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4:00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中国出台准则限制非医学需要堕胎 以期遏止高堕胎率


资料照:北京的一所阿姨训练学校在培训保姆如何照顾新生儿。(2018年12月5日)
资料照:北京的一所阿姨训练学校在培训保姆如何照顾新生儿。(2018年12月5日)

中国政府星期一发布新的准则,要求减少“非医学需要”的人工流产。这是中共当局施行的最新举措以期遏止人口增长严重减缓的趋势。

据中国政府网9月27日消息,国务院日前印发《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要求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减少非医学需要的人工流产,并加强对女性健康安全用品产品的质量保障,规范不孕不育症诊疗服务,同时规范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用。

路透社报道表示,尽管中国人口目前仍是全球第一,但最新的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从2011到2020年的人口增长是在1950年代以来最低的,而且预计人口在未来几年内开始下降。

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显示,尽管当局允许从2016年起“全面二孩”,但2014到2018年间,每年平均堕胎仍达970万次,比2009到2013年间的每年平均堕胎数增加了51%。报道表示,这个数据没有给出因“医学需要”而进行的堕胎的数字。

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措施严格控制和防止为选择婴儿性别进行堕胎。

资料照:中国上海一名孕妇来到一家妇幼医院。(2014年9月12日)
资料照:中国上海一名孕妇来到一家妇幼医院。(2014年9月12日)

中国几十年的一胎化政策以及地方上为推行政策而强制堕胎的做法,导致数以千万计的孕妇被打胎,有的甚至是在妇女已经怀孕到7、8个月的时候。同时,一胎化政策也导致男女人口比例失调。

美国纽约时报曾报道,中国很多父母遵循传统思想,偏爱男孩,尤其在一胎化的驱迫下,用堕胎和杀死女婴的方法来确保生个儿子,造成男女出生比例约117:100。2020年,中国有约3000万单身汉。

中国独生子女政策1979年开始推行,全国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员被告知,人口控制是首要任务,工作业绩和事业前途都取决于他们能否实现人口控制的目标。

报道表示,计划生育成了全国性的硬性措施,各地全面实施上环、人工流产、绝育等生育干预措施。此外,对超生的妇女强制堕胎也成为各地广泛接受的做法。

国际社会及舆论对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屡屡提出批评和抨击。当年许多偷渡到欧美国家的中国移民,时常宣称自己是中国一胎化政策的受害者,并以此提出申请政治庇护。

到了1984年,中国政府允许第一胎是女孩的农村夫妇生二胎,少数民族还有其他例外。2013年,政府认识到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允许父母都是独生子女的家庭生二胎。两年后,政府又决定从2016年1月1日开始,改变一胎化政策,允许所有夫妇都可以生二胎。

开放“全面两孩”的初期,政策效果明显,2016年和2017年出生人口大幅增加,分别超过1800万人和1700万人,比“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前分别多出200多万人和100多万人。但到了2018年出生人口数量回落,全年为1523万人,2019年为1465万,2020年更是跌至1200万人,低于生育政策放松前的水平,凸显出中国人口增速放缓的险峻趋势。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今年5月公布的10年一次的中国第7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中国总人口为14亿1178万人,比上一次人口普查(2010年)时增加了7206万人。10年间增长5.38%,年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至2010年的平均年增长率下降了0.04%。

在外界讨论的出生人口降低的多种因素中,一直抑制民众生育的一个主要因素,是教育医疗住房等直接成本高、养老负担和机会成本高造成的“生得起、养不起”的现实。

据前恒大首席经济学家、现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在2021年7月发布的一篇“如何提高生育率”的论文中表示,教育成本明显攀升,特别是公立幼儿园供给严重不足,1997至2019年中国公立幼儿园在读人数比例从95%降至44%。医疗费用持续上升,1995至2018年居民医疗保健支出上涨27倍。房价快速攀升,2004至2018年房贷收入比从17%增至48%。“四二一”家庭结构养老负担重挤压生育意愿。女性劳动参与率高但就业权益保障不够,导致生育的机会成本高。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2025年中国面临哪些外交新挑战?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2:25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