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国防部透漏,德国陆军可能在明年首度访日,与日本陆上自卫队进行联合训练。专家指出,德国的印太战略指南为德日军事合作奠定基础,最终将进行到签署相互准入协议”(Reciprocal Access Agreement, RAA)的谈判。
从印太战略指南开展的德日军事合作基础
随着印太局势日益紧张,欧洲各国近年来参与印太事务的频率提高,在印太地区拥有海外领土的法国和英国陆军近年来纷纷为展开训练而派遣部队赴日本与自卫队进行共同演训,德国也开展类似的行动。
德国国防部长皮斯托瑞斯(Boris Pistorius) 5月初表示,德国陆军预计最快明年赴日,与日本陆上自卫队进行联合军事演习。这将是双方首次正式联合训练。皮斯托瑞斯说,德国对中国可能在南中国海提出主权要求,以及东中国海钓鱼岛周边局势感到担忧,因此正在为促成在日本进行联合训练展开磋商。
德国海军与空军此前已在日本与自卫队实施了训练,护卫舰、补给舰及战机今年也将在印太地区活动。德国海军护卫舰将参与包括日本海上自卫队在内的多国间训练,8月下半月将停靠日本港口。德国战机计划在7月下半月与日本航空自卫队展开训练。
当代日本研究学会副会长、台湾成功大学政治系教授王宏仁曾经在德国长期从事国际关系研究。他对美国之音指出,德国总理朔尔茨(Olaf Scholz)是中共20大以来第一名赴中国访问的欧洲国家领导人,也是今年第一位访问中国的西方国家领导人。但是在促进德中经贸关系之上,德国的印太战略早在朔尔茨上任之前就已确立。
他说:“在德国朔尔茨总理2021年12月上任之前,德国于2020年9月率先发布了一份印度太平洋战略指南,这是德国首次揭示其对印太地区的战略方针。从此,德国与日本在军事关系上的合作日益密切,合作的基础也是从此时开始积累的。”
王宏仁表示,日德两国2021年首次举行国防与外交部门的2+2对话,同年11月进行了首次日德海上联合演习。朔尔茨上台后,德国依然持续增加对印太安全的关注和实际作为。
德国明斯克大学博士彭涛在接受美国之音的采访时表示,德国2023年6月德国发布了针对中国的首份国家安全战略,延续了2020年的印太战略方针,这也反映在德国和日本持续加强军事合作。
彭涛说:“近年来,特别是俄乌战争爆发后,德国拓展和增强了与日本的军事合作。与日本增进军事合作是德国对扩大其在印太地区安全政策承诺的一部分。”
欧洲关系专家,台湾东海大学政治系副教授林子立指出,日本和德国政府2023年签署了《采购和交叉服务协议》(Acquisition and Cross-Servicing Agreements, ACSA),这有利日本自卫队和德国军队得以相互补充军备,有助于未来联合演练时的后勤保障,也强化双边国防关系。
他对美国之音说:“这标志着日本对外军事战略的前进,同时德国也能将军事力量投射到印太地区。从谈判的快速进行到缔结仅耗费数个月,归功于日本的积极推动,显示了其对外军事互动的重要性。”
林子立认为,下一步就是仿效日英签署“相互准入协议”,日德之间很可能启动相关谈判。他表示,这将更有助于稳定印太地区的局势,特别对于全球关切的台海安全很有帮助。
英国对台海表态最硬 德法因地缘与经贸因素较为保守
德国外交部长贝尔伯克(Annalena Baerbock)4月访中时警告中国不得对台湾动武,而柏林正在密切关注台海情势。此外,德国5月7日派出两艘军舰前往太平洋进行长达数月的训练,包括参与美国海军为首的环太平洋军演(RIMPAC)。德国防长表示,不排除双舰将会通过台湾海峡。
另一方面,法国总统马克宏去年9月访问中国后曾指出,欧洲要避免因台湾议题被卷入美中冲突之中,许多分析人士认为德国对于台湾议题的态度明显较为强硬。
对此,欧洲关系专家林子立表示,法国也持续派遣军舰通过台湾海峡,其实英国、法国、德国对台湾的看法都已经有了很大转变,从过去视台湾为欧洲与中国关系的潜在麻烦制造者,到如今视台湾为“志同道合”的价值伙伴。他说,欧盟在处理台湾问题的主要政治挑战在于价值与经济利益之间的冲突,各国的措施自然有所差异。
林子立指出,英国印太事务国务大臣特里维廉(Anne-Marie Trevelyan) 指出,伦敦和台北之间是“牢固的非官方关系”,联系台英关系之共同利益与维护台湾的安全和繁荣。加上英国的对台言论也与澳英美军事同盟(AUKUS)安全协议的措辞相呼应,显示出台湾在伦敦的印太战略中的重要性。他认为,在英、德、法三国之中,英国最有可能向台海部署部队,而德国、法国必须考虑来自俄罗斯的威胁,在台海军事部署的可能性比较低。
林子立说:“德国国防部长也在5月7日表示,台海和南海(南中国海)的紧张局势给航行和贸易带来压力,可见在印太地区支持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对德国十分重要。”
林子立认为,在台海安全上要对中国达到有效的威慑力,还是需要法国、德国和英国采取集体因应措施,而不是个别以文件或声明表达。
德国明斯克大学博士彭涛表示,德国和英法在处理台湾问题上确实有所不同。他指出,过去英、法在印太地区都有殖民地,法国是唯一在印太地区拥有海外领土的欧盟国家。而在与中国的经贸关系上,德国则比英国和法国要密切得多。
彭涛说:“德国主打组合拳,也就是在地缘政治紧张时期,确保一个中国政策连续性的同时,反对任何一方单方面改变台海两岸现状,并向中国发出警号:对台湾的军事行动或经济政策扼杀将对北京造成严重的外交和经济后果。”
台湾成功大学政治系教授王宏仁认为,德国对于台海问题的表态与英国和法国没有太大的差异,只是在具体行动上较为保守。他指出,法国不仅是欧洲唯一定期派遣军舰通过台湾海峡的国家,还公开宣示其政府原计划每年进行两次巡航。2023年9月法军舰已三度通过台湾海峡;而德国对于是否通过台湾海峡仍持模糊态度。
他说:“到了2024年5月,在公开执行的数个月训练任务中,德国仅以‘不排除通过台湾海峡’作为其公开立场。这种保守的态度并不意味着德国对印太地区的稳定不感兴趣,而是在处理方法上更加低调和谨慎。”
王宏仁表示,德国对于台海安全的政策与措施会随时视中国在印太地区的最新作为而调整。
中国以间谍与分化试图反制欧洲对印太事务的参与
关于欧洲各国陆续在印太安全上扮演更积极角色,中国自然有所反应。
台湾成功大学政治系教授王宏仁认为,除了在南中国海、东中国海以及台海周边扩大军事行动之外,中国也正在加强欧洲境内的间谍行动。
他说:“鉴于最近在欧洲发生的多起中国间谍事件,这显示了中国政府正试图通过搜集情报和监控特定目标人物来进行预先的反制行动。”
王宏仁指出,这些间谍行动是为了提前布局以应对可能的外交或军事对抗,因为中国很可能依照往例对积极参与印太地区军事活动的欧洲国家实施经济制裁,同时通过外交渠道对欧洲国家施加压力,并试图削弱欧洲国家之间的共识和合作。
台湾东海大学政治系副教授林子立指出,从习近平访欧行程可见中国对欧洲是采取三个层次分而治之,分离美欧、分离德法、分离欧盟之会员国。
他说:“利用德法之间对于中国电动车是否要课征关税有歧见,德国企业因为担心中国报复而反对征税;法国则与欧盟一致都支持提高关税,凸显欧盟两个最重要领导国家的分歧。”
德国明斯克大学博士彭涛认为,北京将欧洲积极参与印太事务的行动视为欧洲的战略自主表现。
他说:“在中国看来,欧洲主要国家军队积极参与印太地区的军事活动,除了加强与美国印太战略的因应和协调外,也是欧洲战略自主的一种表现,其核心是‘既不要成为中国的附庸,也不会与美国完全结盟’。”
彭涛表示,北京采取的是两手策略,一方面提高欧盟战略定位、支持欧盟战略自主以反制美国,同时也合理管控中欧分歧,防止欧盟战略自主走向与中国对抗的方向。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