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预测,中国和印度这两个新兴经济大国将在2008年展开更加激烈的能源竞争,目前中国虽然占领先地位,不过印度正在急起直追。
分析人士说,与管理混乱、官僚的印度相比,中国财大气粗,积极开展外交,已经同印度尼西亚、苏丹和委内瑞拉等国家签订了长期供应合同。
日本中国当代研究所理事杨中美说,中国的优势是起步早。杨中美说:“中国的优势主要是它起步比较早,在发展中国家下的力量比较大,比如非洲和拉丁美洲打好了基础。那么印度呢,刚刚起步,现在要向海外进军,相对来说要比中国困难一点。”
不过杨中美说,印度也有它的优势,新德里和西方国家分享相似的民主价值观,不会像北京那样受到“中国威胁论”的封杀。况且,杨中美说,印度也有足够的财力和中国竞争。
印度最大的炼油公司印度石油有限公司星期一透露,打算出资30亿美元购买海外石油公司,选择目标是在非洲或者前苏联地区拥有油田的公司。
可是分析人士说,中国在夺取能源目标时动作更加迅猛,比印度下手要快。12月初,中国在投标中击败印度,以11亿美元投资来建造天然气管道,赢得了韩国大宇集团在缅甸开发能源的承包合同。
不过中国和印度都意识到,它们既是竞争对手,也是合作夥伴。
杨中美说:“我看现在中国和印度在这方面避免竞争,双方领导人在今年初和去年都谈到这个问题,要尽可能保持合作,他们已经意识到,一味竞争对双方都不利。如果通过协调,对市场的冲击,对价格的影响都会好一点。”
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出口大国,在制造业的驱使下,对能源需求不断上升。据国际能源机构统计,中国一半的能源靠进口,去年每天消耗716万桶原油,到2010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耗国。
印度对能源的需求也在迅速增长,不过由于印度经济以服务业为主,所以对能源的需求大大低于中国。印度70%的能源依赖进口,每天的原油消耗量是245万桶。
分析人士说,中国和印度是两个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耗量一路上升,当然会对石油供应造成巨大压力,可是油价的上升不仅仅是这个原因。
杨中美说:“因为我觉得西方市场的投机因素,加上实际需要的增长,造成了油价的飙升,忽高忽低,始终在高限上徘徊。”
杨中美说,中国和印度的发展需求还不至于促使油价上升到如此高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