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22:16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揭谎频道:语境移花接木,俄造谣称拜登曾威胁损毁“北溪”管道


瑞典海岸警卫队发布在瑞典波罗的海经济区上空拍摄的照片显示北溪一号管道天然气泄漏的景象。(2022年9月28日)
瑞典海岸警卫队发布在瑞典波罗的海经济区上空拍摄的照片显示北溪一号管道天然气泄漏的景象。(2022年9月28日)
玛丽亚·扎哈罗娃

玛丽亚·扎哈罗娃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

“美国总统拜登必须回答美国是否在2022年9月25日和26日将其威胁付诸行动——这两天里,北溪1号和北溪2号的三个分支管道发生事故,初步认定是管道破裂,可能是爆炸造成的。”

错误

上周,用于从俄罗斯输送天然气至欧洲的北溪1号和2号管道被疑遭破坏,由此引发一场环境灾难和相互指责。

这两条管道的破裂导致甲烷泄漏到北海。虽然各方迄今未能确切知道管道破裂原因,但许多人将矛头指向俄罗斯——俄罗斯受益于天然气价格飙升,也受益于侵乌战争升级所产生的恐惧因素。

而俄罗斯则将嫌疑矛头指向美国。

俄外交部发言人玛丽亚·扎哈罗娃(Maria Zakharova)将美国总统乔·拜登(Joe Biden)2月7日说过的话作为指控美国的证据。

在社交媒体平台Telegram上,扎哈罗娃称

“美国总统拜登必须回答美国是否在2022年9月25日和26日将其威胁付诸行动——这两天里,北溪1号和北溪2号的三个分支管道发生事故,初步认定是管道破裂,可能是爆炸造成的。”

但问题是,扎哈罗娃的做法将拜登在俄罗斯尚未入侵乌克兰时作出的表态置于错误的语境之下,混淆视听。

资料照片:北溪一号天然气管道的设备。(2022年3月8日)
资料照片:北溪一号天然气管道的设备。(2022年3月8日)

中国媒体也纷纷跟风报道俄方对美国的这一指称。拜登当时做表态的视频片段也在中国社交媒体上成为热门话题,成为美国“威胁”破坏输气管道的证据。

经常活跃于推特上批评美国和其盟友的中国驻贝尔法斯特总领事张美芳10月1日在其推特账号上发布一张政治讽刺漫画,示意美国是炸毁输气管道的黑手。

基于震级监测台的震级读数显示管道破裂处发生了爆炸,欧盟委员会将管道破裂归咎于蓄意破坏。丹麦和瑞典首相均表示此事故是“蓄意行为”。

北溪1号和北溪2号的长度分别为745英里和767英里。其中,北溪1号管道在9月初被俄罗斯无限期关闭,其理由是管道维护过程中出现技术故障。俄罗斯这一决定的宣布是在七国集团(G7)同意对俄罗斯石油设定价格上限的几小时之后。在俄罗斯2月24日全面入侵乌克兰的前几天,德国宣布推迟批准北溪2号项目的开通运行。

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几周前,拜登在白宫与来访的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Olaf Scholz)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时被问及,朔尔茨是否已向美国保证,一旦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德国就会“关闭”(“pull the plug”)北溪2号。

在那次记者会上,拜登说,如果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就不会有北溪2号了。我们将终结这个项目。” 朔尔茨补充说,“我们已紧密做好一切准备,如果乌克兰遭军事侵略,我们将采取必要的制裁措施。”

因此,拜登当时这番表态的语境是——德国和美国是否会通过阻止该项目的运行以向俄罗斯施加经济压力。俄罗斯向乌克兰开战前,德国一半的天然气供应来源于俄罗斯(欧洲四成的天然气供应源于俄罗斯,其中大部分的运输需途径乌克兰)。

关闭项目与炸毁项目设施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情。

2月23日,在俄罗斯正式承认位于乌克兰东部顿巴斯的两个分离地区“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独立后,德国宣布暂停对北溪2号的许可证颁发和认证工作,美国宣布制裁负责建设该管道的北溪2号AG(Nord Stream 2 AG)公司。北溪2号AG公司在瑞士注册,其母公司是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这是一家国有巨头。

正如拜登承诺的那样,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入侵确实导致了北溪2号项目的关闭。

美国官员已表示,有关美国或其盟国炸毁这两条天然气管道的说法是“荒谬的”。

9月28日,白宫新闻秘书卡琳·让-皮埃尔(Karine Jean-Pierre)在谈到扎哈罗娃就拜登2月表态所做的指控时表示

“听着,是这样的,总统当时说的是(北溪2号)将不会被投入运行,我们将就此与德国合作。他是对的,因为德国在2月份采取了冻结措施,在座的各位当时都对此进行了广泛报道。所以,总统当时所说的正是这个。”

9月28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内德·普莱斯(Ned Price)说:“认为美国以任何方式参与了对这些输气管道的破坏的想法是荒唐的。”

俄罗斯官方已否认了俄罗斯是管道泄漏幕后黑手的说法,克里姆林宫称此指控“是可预见的和愚蠢的”,同时声称美国已得利于向欧洲供应液化天然气。

据俄罗斯塔斯社(TASS)报道,9月29日,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对土耳其总统雷杰普·埃尔多安(Recep Erdogan)表示,对输气管道的“史无前例的破坏”是“国际恐怖主义行为”,俄罗斯打算召开联合国安理会紧急会议讨论这一局势。

第二天,普京更进一步明确指责是美国及其西方盟友炸毁了输气管道。他在9月30日签署条约,正式启动吞并被俄军部分占领的乌克兰四州领土的程序。普京在当天的演讲中称:“对盎格鲁-撒克逊人来说,制裁还不够:他们开始从事破坏活动。这令人难以置信,但事实就是,他们组织进行了对波罗的海海底北溪国际天然气管道的爆破......谁能从中获利,每个人都很清楚。”

随着欧洲无法再获得俄罗斯的天然气,欧盟国家一直在争先恐后地囤积天然气,并在冬季之前寻找替代能源供应。欧盟国家的目标是在年底前减少15%的消耗,其中部分方法是调低暖气,使用节能型照明以及关闭部分非生活所必要的照明,等等。

尽管俄罗斯未能再向欧洲输送天然气,但战争引发的能源价格飙升为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带来了丰厚的收益,该公司在8月份公布了创纪录的收入和利润。

对于那些觉得俄罗斯是幕后黑手的猜测,当中的大部分分析角度是:对俄罗斯而言,所炸毁的只是两条没有在使用的管道,但这么做可以是一种向即将“挨冻”的德国施压的途径。

欧洲能源分析师苏里亚·贾延提(Suriya Jayanti)在9月29日发表于《时代》杂志的文章中写道

“爆炸的消息传出后,天然气价格确实一下子大幅上涨......但除了这一非常短期的结果外,这场破坏几乎不会(为俄罗斯)带来其他任何优势了。让任何人对于把爆炸归咎于俄罗斯有所迟疑的唯一因素就是这一点逻辑上的说不通是——这些(爆炸)(对俄罗斯来说)没有太多的战略或战术意义。

“然而,考虑到俄罗斯也一直将乌克兰各地的能源设施作为狂轰滥炸的目标,这种迟疑是短暂的......鉴于俄罗斯能够将乌克兰能源基础设施作为袭击目标——仅其中一次轰炸就让500万乌克兰人陷入一片漆黑——普京单纯就为恐吓欧洲而炸坏北溪1号和2号看来还是挺可能的。”

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的几位分析员在9月29日撰文表示,俄罗斯是“头号嫌疑人”。文章写道

“近年来,俄罗斯针对欧洲-大西洋海底基础设施附近的活动有所增加。大西洋两岸的政府以及北约都曾发出特别警告,称俄罗斯潜艇出现在北大西洋海底电缆附近......

“但是,克里姆林宫对自己的输气管道发动袭击的动机尚不完全清楚。俄罗斯可能是在向欧洲和西方发出警告和信号,表明它愿意把民用基础设施作为目标。今天对天然气管道的攻击可能预示着明天对海底数据电缆的攻击。

“此外,通过切断向欧洲输送俄罗斯天然气的管道,俄罗斯可能是在向欧洲发出信号,表明决定切断双方能源关系并脱钩的是俄罗斯,而不是欧洲,而且没有回头路。这似乎与传统看法相矛盾,也就是觉得俄罗斯是希望欧洲在今年冬天会因能源成本上涨而屈服,会寻求撤回制裁并向乌克兰施压以进行谈判。但普京可能现已意识到,这样的希望是空想的——特别是在欧洲已经找到了为过冬补充天然气供应的方法的情况下——他现在正在诉诸新的手段。”

(同时请参阅美国之音《揭谎频道》本篇文章的英文版。)

评论区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