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6:46 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美中高层对话偏重贸易能源安全


由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和中国副外长戴秉国主持的第二届美中高层对话目前正在华盛顿举行。舆论认为,和8月初的首轮对话相比,这次对话的议题更为广泛,而贸易、能源和安全仍将是双方最关切的内容。不过观察人士说,作为新建立的两国间总体性沟通机制,对话的首要任务还是要谋求战略互信。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埃雷利星期三对媒体表示,美中两国将在对话中讨论如何“解决双方的分歧,并帮助中国以建设性、积极和互利的方式发挥实力”。而中国驻美国使馆发言人储茂明也在同一天表示,对话将借着两国元首上个月在北京会晤的良好势头,继续谋求双边关系的稳健发展。

中美间每年两度高层对话最初是由胡锦涛主席去年在智利APEC峰会期间与布什总统会晤时提议的,并得到美方的积极回应。首论对话今年8月初在北京举行。

*对话消除误会扩大共识*

上海复旦大学美国研究所的沈丁立教授认为,中美首次对话没有解决很多特别具体的问题,而是对程序、做法和机制化等制度问题加以确定。而第二轮对话将对更多的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谋求排除误会、扩大共识、加深互信。

沈丁立教授说,尽管双方尚未向外界公布会谈的主要议题,但是从两国关系的大背景和参加对话的人员构成来看,经贸、能源、地区安全以及中国的军力发展仍将是对话的重中之重。据悉,此次对话期间,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朱之鑫和美国主管经济、商业和农业事务的国务次卿薛纳女士将就投资、能源政策、总体经济政策等议题举行会谈。

*讨论议题更为广泛*

此外,沈丁立教授认为,中美关系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系列的对话机制,存在于反恐、核不扩散、人权、经贸、避免海上危机及海上通道安全等多个领域,中美外长也有定期和不定期会晤与沟通。但是这些对话都有着极强的功能性与专业性。和这些互动机制相比,目前进行的高层对话实际上是由两国元首委派的高级代表进行谈话,因此讨论的议题将更为广泛。

沈丁立说:“课题恐怕远远不止这些。因为美国对中国有很多方面缺乏了解,希望中国加以解释。比如中国同非洲的关系,还有和美国所认定的一些失败国家的关系等等。中方也认为,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中,要怎么样帮助美国减少对中国不必要的担心,这也是一个重要的任务。”

在中国谋求打消美国对其“和平崛起”产生顾虑的同时,一些美中关系观察人士指出,美国政府也应该致力于帮助中国了解其对华战略构思。

前美国商会中国分会会长麦格雷戈今年早些时候在华盛顿邮报撰写了题为“中国的优势”一文。他指出,中国的领导阶层、外交官和官僚体系在如何看待美国的问题上有较为明确的架构,对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有重点而且一致;相比之下,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内部意见分歧较大,白宫、国会、国务院、国防部、民间和企业界对中国都有不同看法,加上不妥协的内部政治文化,使美国几乎不可能制定出协调一致的对华政策。

美方对话代表、国务院第二把手佐利克今年9月曾经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演讲时提出,美国的对华政策应该超越以往的融入政策变为鼓励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利益相关的参与者。舆论认为,这个演讲可以被认定为既是佐利克试图提出的美方有关中美关系的战略框架,也可以算是对中国“和平崛起”理论一种回应。

不久前,布什总统在访华前夕又曾经公开呼吁中国以台湾为榜样,推行民主和宗教自由。本星期,国务院官员“香港实行普选越快越好”的说法也引发北京关于“国内事务不容干涉”的回击。

*中国通过对话试探美对华政策基调*

台湾国立中山大学中山学术研究所副教授张锡模说,由于美国政府向中国发出的混合信号,使北京当局不能清楚的掌握美国对华政策的底牌,因此中国政府希望能够通过高层对话来试探美国对华政策的基调。

张锡模说:“简单说来,北京最关心的是美国是否要真的推动中国的民主化,还是愿意在中国共产党这样的专制政权之下和中国进行战略高度的合作。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这样一个所谓战略对话的机制最核心的任务就是让美国人相信和中国共产党政权继续存在并且跟美国人合作是符合美国利益的。”

张锡模教授认为,在这个大背景之下,台湾问题在美中关系中的核心地位正在逐步下降。尽管在过去十几年,台海问题一直被北京称为中美关系中的“最敏感问题”。

一般认为,无论是今年9月份在联合国大会的中美峰会,还是上月布什总统访华,台湾问题都不再是焦点议题。观察人士预计,这次美中高层对话中也不会将台湾议题列为重点。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