对中国社媒充斥反犹主义的言论和贴文大表失望,并呼吁中国人民给予以色列更多的同情。

潘绮瑞不受中国媒体和群众青睐

对于潘绮瑞与游玛雅、蓝天铭所处外交环境的差异,前台湾驻以色列代表张国葆表示,为自己的国家发声是外交官的重责之一,以色列遭逢战事,驻京的潘绮瑞却无法像驻台北和香港的同事一般施展外交能力,和中国站在以色列的对立面有关。

他说,中国除要求以色列停火,还呼吁双方以“两国方案”为和谈基础,这是一个摆明支持巴勒斯坦独立建国、以色列政府根本不可能接受的方案。

张国葆告诉美国之音:“我想,(北京对潘绮瑞)是有限制,否则的话,他们(以色列)一定是大肆宣传,而且中国的媒体也不是说,你要我登什么、我就登什么,他们也要看看(共产)党跟中央政策是什么。

潘绮瑞10月12日接受彭博通讯社采访时向北京喊话:“我们期望,中国提及哈马斯的暴行,我们期望中国谴责这些恐怖攻击。”

不过,中国媒体迄今未转载刊登潘绮瑞的受访内容。

相反地,中国媒体凤凰卫视10月16日播出对巴勒斯坦驻中国大使法里兹·马赫达维(Fariz Mehdawi)的专访,马赫达维在节目中痛斥以色列将600万巴勒斯坦人扣为人质,他还直指,遭受过侵略的中国人会懂巴勒斯坦。

美国之音以电邮征询以色列驻中国大使馆置评,但截至截稿前,未收到任何回覆。

位于台北的对外关系协会秘书长黄奎博也说,就算潘绮瑞想召开记者会,为自己的国家发声,但中国媒体不一定会配合刊登,因为他们多遵循北京当局的立场,或自我言论屏蔽,或躲避出席记者会。

黄奎博告诉美国之音:“以色列一定是要求全世界的(使)馆都要动起来,(以哈战争)不只是军事战争,它也是个宣传战、资讯战。我相信,她(潘绮瑞)私下地,包括她的新闻秘书或者资讯官跟记者的联系应该还是会有,(但)联络完之后,当地的中文媒体要不要刊呢?”

黄奎博表示,尽管公开场合未见潘绮瑞高调发声,但她和北京官员的接触一定是有的,毕竟她还是要传达以色列政府的立场,争取中国的支持。

中国外交部10月17日发布声明称,中国的中东问题特使翟隽应约会见潘绮瑞,两人就当前巴以局势交换意见。

中国不存在挺以色列空间

位于台北的政大外交系教授李登科则说,中国长期支持巴勒斯坦,中国民众此次更是一面倒批判以色列,在此前提下,潘绮瑞表达诉求时更得小心翼翼。

以色列驻华使馆10月7日通过微博发布潘绮瑞的谈话,她在视频中说:“我们期待,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支持以色列打击恐怖组织哈马斯的战争。”

数日后,该使馆另发布两段潘绮瑞的公开谈话和为遭绑架孩童祈祷视频,但多招致中国网民的谩骂。例如,一名中国网民于11月7日的使馆贴文下留言反讽称:“你们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在全世界人民的心中,从二战的受害者变成了现在的魔鬼。”另一位网民则写道:“加沙一万多受难者今天也满月了。”

对此,李登科分析,潘绮瑞面对中国民间日益高涨的反以情绪,不得不间接通过微博发声,因为她若贸然直面中国群众,恐遭到小粉红的出征或羞辱。

李登科告诉美国之音:“既然(中国)官方的立场是比较支持巴勒斯坦,民间也是一面倒地支持巴勒斯坦,这个时候,以色列驻中国大使怎么敢跳出来,指责这些一面倒、支持巴勒斯坦的言论?所以,她还不如低调一点,反而比较没事,否则的话,会成为大家攻击目标,那对以色列大使馆运作反而不利。”

以哈冲突满月 以色列渐失舆论支持

以哈战事初期,国际社会普遍同情以色列,但随着以色列对加沙走廊的强烈反攻,甚至伤及无辜平民的作为,国际舆论的支持开始减弱,联合国更于10月底通过决议,要求以色列立即在加沙实现人道停火。

香港智明研究所总监许桢也说,不只中国,部分西欧国家出现的反犹情绪也越来越强,其源头正是以军对加沙平民的行动。

许桢告诉美国之音:“这个是已经超越了一般人的底线,以色列也没有否认,它真地炸了很多民用的设施,只不过,它的理由是,(因为)有哈马斯的人员在里面,它这个逻辑就让人觉得很奇怪。”

许桢说,以色列以窝藏恐怖分子为由,轰炸加沙的难民营和清真寺,多数殃及无辜平民,这是以色列外交官也无法辩解的暴行,即便在宗教和意识形态上与犹太人相近的西方国家,也难见容。

台湾前外交官张国葆也观察到,同情以色列的国际舆论越来越弱。在此氛围下,他说,不只潘绮瑞,派驻其他国家的以色列外交官也将越来越难为。

评论区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特朗普2.0国安团队成形 对中更强硬?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2:31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