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2:02 2025年2月22日 星期六

中国实施榴梿检测新规打击泰、越出口,分析称贸易或成施压工具


资料照:一名马来西亚小贩手捧马来西亚盛产的榴莲。
资料照:一名马来西亚小贩手捧马来西亚盛产的榴莲。

正当中国与东盟官员在马来西亚积极讨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3.0 版升级议定书之际,泰国与越南向中国出口的榴梿却因北京新实施的检测规定而受到重创。观察人士分析,中国此举可能带有食品安全以外的考量,把贸易作为施压的工具。业内人士认为,尽管部分东南亚国家开始寻求市场多元化,但短期内仍难摆脱对中国的依赖。

据中国商务部官网上的最新讯息,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特别联委会2月20日(星期四)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中国与东盟十国负责贸易的官员和东盟秘书处官员均出席了会议。双方认真落实中国与东盟领导人共识,就3.0版升级议定书制订、文本法律审核等事项进行深入讨论,并一致同意加快推进后续工作,为签署协定做好准备。

然而,正当中国与东南亚官员积极商讨如何扩大双边经贸合作之际,泰国榴梿协会(TDA)副会长、同时在泰国东部的维舒山(Wishusun)榴梿园担任负责人的杰特·辛图帕特(Jate Sinthupatt)却无奈表示,泰国目前对中国的榴梿出口,正因中国近期实施的新检测规定而面临阻碍。

中国海关总署(GACC)在1月表示,发现超过100个货柜的泰国榴梿黄色染料2号,即中国所称的“碱性嫩黄”超标,因此拒绝让这批榴莲入境。中国昆明海关随后确认,自2025年1月10日起,所有从泰国和越南进口的榴梿必须提供黄色染料2号检测报告,整个出口流程预计会花上18天时间。

尽管黄色染料2号可以使榴梿看起来更加鲜黄诱人,但这种主要用于麻、纸、皮革等的工业染料,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2B类致癌物。中国卫生部在2008年将其列为非食用物质。

泰国农业与合作部 2 月 6 日的报告称,又有多达64,671公斤的泰国榴梿也因为遭检验出黄色染料2号而被中国拒绝进口。这些榴莲目前已透过掩埋方式处理。

泰国农业与合作部部长娜盧孟(Narumon Pinyosinwat)2月初访问了中国,与中国海关总署署长孙梅君讨论了泰国水果进口事宜。《曼谷邮报》2月18日的报道援引娜盧孟的话说,在加强食品安全和污染筛检流程后,泰国榴梿仍将是中国的首选。她对此充满信心。

这位官员表示,泰国是中国最大的水果出口国,泰国榴莲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最大,达到57%。泰国每年至少出口价值 1,300至1,400 亿泰铢的榴莲。预计到 2025 年,榴莲的出口额还将增长。

泰国榴梿协会副会长杰特说,目前仍难以估算中国检测新规对泰国榴梿产业带来多大影响,所幸目前正值榴梿的淡季,他们正好可以趁此加强品管,以便符合中国的规定。

他告诉美国之音:“泰国政府、农民和出口商正在准备检查程序,对每批产品进行化学物质的检测,所以实际(出口到中国的)数字可能会更糟。”

除了榴莲的出口会减少意外,中国的检测新规也对榴莲的价格产生影响。

据泰国媒体新新闻英文报(Khaosod English)报道,1月份被拒收的那批榴梿虽然之后得以在泰国最大蔬果批发市场“泰市场”(Talad Thai)持续贩售,但价格从最初1公斤230至240泰铢(约6.82至7.12美元)的收购价腰斩至1公斤110至120泰铢(约3.26至3.56美元)。另外,中国拒收这些榴莲还迫使出口商停止收购。

新新闻英文报预估,泰国榴梿被拒收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能高达5亿泰铢(约1,483万美元)。

资料照: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举行的马来西亚榴莲节的促销员在猫山王榴莲摊位前工作。 (2017年11月4日)
资料照: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举行的马来西亚榴莲节的促销员在猫山王榴莲摊位前工作。 (2017年11月4日)

中国检测新规也影响到越南的榴莲出口

不过,泰国并不是唯一遭中国拒收榴梿的国家。专注于全球水果和蔬菜产业的新闻媒体“Produce Report”报道,受到中国新规影响,越南西部各省淡季榴梿价格较去年同期下降逾50%。

越南西部一位榴梿采购公司的姜先生本月稍早对“Produce Report”表示,中国海关出台新的检验规定对越南榴梿出口造成很大影响,导致许多货物的清关延误,出口价格更因此大幅下跌,许多先前已支付大批订金的买家只能选择放弃订金。

根据越南蔬果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月越南蔬果出口额约4.17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5.2%,主因就是越南近期榴梿对中国的出口中断。

美国之音致电越南多间榴梿商,询问中国新检测措施对其影响以及商家有何因应措施,但业者大多不愿多谈。

不过,越南农业暨农村发展部次长冯德进(Phùng Đức Tiến)稍早强调,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榴梿市场,越南农民需要改进种植方式,以保住这个价值高达约70 亿美元的市场。

泰国榴梿协会副会长杰特在接受美国之音访问时也强调,中国作为买家,有权要求更好的品质,因此提高检测标准并非不合理。

中国榴梿检测新规背后藏政治考量?

根据统计,中国去年榴梿进口额达创纪录的69.9亿美元,其中从泰国进口的最多,进口额达40亿美元;其次是越南,进口额为29亿美元。

台湾国立中山大学政治学研究所教授兼所长陈宗岩分析,虽然中国官方以质检为由拒绝这泰国和越南部分榴梿进口,但过往研究显示,中国经常透过非关税壁垒来影响其他与其经贸往来频繁的国家,而这类措施通常与双方的政治关系有关。

陈宗岩以泰国为例进一步表示,虽然泰国与中国看似并没有出现太严重的政治分歧,但他推测,或许是美国与泰国近期已达成一些共识,让北京意识到需要利用这种方式对泰国“预先示警”。

他对美国之音说:“泰国总理没几天之前才访问中国,照我们把它当成战略筹码的这个假说来看,有可能他们其实谈的一些事情是没有这么相谈甚欢的,是不是中国要用一些可以算是一种示警的状况来去说,你是不是要再考量一下我们之前没有谈好的一些事情。泰国或许它是不是跟美国政府之间也有一些在bargain(讨价还价)的状态,在中国的眼中是一个需要去警告它,你一定要在美国跟中国之间选边站(的情况)。”

学者:北京将贸易作为武器

日本智库横须贺亚太研究协会(YCAPS)研究员、专精东南亚研究的萨姆·巴伦( Sam Baron)则认为,中国可能是借此宣扬自己在东南亚的区域经济影响力。

他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虽然很难说清楚中国为何决定对榴梿进口实施这项新要求,但这几乎肯定是一种实力展示,以表明其对该地区榴梿市场和贸易规则的主导控制权。”

巴伦指出,台湾和菲律宾过往也曾遭遇类似状况。

他说:“例如,2021年3月,中国以有害生物为由禁止进口台湾凤梨,但这实际上是对台湾不遵守北京要求的惩罚行为。又例如,2012年,菲律宾和中国海军舰艇在南中国海斯卡伯勒浅滩(Scarborough Shoal,中国称黄岩岛) 附近对峙后,中国对菲律宾实施了新的香蕉进口限制作为报复。”

他进一步表示,虽然中国主导、包含东盟成员国在内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降低了贸易壁垒,但由于泰国和越南的榴梿出口在过去三年激增,但中国希望表明仍能掌控局面,即使违反协议规定,也能实施限制。

“因此,这可能表明中国对越南和泰国感到不满,或警告东南亚国家不要与美国等对手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他说。

泰国工业联合会(FTI)本月初表示,随着美国特朗普(Donald J. Trump)2.0时代提高美国进口产品关税的政策迫在眉睫,泰国需要准备与华盛顿进行谈判,来扩大与美国的贸易。

中国主导下东盟中心性面临挑战

泰国清迈大学经济学副教授、东盟研究中心主任尼西特(Nisit Panthamit) 告诫说,鉴于东南亚国家的其他水果或是农产品也或许因中国突然其来的新规而遭受出口阻碍,因此东盟应预先准备预防。

尼西特告诉美国之音:“尽管新的检测规定是从榴梿开始的,不过,其他产品可能也将受到相同的程序对待,而泰国在这方面的应对能力也将受到考验。”

尼西特进一步分析,就榴梿市场来看,除了越南和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也正试图扩大榴梿出口至中国的贸易额,这可能凸显的是东盟整体贸易对中国的高度依赖与脆弱性。

据统计,中国去年一整年从菲律宾进口榴梿的贸易额约3,250万美元,马来西亚是570万美元。

据《雅加达邮报》报导,在泰国大批榴梿遭中国拒绝进口后,印尼农业部园艺总局花卉主任利弗迪·卢克曼(Liferdi Lukman)表示,这将为“印尼直接向中国供应榴梿创造机会”。双方预计在3月达成冷冻榴梿运输协议。

尼西特认为,东盟国家应加强协调,落实中国与东盟的有关贸易协议。

他说:“我们必须达成共识,达成东盟中心性,因为东盟水果出口项目的标准应该来自相同的规定。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和东盟的(相关)协议必须认真对待,且应真正落实这些条款。”

东盟贸易对中依赖难解 长期布局市场分散

泰国榴梿协会副会长杰特说,有鉴于中国新规已经冲击泰国多数榴梿商的生计,当地业者可能考虑逐步开发新市场,以降低对中国的依赖。

杰特说:“出口商正在进行讨论,以扩大买家。但榴梿确实是一个小众市场,所以我们可能先考虑跟中国有类似需求的市场,也许住在欧美的中国人就可能是我们的第一个(移转市场)的目标,再来可能会考虑进军中东或是印度市场,但他们对榴莲仍然不太了解,因此我们仍努力于行销跟推广我们的榴梿,让他们能逐步接受榴梿味。”

中山大学的陈宗岩则指出,从榴梿市场乃至于整体贸易来看,中国虽然是东南亚各国贸易上不可或缺的伙伴,但东盟内部市场的潜力同样不容忽视,而可能来自北京的经济胁迫更可能加深东南亚各国间的贸易往来。

陈宗岩说:“虽然中国对于东南亚各国来说,都是贸易依存度非常非常高的国家,但是东协(东盟)这10个国家彼此之间的贸易量,其实是不输这些国家跟中国的贸易量。再加上中国要是一直用这种威胁式的方式,想要透过贸易的这种制裁来去控制这些东协国家个别的外交政策的话,只会让他们更反感,东协说不定自由贸易区、还有本身的贸易关系,可以更自由化,合作的程度更高。”

横须贺亚太研究协会的巴伦也提出与陈宗岩类似的看法,但他也说,从泰国、越南和马来西亚农民必须透过相互竞争,来争抢中国在榴梿市场上愈来愈来强大的市场占有率来看,东盟短期内仍很难摆脱对中国市场的依赖。

巴伦说:“就对更广泛的贸易关系的影响而言,中国已经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成员。理论上,一些东盟国家可以根据《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第19章的争端解决机制,来对中国提起诉讼,但这样做可能会带来沉重的政治代价。”

评论区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