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2:08 2024年12月29日 星期日

分析:中共干部制度讨论缺乏新意


中国官方媒体近期的一些报道围绕中共官员和地方政府在衡量干部和干部选任制度问题上营造舆论。但有政治学者认为,中共关于干部制度的讨论并无新意。相反,中共党内民主动向逆转,政治体制改革难有突破。

星期一,官方新华网以及多个地方网站引述了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就领导干部的责任所发表的讲话。报道说,薄熙来在日前举行的重庆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上说,“能不能扩大开放,关键在领导,核心在干部,要营造清正和谐、积极创业的行风、民风和党风”。他更是强调说,“只有不称职的干部,没有不称职的百姓”。

薄熙来关于领导干部的这番话在部分网媒和网民间引发了一阵喝彩。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创办的华龙网上一篇署名“黑暗中的舞者”的文章称赞薄熙来关于干部职责的这番话“来得可谓不早不晚、恰到好处、针对性也很明确,就是要量一量领导干部”。该文作者希望薄熙来的话能够“敲醒”那些不称职的干部。

另一方面,河北行政学院党委书记刘日近期发表在中共理论刊物上的一篇文章,详细讨论了要如何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提出要具体化,就是干部政绩要突出、要得到群众公认、要有严明的赏罚制度等建议。此外,刘日还谈及中共党内如何实施“民主选举”,进而具体到所谓“民主测评”和“民主弹劾”等干部筛选方式。

从薄熙来的话到刘日的干部制度意见是否意味中共在干部制度上希望有所作为,进而在“党内民主”,甚至政治制度改革上有推进的意向?

北京的政治学者刘军宁认为,这些其实都没有什么新意:“这个话本身听起来好像是很有道理,其实他没有道理。因为干部有职务、有权力,才有称职不称职。老百姓根本就没有职务,称职不称职根本就不应该成为一个衡量标准。”

刘军宁说,从薄熙来的干部、百姓称职说,到民众所关心的选拔、任用干部的标准,这些都是似是而非的说法:“选拔、任用干部的标准本身就已经排斥了民主。选拔就意味着任命。应该是说选举干部的标准。这个标准(如果是)党内的事情,必须要拿到社会上来讨论;党外要如何选举地方领导,应该有什么标准,要由选民来说了算。”

政治学者刘军宁说,近期舆论谈及和讨论的这些具体的措施,应该与中共在政治体制改革上的转向有关,也就是中共决定将政治体制改革放在“党内民主”上,而不再推行此前谈到过的政治特区和逐级逐层选举等改革。刘军宁认为,这样一来,中共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看起来难有什么突破。

中共“党内民主建设”近期似乎成为政治体制改革方面的热议话题。人民网近日刊载的一篇由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侯光明撰写的文章谈到,应当在中共党内建设民主长效机制,说要“着重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方面创新和完善相关机构”。

但是中共推行党内民主是否意味着这个中国唯一执政党要推动更广泛的政治体制改革?政治学者刘军宁对此持有不同看法。他说:“因为我们关心政治体制改革,关心的是国家的民主化的问题。当国家的民主化被转换成党内的一个民主作风的问题,这个事情的性质就已经完全变了,也已经和大多数人没什么关系了。党的体制民主也罢、不民主也罢,与国家体制都没关系。”

刘军宁进而指出,中共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是要加强党的机构的权力, 而其结果必然是削弱国家机构的权力。他认为,从近期舆论涉及的这些话题只是执政党为了所谓的“政治体制改革”推出的一些话题,但难以看出执政党有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真实意向。

关键词:政治改革,党内民主,政治体制改革,国家机构,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管控经济舆论能否振兴经济、提升信心?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19:16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