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6:21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中国将有新土改?两位专家存质疑


中国共产党正在召开第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四天的会期中将讨论的议题包括土地管理制度、农村金融体系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等。这是否意味著中国已经进入新土改时期呢?其效果会如何呢?

中国媒体说,一根中国改革开放的主线贯穿着30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30年后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走向开放三十年之后的今天,中国政府似乎认识到,拥有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村,其改革开放问题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根本所在,是其中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有专家分析,会议讨论的新一轮农村改革可能会进一步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延长土地经营权期限,并且将农村土地承包权从三十年延长到七十年。

那么,被人们称为“新土地改革”的这次行动是否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广大农民目前的处境,改善中国官民矛盾并让农民名副其实地安居乐业呢?

*没有根本突破 流转而非买卖*

北京资深学者、“你可不可以拥有祖国一寸土地”的作者凌沧洲对美国之音表示,中国政府即将进行的这次土地改革并不存在根本意义上的突破。

“他还是在一个原有的圈圈里寻求突破。农村土地承包,土地是集体所有,只不过是让农民在上面做长工而已。现在长工可以把地转给其他长工使用,但是还得做农用,不能做其他用途。”

凌沧洲表示,基于以上原因,中国政府对土地进行改革所使用的词汇不是“买卖”,而是比较暧昧的“流转”。他并说,追朔现任政权的土地改革史,从最初的帮助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到收回土地的合作社,这一切对于农民来说犹如竹篮打水一场空。

*难化解党国政经矛盾*

北京著名法律学者范亚峰表示,中国政府对土地改革做出新尝试是在国际社会对于政治改革诉求的压力之下进行的。但是,这场土地改革的选点并不恰当,因为它化解不了经济改革与政治结构之间的矛盾。

“这个矛盾的化解应该主要靠立法和司法建设的加强以推进对于行政的监督,来使政治和经济的矛盾得以化解。”

*技术层面微调 *

对于土地改革的实质,凌沧洲认为,土地无论是流转还是出让,实际上仍然没有摆脱土地的官有制。而政府之所以研究这类改革,主要因为土地征用问题激起了很多矛盾,同时也为了刺激农民的积极性。不过,他认为,中国政府的改革多半基于试验性,所以作用相当有限。

“党国的很多改革都是摸著石头过河。农民在承包了很长时间以后,必定要对所有权进行呼唤。现在让他在使用权上更灵活,所以我认为这种改革是非常有限的,不过是技术层面上的微调。”

*选举须达乡县 土地配套改革*

法律学者范亚峰认为,万变不离其宗。如果政府要认真致力于化解国家的矛盾,应该在两个层面上做工作。一个层面是扩大基层选举,也就是从乡镇甚至到县都进行选举;第二个层面是对土地进行配套改革,而不是单点突破。否则只能是徒劳无功。

“土地制度的改革在缺少其他配套措施的情况下良好的初衷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矛盾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未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两位专家都认为,中国政府“专攻”土改的愿望虽然是积极的,但是其作用却值得置疑。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三中全会,土地管理制度,新土改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中国就业供需失衡,毕业生怎么办?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0:40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