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0:56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焦点对话:中国又爆艾滋针剂,医药丑闻何时了?


焦点对话:中国又爆艾滋针剂,医药丑闻何时了?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0:54 0:00

中国再度爆发医药丑闻。据报道,上海新兴医药公司的免疫球蛋白针剂被怀疑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目前涉及的针剂数目为一万两千多瓶。消息传出之后,恐慌的民众纷纷在微博转发消息,但遭到删除。与此同时,中国官方发出矛盾的信号,一方面要求所有单位立即停止使用和收回该针剂,一方面又表示通过该药品感染艾滋病的风险很低,试图平息人们的恐慌心理。从假疫苗到污染针剂,中国医药丑闻为何接连不断?对政府的公信力造成什么影响?

参加讨论的三位嘉宾是:北美“世界日报”副总编魏碧洲;政论作家陈破空;纽约城市大学政治学教授夏明。

焦点对话:中国又爆艾滋针剂,医药丑闻何时了?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0:54 0:00


陈破空说,两句话可以概括这次疫苗问题,就是有的事情政府管得了,有些事情政府管不了。凡是涉及百姓生命健康的事情,诸如假疫苗、毒奶粉、毒针剂等问题,因为不危及政权安全,都是管不了的。所以,类似事情还会层出不穷。而只要没有言论监督,没有司法独立,这类问题就是永远的无解。

陈破空表示,涉事的上海新兴医药公司的回应称,如果患者因使用针剂而感染艾滋病毒愿意全额退款。这无疑是对13亿人开的一个天大玩笑。它丝毫不提法律责任、经济赔偿、人道责任;尽管使用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表白,但仍然拒不认错也拒不承担责任。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机构也学会了伟光正的思维和行为。这家医药公司2000年成立,在原解放军总后卫生部上海新兴血液制品研究所基础上改制而成,就是把研究所变成商业机构。政府拒绝进口这类针剂,以便进行内部利益勾兑,通过权力独揽谋取暴利。该公司净利润高达55%,就是用垄断来最大限度地盘剥消费者。

陈破空说,民主国家几乎没有这样的大规模医药问题,而在中国则是层出不穷。所谓高层面对这类事件出现“震怒”或者“拍桌”都是假的。这根本是个制度问题。西方没有媒体掩盖、司法不为政府包庇,而是媒体积极报道,政府为民撑腰,法院主持公道。这样重复几次,商业利益就规矩了,社会就安定了。中国相反,媒体、法院和政府沆瀣一气;所谓司法独立,就是独立于人民而依附于中共。那些拥护独裁的人的梦想一次次被打破,渐渐成为中共的对立面,成为被维稳的对象。除非他们大彻大悟,否则只能是永远的身体和精神受害者。

魏碧洲说,目前为止,整个事情来龙去脉仍然不太清楚的。最早是江西发出信息,称接到卫健委通知,有一名婴儿打了针剂之后检测发现HIV阳性。之后对针剂做了检测,也呈阳性。但是,两者之间是否有必然关系并不知道。后来又说,检测两者都呈阴性,不知道到底哪个才是正确测验。现在据说一万二千多只针剂都下架。婴儿本身有问题还是针剂有问题,也没有正式的说明。如果没有公正的单位出面厘清,中国百姓到底应该相信什么?如何相信?中国的公信力在哪里?

魏碧洲表示,中国医药行业的问题由来已久,原因在于缺乏竞争,也没有法律赔偿,没有司法独立。中国的问题向来只赔钱不赔命,这导致任何公司都可以肆无忌惮,何况上海新兴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公司,推卸责任易如反掌。而中国政府不允许外部参与竞争。如果美国医药设备进入中国市场的话,就可以突破垄断,可以让百姓安全、安心使用外国产品,因为外国公司有责任问题,有保障,有配套服务。当一个国家的食品和医疗都无法信任的话,说明政府是完全失职的。

魏碧洲认为,医疗诉讼在中国是不可能的,因为律师都成为维稳对象。类似情况如果发生在美国,势单力薄的个体消费者绝对可以通过独立的司法打垮投资利益,让大企业赔得倾家荡产。这样一来,任何公司都必须小心翼翼,对待消费者利益时只能谨小慎微。而中国本次事件到底是否乌龙还不知道。政府方面盖住不说,对于造成事件的血液来源也没有明确答复。

夏明说,球蛋白可能有艾滋病毒不是孤立事件,从前也有毒疫苗、毒奶粉等类似事件。我们看到,中国的互害社会正在危及所有人。对于这类公共危机,政府的维稳模式处理方法都一样,就是先封口,然后黑箱调查,最后得出不痛不痒的结论,同时悄悄下架问题产品、毁灭证据。

夏明表示,上海新兴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的反应很是奇葩,称如果发现艾滋病毒会全额退款,却矢口不提承担刑事责任,因为中国制度下基本没有问责二字,国企官商猫鼠同窝。百姓如果抗争就是企图煽动颠覆政权。毒奶粉、毒疫苗、滥用死刑杀害无辜、劳教制度等等这些因素,都在中国这个煤气罐里集聚压力,爆炸是不可避免和可以预见的,只是早晚问题。

** 嘉宾和观众听众发表的都是个人观点,并不代表美国之音。

YouTube视频:中国又爆艾滋针剂,医药丑闻何时了?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