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陷债务危机的中国地产商恒大集团周一(1月29日)遭香港高等法院裁定清盘,成为香港史上最大宗的开发商清盘案件。对此,分析人士表示,恒大在香港遭强制清盘具有标志性,但后续能否在各中国城市执行仍有变数。虽然中国官媒普遍定调,恒大“保交楼”努力不受影响,但恒大母公司清盘会不会引发子公司的财务压力及上下游厂商的债权恐慌,乃至拖累保交楼的进展,仍有待观察。
恒大的债务重组计划历经近一年半的讨论、7次延迟后,香港高等法院最终做出勒令清盘的决定。据港媒《无线新闻》周一引述法官陈静芬的说法称,恒大债务重组方案数月来毫无进展、且该公司已资不抵债,因此决定颁令清盘。
恒大遭令清盘 股价暴跌后盘中停牌
恒大曾是中国的房地产龙头,但过度杠杆操作下,于两年前出现债务违约困境,遭一家注册在太平洋岛国萨摩亚的债权公司呈请清盘,目前恒大总债务额已逾2.5万亿人民币(3500亿美元),直至上个周末,双方仍然未能就债务重组方案达成协议。
恒大去年7月曾发布财报显示,2021-2022年连续两年分别亏损6862.2亿元和1258.1亿元人民币,合计净亏损金额超8120亿元人民币。
香港法院强制清盘令一颁布,在港股上市的中国恒大、恒大汽车、恒大物业周一随即于盘中停牌,其中中国恒大股价大跌超20%,子公司恒大汽车则跌超18%。
根据香港法律,清盘令意味着恒大管理层将让渡公司的控制权,转交由法院任命的“清算人”介入,并进入下阶段的资产盘点,以及将集团所余资产变现还债的法定程序,以保障债权人的权益。
针对强制清盘裁决,中国媒体《21世纪经济报道》周一引述恒大集团执行总裁肖恩的回应称,法院裁决结果与恒大希望进入债务重组的初衷相悖,他只能表示:“已尽全力、非常遗憾。”
肖恩说,恒大经营陷入巨大困难,加上创办人许家印等集团实质控股股东已多人被捕,公司也遭证监会立案调查,以致无法满足境外债务重组所需的法定条件。但他强调,会继续稳步推进“保交楼”的后续处置。
中国楼市惨淡 恒大债务重组困难
对此,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的时事评论员司令认为,香港法官不愿再给恒大更多的时间,一方面是因为谈判过程中未见恒大还款的诚意,另一方面,中国总理李强1月中旬透露,2023年中国总体经济仅成长5.2%,还有广州放宽限购令等消息,都可看出,中国房地产复苏力道不足,恒大就算想卖房、处理庞大债务,也很困难。
司令告诉美国之音“这些都表明了,没有充足的市场信号,包括中国的宏观经济基本面能够支撑恒大,在未来能够把业务走出它现在的低谷。”
然而,由于恒大多数的资产位于中国内地,不在香港法院管辖范围,而且尽管中国最高法院与香港律政司签署的《关于内地与香港相互认可和执行民商事判决的安排》1月29日也同步生效,但港媒分析普遍认为,由于中国法律制度不透明,该清盘令能否在中国各大城市执行,仍有变数。
分析:清盘令执行耗时且有变数
香港电台周一引述会计公司立信德豪董事兼业务发展及市场总监林鸿恩的预估称,因恒大资产遍及海内外,清盘恐至少需时5年。另外,就资产价值的核实、相关权益及后续的债务处置等都很花时间,尤其恒大多数资产及债权人在中国,需与各地律师、涉及的地方政府机构和法院程序配合,这增加了清盘的复杂性和难度。林鸿恩形容:“今次清盘是前所未见、具标志性的案例。”
比起境外债权的处置,中国媒体更关注的是,恒大后续的“保交楼”能力和进度。此前有媒体估计,恒大在全国的“烂尾楼”项目超过1300个建案,总涉及162万个楼房单位,总苦主数约高达5、6百万人。一旦恒大母公司遭清盘,恐引发庞大的滚雪球效应,让旗下各子公司也连带陷入更严峻的财务压力。
对此,《每日经济新闻》1月29日引述一位不具名资深律师的看法称,中国恒大集团的母公司遭香港法院勒令清盘,短期内不会影响到“恒大地产”等在中国境内的子公司,顶多是母公司所持有的子公司股票遭清盘,但不会连累旗下公司,造成“恒大地产”也跟着破产,进而冲击到中共最重视的“保交楼”进度。
此外,根据中国2023年4月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商品房消费者权利保护问题的批复》的规定,预购房者拥有未完工楼盘的“超级优先权”,无论是要求交付房屋或是楼款返还,都优先于承包商等工程建设单位或其他债权人,因此该报道分析,就算恒大集团财务回天乏术,但“天塌不下来”,保交楼仍有机会。
地产龙头遭清盘 学者:恐冲击消费信心
对此,在台湾北部桃园的中央大学经济学系教授邱俊荣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如果中国法院也承认香港法院的强制清盘判决,开始在中国境内清算恒大债务,牵连的范围就会大幅扩张,不仅可能对其他中国内地的房产业者产生骨牌效应,从建材商到家具商等上下游业者也恐难以幸免,急着催款讨债,甚至不愿再投入成本保交楼。
邱俊荣分析,中国维系房地产业活络的最重要条件就是“楼得继续盖,人得继续买”,但接下来最大的问题恐怕是,就算官方力推“保交楼”,但眼见地产商随时可能遭清算,无论第三方或是购房者都望之却步,在供需两头都减少的情况下,造成建商债务重组越来越困难。
邱俊荣告诉美国之音:“从房地产业者、关联性的产业到银行、到很多的人民(烂尾楼主)都被牵扯在里面,形成整个经济一个非常大的往下拉的力量,如果后续还有其他的(房企)业者也面对一样的状况(强制清盘)的话,雪上加霜,(中国)总体经济越来越下行的情况,可能越来越明显。”
邱俊荣指出,整体而言,由于中国民众将六成的财富资产都押在房地产,另外两成配置在股市等金融资产,随着房价大跌、人民资产缩水的窘境已经蔓延到股票市场,等于一般民众有80%的资产都严重亏损,未来势必冲击到他们的购买力,进而对中国的经济和消费造成恶性循环。
陆挺:保交楼关键在政府注资兜底
不过,保交楼的任务恐不能只靠房地产商来执行,最终关键可能是中国政府要不要注资兜底。
日本野村证券香港分公司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陆挺去年底就预测,全中国在2015-2020年间烂尾的楼盘约有2000万户,开发商恐需3.2万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才能保交楼,他说,即便央行已向房企释出5500亿人民币的贷款纾困,但后续仍有2.7万亿元人民币的资金缺口。
因此,陆挺认为,中国房市问题无法靠商业银行贷款救市,他在去年11月27日发布的报告称:“北京恐须扮演最后的出资方角色来挽救房市,保交楼。”
他直言,北京若不愿兜底保交楼,烂尾楼问题今年恐危及社会稳定。反之,则可提高建材和建筑工人的需求,刺激房市并促进金融稳定。
不过,香港博威环球证券 (Blackwell Global Securities)首席金融分析师聂振邦看法较为乐观,他以书面方式告诉美国之音,恒大被颁令清盘后,香港恒生指数周一的升幅虽收窄,但终场仍回升逾百点,他说,这代表恒大清盘案已发酵多时,市场早有心理准备。
聂振邦说:“今日不少内房股跟随大市造好,证明市场现时对内地房产前景较早前乐观,倾向认为,恒大清盘应以独立看待,而不会令内房整体发展全然失去信心。”
(美国之音特约记者黄丽玲对本文亦有贡献)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