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11月22日),也就是距离在南非德班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还有一个星期的时候,中国公布了一份迄今最为全面的应对气候变化的白皮书。气候变化问题专家认为,中国在哥本哈根大会遭遇责难后,此次希望寻求以积极姿态赴会;但是,此前导致僵持局面的争议性问题或仍难在这次大会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22日举行发布会,发布了这份名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2011)》的白皮书。这份白皮书主要介绍了中国在“十一五”期间在减缓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以及节能减排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白皮书还透露,为了兑现减排承诺,中国将在“十二五”期间重点从11个方面推出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工作。
纽约时报22日的一篇报导说,这份报告内的信息此前大多已经公之于众,但白皮书本身却是中国在气候变化政策方面迄今最为全面的报告。
华盛顿智囊机构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气候变化问题专家萨拉·拉迪斯劳(Sarah Ladislaw)对美国之音说,一个国家在参加国际谈判前夕发布“立场文件”是很普遍的事;而中国此次发布白皮书,可能与它在哥本哈根谈判时出乎意料地遭到责难有关。她说:
“中国发布这样的报告并不让人惊讶。但是,这并不是它过往一贯的作法。这表明它希望以一种积极,而不是消极的姿态参加这次大会。部分原因在于哥本哈根谈判期间所发生的状况。”
拉迪斯劳说,她不认为中国人当时意识到可能会因哥本哈根谈判遭遇挫败,或者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效遭到责难,因此他们在那一轮谈判后希望确保在随后的谈判中不仅要准备应对具体的谈判议题,还需要在谈判中维护自身的形象。
纽约时报的报导提到这份白皮书中一个有意思的细节:它罕有地对非政府组织的行动表示赞许,因为中国当局通常并不喜欢这些机构。这份报告提到中国对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 Wildlife Fund)的“地球一小时”倡议称许,并称赞了另一个私营机构 -- 能源基金会(Energy Foundation)的工作。
据中国媒体报导,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在白皮书发布会上说,关于京都议定书的第二承诺期问题,可能是这次会议的焦点问题。他还表示,中国政府坚持发展中国家的立场,特别坚持京都议定书要有第二承诺期。
气候变化问题专家拉迪斯劳说,德班谈判对于中国和美国都是艰难的挑战,因为许多重要的议题,例如京都议定书的未来等,都未能得以解决。她说,鉴于中国、美国,以及其他主要温室气体排放国在解决这些争议性问题时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所有国家都在尽力,希望看到这次德班会议能够取得积极的成果。
拉迪斯劳说,一些各方纠缠不休的问题,例如发达国家是否在资金承诺方面,以及减排目标方面做得足够多,以及谁该为历史上的排放负责等问题实际上是无法解决的。她认为,这些问题在德班回合谈判中可能变得更具争议性,因为如果要让京都议定书这样具有法律约束性的机制失效,那么对于谈判非常重要的用以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标准的原则也将消逝。
因此,拉迪斯劳担心,在京都议定书失效后仍能积极推进谈判的轨道尚未得以确定之时,那些具有争议性的老问题会取代实质性议题。她说,那些争议在很大程度上是难以解决的政治性争论。
相关内容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