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异议人士、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的遗孀7月10日抵达芬兰,前往德国。中共民主运动纲领性文件《零八宪章》起草人之一、学者和作家刘晓波2017年7月13日病逝。本图集汇集有关照片,也包括人们对刘晓波的纪念,追忆,哀悼。
刘晓波病逝一周年回顾,刘霞前往德国(55图)

21
刘晓波病逝的噩耗传来,人们在香港中联办外面示威,悼念刘晓波,有人痛哭(2017年7月13日)。

22
刘晓波病逝的噩耗传来,人们在香港中联办外面示威,悼念刘晓波(2017年7月13日)。中国官方6月26日证实刘晓波身患末期肝癌,获准保外就医,引发国际社会和华人世界震惊。有人质疑有关方面曾掩盖刘晓波的病情或拖延治疗。刘晓波肝癌晚期保外就医后,一直处于严密监控中。除少数直系亲属和医护人员以外,没有任何人,包括其生前好友,得到探视的机会。

23
刘晓波病逝的噩耗传来,人们在香港中联办外面悼念刘晓波(2017年7月13日)。

24
2010年12月10日,在奥斯陆市政厅的诺贝尔和平奖颁奖典礼上, 诺贝尔委员会成员坐在主席台上,刘晓波像旁边。2017年7月13日,挪威诺贝尔委员会主席安德森发表声明说:“中国政府对刘晓波的早逝负有重要责任。”“刘晓波因其推动实现在国际文件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被确保的基本人权所付出的努力于2010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在将近30年中,刘晓波一直是中国民主运动的领军人物。1989年在天安门广场发生的示威活动使刘晓波从学术生活转向为实现基本人权而付出行动。他是《零八宪章》主要的起草人之一。这一宣言指出,中国有义务确保公民享有基本人权。在刘晓波著名的诗歌《我没有敌人》中,我们看到他清楚地表达了他和平的态度。”