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总理莫迪6月22日与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谈,两国关系也进一步获得深化。专家分析,美印在有关供应链和国防工业的协议是双边合作的重要议题,但新德里仍未全面倒向华盛顿,双方并非盟友而是战略伙伴。此外,邻近印度的东南亚各国外交政策仍大致不变,避免在美中之间选边站。
“今天在印美关系史上具有特殊意义。 我们全面的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已谱写新的篇章。”这是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于周四(6月22日)与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在白宫举行联合记者会时发表的最新谈话。
在莫迪来访同时,拜登也盛赞两国关系“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强大、更紧密且更有活力”,并在稍早欢迎莫迪时表示,“本世纪世界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都需要印度和美国共同努力和领导,我们也确实这样做了。”
在联合记者会之前,拜登与莫迪已进行二个半小时的闭门会谈,这也是莫迪于6月21日开启的为期4日美国行的重头戏。双方并在会后发表联合声明,确认美印作为全球紧密伙伴的愿景。
莫迪这次访美行是2009年以来印度总理对美国首次正式国事访问,受到各界高度关注。斯坦福大学南亚研究学者阿尔赞·塔拉波雷(Arzan Tarapore)稍早对美国之音说,若这次美印峰会如人们所预期,将可能是一个真正将双边关系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的拐点”。
美印合作 学者:供应链、国防领域是关键
据拜登与莫迪会谈后的联合声明,美国和印度将加强人工智慧(AI)、半导体、供应链及国防等领域的合作。观察人士分析,两国关系深化旨在共同对抗来自中国的威胁。
联合声明指出,印度将从美国通用原子公司(General Atomics)采购MQ-9B无人机,而将在印度组装的MQ-9B“将增强印度武装部队跨领域的情报监视与侦察能力"。
此外,此份声明也显示,印度已成为矿产安全伙伴关系(MSP)的最新一员,可望“加速全球多样化和可持续的关键能源矿产供应链的发展”。
在莫迪对美进行国事访问同时,美国飞机引擎大厂通用电气公司(GE)发布新闻稿,宣布与印度国有航空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industan Aeronautics Limited)签署备忘录,双方将共同为印度空军生产F414涡扇发动机,成为“强化两国国防合作的关键项目之一”。
台湾政治大学外交学系副教授兼战略与国际事务硕士在职专班执行长陈秉逵表示,在华盛顿与北京加剧竞争之际,印度正试图利用美中目前紧张的态势、以及它与中国关系下探的情况,藉由与美国达成一系列协议以寻求更多的实质利益,其中有关供应链韧性及国防能力的提升,对印度可说是最为关键。
陈秉逵告诉美国之音:“在这次(莫迪)访问的重点,第一个就是供应链韧性的增强,对印度来说,像生产国防武器、或者是科技产品所需要的一些主要的原物料,对印度来说是很重要的。第二个就是跟国防工业的合作有关系,美国的GE会跟印度合作去生产飞机引擎,现在乌克兰战争以及就是中美关系恶化,使得美国愿意提供这样子的技术,这个是印度会把握的一个契机。”
新德里未全面倒向西方
不过,即使美国及其盟友在与中国的对抗中频频对印度寄予厚望、印度也将中国视为严重威胁,但陈秉逵提醒,到目前为止都无法说印度“真正加入了所谓的西方阵营”,只能说印度愈来愈愿意敞开合作的大门与西方接触。
陈秉逵说:“它(指印度)仍然很小心的维持它的自主性,不希望造成对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任何一个依赖的机会,在这样的状况之下,你很难说印度是围堵政策、甚至有人会说是新冷战一个要角,它目前来看比较像是利用现在情势,来发展自己、来壮大自己的一个中等强权。”
印度智库“中国分析及策略中心”(Centre for China Analysis and Strategy)研究员夏海娜(Namrata Hasija)也认同陈秉逵看法,表示由于印度自1947年以来独立起即奉行的“不结盟”外交政策并未改变,即便印度和美国近几年来关系逐渐升温,但目前两国仍比较像是“伙伴”,而非“盟友”。
夏海娜告诉美国之音:“是的,事实是我们愈来愈往美国靠拢,我认为印美关系在过去十年急速深化。但我也想说,靠拢并不意味着我们是美国的盟友。虽然我们并非美国盟友,但我们是美国的战略伙伴。”
中国逼印度向美靠拢
由目前印度为剑指中共的“四方安全对话”(Quad)的成员国、也参与由中国、俄罗斯为首的上海合作组织也可看出,新德里并不希望只被归类在某一阵营,而是同时与中国和西方接触。
不过,夏海娜表示,印度和中国军队于2020年6月在边境加勒万河谷(Galwan Valley)发生的致命死伤冲突,让两国关系荡到谷底,至今仍未完全解冻,因此新德里虽然仍保持不结盟政策,但预料未来与华府关系,会受北京压迫而愈走愈近。
夏海娜说:“为什么印度也向美国靠拢?因为我们需要西方高科技技术以用于我们的军事,而它确实变得非常重要,因为印度和中国的关系处于历史最低点,比 1962 年(中印边境)战争后的情况更糟糕。印度和中国之间的信任似乎已荡然无存,像是加勒万河谷事件,就是中国人非常有计划和战略性的举动。当然,我们想平衡我们与美中之间的关系,但是中国人让我们别无选择。”
华尔街日报上月报道,印度5月拒绝为境内驻点最后2名中国官媒记者续签签证,使得当地已无任何中国驻点记者,是1980年以来首见;然而,4月有2名印度驻中国记者也被拒签,显现两国紧张氛围仍未缓解。
缅甸、南中国海需中支持 印尼外交政策料不变
莫迪此趟访美行除了可能改变美、中、印三方关系,其未来外交政策的走向也成东盟国家观察重点。
尽管截至目前为止,东盟及东南亚各国并未对莫迪对美国的国事访问发布任何正式声明,不过在印度总理赴美前几天,东盟与印度高级官员才于新德里举行会议,回顾合作并讨论如何在有共同利益的领域,进一步强化双方合作。
近年来,东南亚已成华府与北京争相扩展影响力的区域,但印度也持续加强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的联系,双方并与去年11月宣布成为全面战略伙伴。据台媒中央社日前报导,印度副总统谭克哈尔(Jagdeep Dhankhar)曾表示,东盟可谓印度“东进政策”(Act East Policy)的重要支柱,亦是印度印太倡议的核心。
然而,谈到印尼等东南亚国家是否可能在近期追随印度,积极深化与美国的关系,3位东南亚的观察人士一致给予否定答案。
有关印尼部分,印尼巴查查兰大学(Padjadjaran University)国际关系学系副教授雷扎亚(Teuku Rezasyah)分析,由于该国于明年举行总统大选、还将竞选2029-2030年任期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同时与印度一样,也是“不结盟运动”(Non-Aligned Movement)的一员,不太可能轻易在此时改变其外交政策。尤其,印尼今年还是东盟轮值主席国,更不愿意与北京徒生龃龉,而在缅甸内战和南中国海议题上失去中国支持。
雷扎亚告诉美国之音:“在这个非常关键时刻,印尼正应对缅甸议题,需要得到中国支持。此外,印尼还在推动“南中国海行为准则”(COC)的谈判,目前正在进行二读,所以我们不希望中国不得不认为,印尼在改变其政策上别有用心。”
大马深化与中科技合作 避冲击与美关系
至于马来西亚方面,马来西亚智库战略及国际研究院(ISIS Malaysia)外交政策与安全研究项目研究员汤玛斯(Thomas Benjamin Daniel)表示,安瓦尔·易卜拉欣(Anwar Ibrahim)在去年11月担任大马总理以来,就誓言要扩大投资数位经济产业,而安瓦尔在今年3月底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时,双方也强调要加强科技领域的合作,因此在美中对垒态势分明之下,预料吉隆坡短期内也不会跟随新德里脚步,扩大与华盛顿的政治联系。
汤玛斯告诉美国之音:“我认为对于马来西亚来说,技术、数位贸易和经济部门,是政府不仅要加强且增加投资的关键优先领域。中国是目前马来西亚最大的贸易伙伴,我们持续维持与他们的合作也是很自然的事。大马所面临的挑战是,我们如何让(美国及中国)两个大国相信这种合作不会在政治上影响双边关系。”
越南致力在美中间取得平衡
另外,今年与美国可望关系升级、一直以来与中国在南中国海主权争端上最为强硬的越南,其外交政策是否在莫迪访美后有所变化也获各界关注。
对此,越南胡志明市国家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大学国际关系讲师黄心光(Huynh Tam Sang) 对美国之音表示,由于美国和印度都在南中国海上对抗中国扮演积极角色,越南相当欢迎美国与印度进一步牢固双边伙伴关系,但由于河内目前仍维持在美中间求取平衡的外交政策,与华盛顿的合作空間将受限。
黄心光说:“越南非常坚持多元化和多边主义,因此虽然在印度加强与美国的关系后,越南可能效仿印度,与美国在某些领域进行合作,但我想合作领域将受到限制,比如仅限于经济部分、文化或是国防合作。我认为越南仅会遵循其传统的外交政策方式,把握与美国和中国的现有关系。”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