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9:38 2025年1月11日 星期六

揭谎频道:中山二院多名医生罹癌引发舆论风暴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又称中山二院)官方网页截图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又称中山二院)官方网页截图
李立律师

李立律师

上海锦赋律师事务所律师

“说欢迎调查,转头就拆了实验室。这让我想起法庭上的个别奇葩,他们会在法庭上把借条或者合同抢过来吞肚子里。不过,至少这些吞借条的人,从来不会在吞之前说欢迎审核借条。”

很可能真实

近日在微博上,有关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又称中山二院)年轻医生集体患癌的消息引起舆论风暴。该院三名年轻医生在该医院树华乳腺癌中心学习和工作后,均于2023年被诊断出患有癌症。

这则消息开始于一张微信聊天截图,显示一名黄姓医生确诊后被其导师踢出群聊。

这个话题迅速登上微博热搜,网民们质疑多名年轻医生同时罹患癌症是否与该院实验室的环境以及试剂安全有关。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是三级甲等医院,由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管。该院是中国第一家西医医院,其癌症研究也在中国首屈一指。

该院11月8日发表声明,证明三名在树华乳腺癌中心实验室工作、学习过的研究人员罹患癌症,两名是乳腺外科医生,一名是进修人员。这三人均于2023年被确诊,分别罹患胰腺癌、滑膜肉瘤和乳腺癌。

中山二院于2023年11月8日发表声明,证明三名在树华乳腺癌中心实验室工作、学习过的研究人员罹患癌症。
中山二院于2023年11月8日发表声明,证明三名在树华乳腺癌中心实验室工作、学习过的研究人员罹患癌症。

医院声明表示,该院实验室“一直严格按照规范统一管理,对所有实验人员都有开展实验前安全和规范操作培训。”

“鉴于个体癌症发生的诱因极其复杂,诚挚欢迎有关部门组织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调查, ”声明说。

微博上,拥有近九万粉丝的上海锦赋律师事务所律师李立对医院接受调查的诚意提出质疑。

“说欢迎调查,转头就拆了实验室。这让我想起法庭上的个别奇葩,他们会在法庭上把借条或者合同抢过来吞肚子里。不过,至少这些吞借条的人,从来不会在吞之前说欢迎审核借条。”

拥有近九万粉丝的上海锦赋律师事务所律师李立对医院接受调查的诚意提出质疑。
拥有近九万粉丝的上海锦赋律师事务所律师李立对医院接受调查的诚意提出质疑。

这种说法很可能是真实的。

就在该院发布声明表示诚挚欢迎第三方机构评估调查的当天,微博上流传的图片显示,11月8日,处于舆论风口浪尖的乳腺癌中心实验室被拆除。愤怒的网民质疑医院试图毁灭证据。

微博上流传的图片显示,树华乳腺癌研究中心的实验室在11月8日被部分拆除。
微博上流传的图片显示,树华乳腺癌研究中心的实验室在11月8日被部分拆除。

该院此后证实,实验室只有走廊的储物柜被拆,而这是6月消防检查时的要求。该医院科研与学科建设部主任林桂平,实验室确实于8日拆除了一排储物柜,并指出柜子里的物品是实验室人员的普通实验耗材,没有试剂。

微博上的网民对这个说法并不买账。

网友Capa说:“摆明了要拖,等人没了等热度过去就糊弄过去了。”

“这么肯定的为啥拆实验室?此地无银三百两,”另一位微博用户吼丽靴特说。

豆豆在晴天网友写道:“大张旗鼓的调查,悄无声息的跑路。”

微博网民质疑中山二院拆除实验室的做法是为了销毁证据。
微博网民质疑中山二院拆除实验室的做法是为了销毁证据。

11月9日,中国科协发声,表示“彻查实验室安全刻不容缓”。

一些微博大V也对此进行评论。官媒《环球时报》前总编胡锡进说,中山二院在8月拆除处于事件风暴眼的乳腺肿瘤中心实验室,而院方工作人员说这只是“例行消防检查”而“检修的日子恰巧就是今天。”

“这一回答非常模糊,进一步增加了疑问,让很多人相信有‘破坏现场’的行为发生,”胡锡进说。

胡锡进“强烈建议”中山二院举行一个高度开放的记者会,“要允许记者现场提出尖锐问题,并允许网上直播记者会”。他认为,这才能向公众澄清基本事实。

研究表明,与普通民众相比,经常处理癌症研究实验室材料的研究人员患癌症的风险明显更高。研究得出结论,此类实验室必须执行严格的安全规范,包括采用先进的通风设备和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长加以限制。

2023年5月25日, 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癌症疫苗研究所内,科学家凯文·波茨 (Kevin Potts) 正在培养的卵巢癌细胞。(美联社图片)
2023年5月25日, 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癌症疫苗研究所内,科学家凯文·波茨 (Kevin Potts) 正在培养的卵巢癌细胞。(美联社图片)

中山二院事件也让人们再次聚焦中国医院实验室的安全规范问题。中国的经济观察网本月访问了五名在实验室里工作或工作过的医学生,以了解他们在实验室工作的经历。

接受采访的多数学生表示,他们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实验室安全培训。他们的实验安全主要依赖导师、师兄师姐的言传身教,以及自己的安全意识。

“我们的防护知识只停留在知道戴手套和口罩,至于为什么戴?哪些东西对身体有损害,大家不清楚,”一名要求匿名的学生对经济观察网说。

与此同时,接受采访的医学生说,由于毕业标准的提高和医院对科研要求的提升,“泡在实验室”已经成为了医学生的日常。

评论区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