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贸易组织官员星期二(6月1日)就中国限制某些原材料出口提出批评。中国方面通过官方媒体对此作出辩解,称此举并未违反世贸组织规则。贸易专家表示,出口限制在世贸组织规则中属“灰色地带”,中国是否违反有关规则还有待世贸组织方面作出判断。此外,中国媒体披露,中国拟加强对稀土矿开采的控制。
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6月2日载文称,中国为保护环境以及削减贸易顺差而限制某些原材料出口的措施是与世贸组织的规则相符的。
世界贸易组织在一天前发布的两年一度的中国贸易政策评估报告中批评说,中国通过限制某些原材料出口以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做法或许并非达成这些目标的最佳途径。世贸组织还担心这样的政策会给中国制造业创造不公平的优势。
世贸组织正在就欧盟、美国和墨西哥等经济体就中国管制原材料出口的政策所提出的申诉进行调查。这些原材料包括焦炭、锌、铝土矿、镁、锰和黄磷等。上述评估报告说,中国的出口管制会降低特定产品的出口量,并使供应转向国内市场,导致这些产品的国内价格面临下调压力。
华盛顿智囊机构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贸易问题专家加里·赫夫鲍尔(Gary Clyde Hufbauer)说,中国在某些原材料生产上处于几近垄断的地位,因而它对于这类原材料进行出口管制在世贸组织框架下形成了两方面的问题。他说:
“一个法律方面的问题在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议定书中是否有相关文字限制中国对出口进行管制。在世贸组织框架下的第二方面的法律问题是,对这些产品的出口管制是否等同于对使用了稀土和其他管制原材料的出口制成品进行补贴...如果这可以被视作补贴或者类似补贴的措施,那么它便可能违反世贸组织的相关规则。”
不过,赫夫鲍尔强调,这些行为是否违反了世贸组织的有关法规尚无法得以清晰判断,或者说,这算是处于“灰色地带”的问题。他说,这还要看世贸组织方面在6到9个月后对此作出什么样的判断。
此外,有关中国政府拟收紧对稀土矿开采控制的消息也可能进一步加深外界对原材料出口管制的担心。
新华社6月2日的报道说,据有关消息来源透露,作为政府打击非法开采及巩固储备努力的一个部分,战略稀土材料将仅限由少数国营企业进行开采。报道说,中国工信部和国家发改委已经将有关拟案提交国务院审批。
稀土元素是17种化学元素的合称。这些元素被广泛用于防务系统,包括导弹、卫星和雷达等。在民用和商业领域,稀土也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例如汽电混合动力汽车、风力涡轮机、以至电脑硬盘、手机、照相机和节能灯泡等都需要用到这些元素。
中国控制着全球近97%的稀土元素供应。外界认为,中国在稀土市场上的主导性地位使它拥有对市场的控制权,进而影响到全球的稀土供应和价格。华盛顿智囊机构传统基金会亚洲研究项目研究员成斌(Dean Chang)说,中国政府针对稀土矿产出口和开采的管制措施意在影响市场,并通过限制出口来保障中国本国产业的需求。他说:
“中国方面希望通过作为世界最大的稀土矿产供应地位来影响价格,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同时阻止其他国家的生产者与之竞争。”
新华社的报道提到中国方面对稀土矿产价格的不满。它说,从1979年到2009年,该矿产的价格仅仅上涨了20%多一点,而过去十年的需求却激增了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