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网信办上星期二6月21号召开“全国跟帖评论专项政治视频会议”,针对互联网上的跟帖评论,称其“乱象扰乱信息传播秩序”,提出要清理不符合多条政治规定的信息,并且推广所谓“阳光跟帖”。
有分析指出,这实际上是具体封杀互联网上的言论自由,强制舆论一边倒;中国官媒称,中国的舆论体系与西方不同;舆论引导在中国体制中是正当的。那么,政府使用国家资源来塑造舆论方向究竟是否正当?今天请到的嘉宾是:中国独立分析人士舒可心先生和美国普林斯顿中国学社执行主席陈奎德博士。
舒可心先生说,其实这个问题还谈不上是打压,而是限制。明年就要召开十九大,那么中国政府是习惯于让媒体和言论一片歌功颂德之声的。但凡是控制舆论的政府,都习惯于营造这种氛围。另外,由于经济和政治环境的变化,政府更不希望听到不好听的声音,所以他们会有这样一个决定。
陈奎德博士认为,对于外资的传媒和社交媒体,恐怕谷歌和脸书等公司是很难进入中国的,现在如果可能变化的话,那么应该也是朝更加难的方向走。中国政府要引导舆论其实可以,但是不能封别人的口。封杀别人的声音是违宪的。
舒可心先生表示,中国政府现在没法直接管制民众言论,所以现在控制媒体和社交网络。现在,中国的出版自由其实还根本没有形成,所以像脸书等不受政府控制的媒体出现才有可能真正的言论自由。现在中国政府其实还没有摆脱战争思维的影响。这么多年来,共产党都没能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其实并非恶意揣摩中国共产党。引导舆论其实是一个双刃剑。
对于这次会议提出的所谓“九不准、七个底线”,陈奎德博士说,这种底线是针对国民的思想状态,就是不能发表对于政府不利的言论。但问题是这种思想是不应该被限制的,所谓的战争思维就是把国民当敌人,这样一来。政府的统治基础是非常脆弱和不牢的。言论是一个制度的矫正器,如果对言论限制过多,那么这个政府就会什么都看不到,从而导致重大的灾难。
舒可心先生认为,由于互联网导致的国际间交流,这个世界已经非常紧密地连接了起来,很多普世的价值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一个国家里,民众是不应该因为说错话,说了话而被处罚的。现在中国政府缺乏对于言论的自信,但是,言论的传播其实利于中国的发展,政府不应该惧怕言论的传播。
陈奎德博士说,其实政府是不拥有所谓的网络和言论的主权的。信息的自由流动、人们出版、说话、思考的权利不是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禁止和拥有的,除了中国俄罗斯这类政府,这种所谓的“网络主权”的提法没有得到国际承认。如果中国政府一直在这种问题上违反基本的国际秩序,那么中国可能会走向越来越孤立。
中国离完全开放媒体还有多远?陈奎德博士认为,这个说长可以非常长,但是也有可能非常短。这个取决于中国政府是否对这个问题有自信,如果有自信,当下就开放其实也并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中国政府在历史上做了一些错事,但是实际上坦诚面对历史,允许不同的言论,他们仍然会得到国民的支持和拥护。但是现在中国政府是没有自信的,正在加深国民的不满。
陈奎德博士表示,习近平政府在这个问题上做的比以往几届政府更加强势,这体现了政府对于这类问题的自信心更加弱了,危机可能更重了。他们主观上对于自己的危机的判断和惧怕越来越强。
中国是否惧怕所谓的“和平演变”?舒可心先生说,其实和平演变未必不是好事,在二战后世界形成了新的格局,而且社会主义阵营最后也没有抵抗过资本主义阵营,所以国家都不得不融入了世界经济体系。一旦融入了世界经济体系,那么和平演变就一定会到来的,其实对于民众来讲,生活水平提高了,那么所谓的和平演变其实并没有什么坏处。至于清算的问题,其实只要你真诚面对历史,人民是可以理性面对过去执政党在专制下必然犯下的错误。重要的是记住过去的错误,是为了防止以后的错误。未来,中国肯定要走向更加开放更加宽松的环境,所以还是应该抱有一定的信心。只要经济稳定,政治上就能更加开放。发挥言论自由对于政府的纠错功能,对于现在的政府来说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
《时事大家谈》完整收看:http://bit.ly/VOAIO-youtube
订阅VOA YouTube频道:http://bit.ly/dingyue-youtube
YouTube视频: 整治网络跟帖评论,“舆论引导正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