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9:37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政协委员担忧中国“花美男”现象 网友批评性别歧视


中国安徽省的一个灯笼作坊里工人在制作灯笼。(2019年12月11日)
中国安徽省的一个灯笼作坊里工人在制作灯笼。(2019年12月11日)

中国演艺界人士鹿晗、王一博都是创造顶级阅听流量的小生,曾被国外票选冠上“花美男”类型,深受中国网友喜爱。娱乐圈这股“花美男”风潮也影响着青少年跟青少女的审美观,已经引起官员重视,忧心年轻男子变得越来越女性化,希望透过立法防堵。中国学者认为,中国青少年在“韩风”与一胎化的影响下,确实阳刚性不足,但并非女性化,支持教育部增加体育课程,以激活男学生的阳刚之气;也有分析人士认为,中共试图创造法律来引导价值,以符合主政者的统治权力,正形塑“习近平时代中国特色性别意识”。

政协委员担忧中国“花美男”现象 网友批评性别歧视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15:01 0:00

虽然中国早在魏晋南北朝时代就有号称世间第一美男子的“潘安”(本名潘岳),《晋书》形容他“美姿容”,现代成语也用“潘安再世”、“貌若潘安”来形容一位男子的美貌。但提到现代“花美男”,大家可能会联想到韩国,像是艺人宋仲基﹑朴宝剑﹑李准基、防弹少年团等韩团“小鲜肉”们,他们在国际间大受欢迎。韩国这股“花美男”风潮也吹进中国,美国著名投票网站曾举办“中国最帅男艺人”票选,上榜者不乏“花美男”系列,例如王一博、鹿晗等。

防止青少年女性化 政协委员提案

台湾中央社报导,中国一项防止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近日在中国掀起关于女权的论战,有人批评官方加深“性别刻板印象”,助长“性别歧视”;但也有另外一群人认为,“女拳都疯了吗,这样都能打拳?”、“现在连阳刚之气都提不得了?”

这项由中国政协常委斯泽夫提出的《关注和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趋势》的提案,他说是因为自己观察发现,现在中国青少年有柔弱、自卑、胆怯等现象,追求小鲜肉式的“奶油小生”,他称其为男孩子“女性气质化”,认为这种趋势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理,必将危害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

斯泽夫建议要大量增加男性体育教师,以增强“男性化”影响。中国教育部也对该提案做出答覆,表示将适度改进体育教师教学方法和形式,更注重学生“阳刚之气”的培养。

网友批评性别歧视

不过,网友还是发表大量负评,包括:“男生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胆怯,温柔也是人的性格。”、“女性是贬义词吗?”、“哪有什么男性化、女性化,放下性别刻板印象,正视每一个善良正直的人才是最重要的”、“要培养阳刚之气,首先请先尊重女性”等等言论。

虽然官媒央视在官方微博缓颊,宣称男性在风度、气概、体魄等方面表现出刚强之气,是一种美,但阳刚之气并不等于简单的“行为男性化”。教育更应注重培养人的担当和责任感。但网友还是不埋单。

政协委员上海王先生告诉美国之音,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中国青少年受到“韩风”影响,爱美之心也与时具进,不只女生爱美,男生也爱美,因此现在很多年轻男子愿意化妆:“近代有很多男生受到现代女性的审美趋势影响,现在女生都很喜欢长得很清秀,很帅,有点美,有点妖冶的男生,所以很多男生对外表特别重视,想透过化妆、整容、微整,让外表看起来更好。在我的角度,我觉得这可能就是一个大家爱美的一个倾向吧!”

王先生表示,他自小接受中国九年义务教育所认知到的男性化,是要有责任感与能力及担当,王先生希望的是男性有良好而健康的体魄,展现出阳光、正向的一面,拥有良好的三观,而不是娇滴滴的感觉,但更需要改变的应该是男孩的责任感。

男女展现各自特征社会才能融洽?

中国一位不愿具名的大学教授对美国之音说,青少年的阳刚之气就是大胆、果敢、勇于承担责任,而不是小鸟依人;现在很多青少年无法承担责任、躲避、不敢竞争,那即叫做缺乏阳刚之气;女生则应多一些小鸟依人、委婉曲折的表达意向。男女各自展现不同的特征, 社会才能融洽。

他说:“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讲的,女的像男的,女的也要半边天,男的能干,女的也要能干,这种就是性别错乱。譬如说一个家庭里面,女的张牙舞爪,男的躲避退让,这个家庭搞不好的,因为家庭是一个社会的细胞;如果反过来,男的敢做敢为有担当,女的比较委婉依附,但不是指经济上的依附,这个家庭就和睦了。”

根据新华网报导,国务院妇儿工委办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项目专家、广东省中山市教研室科研部部长冯继有认为,男孩“女性气质化”的观念缺乏社会性别意识,以为性别气质是刻板的两极,觉得男阳刚、女阴柔才自然、正常。他表示,将“柔弱、自卑、胆怯”等归为“女性气质”,是对女性的贬低,性别气质是一道多样化的光谱,不存在简单固定的男孩样,和与之完全不同的女孩样。

该名不愿具名的教授指出,以他在校园所见,鲜少看到有男同学化妆、涂口红,或许在演艺界有不少“花美男”,但男学生若有化妆也仅属个别情况,并未成为一种校园趋势,因此政协委员的提案有点多虑了,不用太去担心青少年会变成女性化倾向。

这名教授说:“女性化就是男生的审美打扮像女生,这是属于同性恋的人,这种人不会影响大多数男性的行为方式。现在的男性阳刚不如以前,但是你要说他女性化倒未必尽然。阳刚不足跟女性化是两个概念,女性化就是阴柔之气,阳刚是另外一个阶段,所以我们(青少年)既不是阴柔,也不够阳刚。”

政协委员斯泽夫认为,男孩子“女性气质化”的现象,很可能是独生子女政策下“娇生惯养”的伴生现象。

韩风、一胎化 助长阳刚不足

那位不具名的教授也认为,中国青少年不够阳刚,除了受“韩风”花美男影响之外,过去的生存环境和工作性质都都跟现代大不相同,现在很多工作都是坐在办公室里办公,说话腔调与行为举止讲究温文儒雅,自然不会像过去动辄挥拳那般“阳刚”。

此外,受一胎化影响,每个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宝,父母、学校呵护得太好,孩子凡事有依靠,自己无需有担当,又学校很怕小孩子发生意外将很难跟父母交代,因此取消很多体育活动,比如有的学校不做拉单杠或跑步运动等。长久下来,青少年的阳刚之气自然下降,但并非阴柔。

他强调:“男生跟女生应该各有自己的性别特质,男生就是阳刚,女生就是阴柔,你不能因为要求男生的阳刚就认为是歧视了女生,这个不对的,这个女权主义恐怕就过头了,没有这个必要的。女性就应该是阴柔的,男性就应该是阳刚的,学校的教育就应该表现他们各自性别特征。古希腊雕塑的特征很明显,男生就是男生的样,女生就是女生的样。”

他说,支持教育部多多增设竞争性的体育课活动,恢复青少年的阳刚之气,他同时也并不担心女同学多上体育课后,会变得越来越“阳刚”或是“男性化”:“同样的竞争型活动,女生她的心理跟生理不一样,你怎么样也不会变成阳刚;而男生的生理基础在外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他就马上就变成阳刚了,就跟同样的温度可以让鸡蛋孵出小鸡,但没有办法让石头变成小鸡是一样的道理。”

这位教授强调,中国青少年存在的是阳刚不足的问题,而非女性化;官方要激活的正是这种阳刚之气,但并非避免女性化,可能是定义不够清楚。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教育部家庭教育指导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孙云晓接受新华网采访时也说,该提案虽有些概念不够准确,却提出一个重要问题,即男女青少年都需要运动,学校和家庭不仅满足不了他们运动的需要,还剥夺了他们承担责任的体验,同时伴之以过重的学业压迫,这是一个真正的成长危机。而“女性化”一词有歧视女性之嫌,也需要防止形成刻板印象。

台湾亚太防务研究中心研究员黄惠华。(黄惠华提供)
台湾亚太防务研究中心研究员黄惠华。(黄惠华提供)

台湾亚太防务研究中心研究员黄惠华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在联合国大会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25周年高级别会议上,通过视频发表谈话,强调男女平等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追求习近平时代中国特色性别意识

黄惠华说,从中国共产党理论传承儒家、道家思想对于性别诠释的角度分析,中国共产党强调男女平等,儒家与道家思想重视阴阳调和。儒家赋予女性“三从四德”的行为要求,迫使妇女处于从属地位,并将其角色限制为女儿、妻子与母亲,行为规范在家庭领域;道家则强调阴阳平衡、男女平衡。因此从中国官方角度来理解,性别的差异性不是由现实生理因素所决定,而是建立在家国历史发展下,代代相传的陈规观念所决定,并且投射在一个人、群众或者社会团体上,形成所谓的性别刻板印象。然而,阴阳调和难以走到真正的男女平等,这恐怕是中国社会的矛盾。

她说,中国官方对于男性的刻板印象为独立、进取、自信,与“男性女性化”阴柔、懦弱的形象不符。中国和谐文化思想核心的基本原则为天人合一、大一统、和谐,其中和谐为最高价值,这种和谐不仅是阴阳协调,更有助于社会稳定。

黄惠华说:“在中国共产党理论与儒家、道家思想下,最重视的是整体社会和谐,在中国社会文化历史发展下的性别差异基础下,男女本质应该是具互补性的,共同创造出家庭或者社会和谐氛围。因此『男性女性化』倾向,也有破坏社会和谐的意象存在,所以中国官方要的是『阴阳平衡』,而非『性别平等』,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习近平时代中国特色性别意识』。”

法律变成钳制思想的工具

台湾世代教育基金会董事王智盛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日本、韩国有很多“花美男”男团,认为“中性化”或是“无性化”大概是现今青少年的流行文化之一,本身问题不大。真正的问题在于习近平强调依法治国下,可以看到有越来越多的人“上行下效”,把法律拿来当作钳制思想和表彰各种正当行为的工具。但极权国家的背后缺乏人民选举跟国会监督制衡机制,这个提案可以看出就是一个玩法、弄法的明显例子。

台湾世代教育基金会董事王智盛。(王智盛提供)
台湾世代教育基金会董事王智盛。(王智盛提供)

王智盛表示,共产党强调无产阶级与社会主义,男女分歧并不大,相较于其他儒家东亚社会,不论是台湾还是日本,共产党都来得更为尊重女性;现在却有政协提出防止青少年女性化,多半是为了迎合习近平思想或是迎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念。在接下来的两会,应该会看到更多为了迎合习近平思想所提出的提案。

王智盛说:“什么时候具有习近平特色性别思想会去强调这个东西(男性化、女性化),我只能啼笑皆非!中共试图以创造法律来引导形塑价值导向,透过法律设计把价值往他(习近平)想要的方向去形塑,而这个价值其实是符合他的统治权力,或是符合他想要的,不管叫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或是习近平思想,不管叫什么,符合他想要的一个价值面向。”

王智盛还说:“我觉得这个提案的本身,它要彰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气概,这种气概之下的中国男性应该是要战狼性格,怎么可以女性化,我觉得它的逻辑是这样子。这个逻辑就是要去呼应习近平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男子应该要有雄赳赳气昂昂的气概。”

对于中国教育部想要加强体育教育,以打破男性女性化倾向,用以培养男子气概,平衡体力与心理健康,台湾亚太防务研究中心研究员黄惠华表示,体育教育跟培养男子气概的文献并不多,难以证明两者有因果关系。男性与女性表现出来的行为差异,不必然来自于生理特征的差别。性别差异的言教还包含了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行为研究等等,建议中国政府在性别议题的研究上,应打破中国传统文化规范,以科学与方法研究才能真正了解男性与女性在社会中的作用。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特朗普2.0国安团队成形 对中更强硬?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2:31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