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23:45 2025年1月11日 星期六

何清涟:公私合营2.0版始点:国资入股视频公司


腾讯网站截图
腾讯网站截图

编者按:这是何清涟为美国之音撰写的评论文章。这篇特约评论不代表美国之音的观点。转载者请注明来自美国之音或者VOA。

5月23日,腾讯财经刊登消息,国家广电总局建议,包括优酷土豆和聚力在内的视频网站在6月10日之前,与国有股东单位签订不具约束性的协议,向这些国有股东出让至少1%的股份作为特殊管理股。此前路透等媒体刊登的类似消息终于被证实了。

中国评论者准确地将此称作公私合营2.0版。不过,中国政府的这一深谋远虑,在2015年9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通称为《国企改革方案》)中,已经非常清晰地阐述过了。只是当时都将方案中提到的混合所有制指为私有化,我当时在《“国企改革方案”的风,姓私还是姓公?》一文中指出是要化私为公,而非化公为私。

为何选视频公司做为切入点?

选视频公司这个网络公司的分支做为切入点,可以满足两个需要:

一是信息控制的需要。尽管互联网目前还未被正式当作传媒产业,但传媒业对互联网的倚重已成定势,互联网已经成为传媒的翅膀;没有互联网,传媒信息无法得到即时传播,控制互联网就等于控制了传媒业。有人说,这国有特殊管理股只有区区1%,起不了大作用。这还真是小看了中国政府,政府要这1%特殊管理股,本也只是为了名正言顺安插人员贴身监管。就算没有这1%股份,政府派个人来蹲点,也没有哪个企业敢拒绝。在中国政府看来,以政府之威权,加上这1%的股份,算是先礼后宾了。

二是满足中国政府筹谋已久的化私为公之需要。2015年《国企改革方案》下达,我就在《“国企改革方案”的风,姓私还是姓公?》一文中指出:《方案》第十八条称:“鼓励国有资本以多种方式入股非国有企业。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资本运作平台作用,通过市场化方式,以公共服务、高新技术、生态环保、战略性产业为重点领域,对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强的非国有企业进行股权投资”。

也就是说,发展前景不好的民营企业大可放心,国企不会光顾你。但如果效益佳、市场前景好,国企将不请自来,主动上门收购部分股权或壳资源,躲是躲不掉的。与制造业相比,互联网等科技公司,当然属于“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强”的朝阳行业。

基于上述理由,在中国政府看来,选择这些经营性文化产业,取得1%的特殊管理股是“顺理成章”之事,这些民营企业是不是愿意,恐怕不在政府考虑之列。

腾讯财经的文章还抱一点侥幸心理,说“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有关支持文化企业发展的文件中亦明确指出,‘探索实行特殊管理股制度’的范畴是‘按规定转型的重要国有传媒企业’,民营企业并不包括其中”,“事实上,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及国企改革中亦未有实施特殊管理股的先例”。

如果腾讯老板马化腾认为自己有随驾访美之功,算是通天人物,那么最好看看当时与他一同随驾的百度老板李彦宏的现今处境。在中国活着,就得明白“共产党的政策象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法律都可以随时修订,更何况只是政府文件,没有先例也可以创造先例出来。

公私合营2.0版是温柔一刀

有人问我,国有资本放股视频企业,是不是只在几个行业试点,不会全面开花?因为2013年一份有关“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首次提出“特殊管理股”,但该文件只说了“对按规定转制的重要国有传媒企业探索实行特殊管理股制度。”

这点,我可以很肯定地回答,只要有利可图的行业,最后都难以避免国资入股。2015年《国企改革方案》第十六条称,“坚持因地施策、因业施策、因企施策,宜独则独、宜控则控、宜参则参,不搞拉郎配,不搞全覆盖,不设时间表,成熟一个推进一个。改革要依法依规、严格程序、公开公正,切实保护混合所有制企业各类出资人的产权权益,杜绝国有资产流失”。对这类重要的政府文件,我的经验是一定要逐行逐句读,不能一目十行。用互联网时代的快餐式阅读,肯定会漏掉重要信息。从“改革要依法依规”开始,可以暂且略过,但是,前面一定要仔细读,既然是“因地、因业、因企”施策,“不设时间表”,就是说随时随地可以开始,某家企业今天不在国有股参股范围,不意味着明天不在。

还有人问我,会不会像1950年代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那样残酷,资本所有者最后除了定息之外,一无所有?

这我倒是相信不会,因为时势完全不同。

1950年代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比农业与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容易推行,原因在于当时工商界人士已领教过“三反”、“五反”的厉害。在“五反”高潮的一、两个月内,上海有一千多人跳楼自杀。上海工商界人士当时打听政治行情,用语是“今天又有多少空降兵?”指代的是“今天又有多少人跳楼自杀”。卢作孚是毛泽东曾表彰过的中国民族工商业四大代表之一,被迫跳楼自杀;上海“冠生园”品牌创立者冼冠生,因不堪凌辱跳楼身亡。尽管毛泽东声称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是个“说服、动员、批评、组织的过程”,要等到“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但工商界有了“三反”“五反”的运动经验,对毛的的真正意思领悟得很清楚,知道在“说服、动员”之后,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识时务者为俊杰”,在荣毅仁等“红色资本家”的率先垂范下,敲锣打鼓,乖乖地将自己经营的全部产业交给了中共。到1956年底,全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全部实现了国有化,中共完成了一次“有世界意义的伟大历史事变”。成千上万个想不开的资本家、小业主跳楼自杀,则被中共斥为“罪有应得”。

习近平不需要走到那一步,因为他要入股民营企业,主要是要在盈利企业中插足并控制之。他要企业,也要善于经营的企业家。如果将企业全部收归国有,逼企业家走人,就没有人为企业赚钱了。国有企业的经理层是什么料,他非常清楚。因此,在推行“混合所有制”时,这刀子下得会温柔一些,比如说服、动员,晓明利害,劝说企业“让”出一些股份,与政府合资。如今中国的民营企业家,都是多年与政府打交道磨出来的人精,当然明白政府的“说服动员”是“敬酒”,“敬酒”不吃,接下来就是难以下喉的“罚酒”了。

最后想提醒一下,关心自己家业的民营企业家们,不妨认真学习一下2015年《国企改革方案》,弄清楚该方案的要点不是全部国有,而是要实行“混合所有制”,这“混合”二字包含两重意思,一是鼓励私企拿钱购买国企股份,成为股东。但股权配置比例是以国有资本为大头,私企只能处于从属地位,没有决策权与话事权。二是国资可以入股私企。从方案颁布至今已逾大半年,关于政府鼓励私企购买国企,还没看到媒体报道过响应政府号召的“先进典型”,也许还在“选角”或者“诞生”过程中。如今倒是看到政府采取主动,屈尊要求参股私企。民营视频公司大概是因为盈利与前景都不错,且事关信息控制的党国大业,因此中了头彩。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